植物示污本领强

时间:2022-10-13 07:51:50

植物示污本领强

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然而,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比人要敏感得多。因此,某些植物就是活生生的空气污染“监视仪”。

木本植物

雪松常年碧绿,素来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然而有一年春季,在南京的某地,人们发现雪松新长出的树梢和针叶发黄、枯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关科研人员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是由附近化工厂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氟化氢等化学物质造成的。雪松对这两种气体十分敏感。

女贞树是一种常绿灌木树种,叶卵形,花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女贞对剧毒的汞蒸气反应十分敏感,一旦受到熏染,其叶、茎、花冠、花梗和幼蕾便会变成棕色或褐色,严重时会落叶、掉蕾,以至枯死。女贞不仅能监测环境污染,而且它的叶子和花朵还能吸收毒性很大的氟化氢、二氧化硫和氯气等。

苹果树、紫茉莉对二氧化硫很敏感,伤害首先在叶子上表现出来,叶子侧面会呈现出黄色或暗褐色的伤点或伤块。如果上述这些伤块很快发展到整片叶子发黄,那就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已经很高了。

木棉、水石榕、假连翘等树则是氯气的“监测员”。因此,城市街道树,最好选择这些既能美化环境而又能做环境监测的树木来栽种。

树皮粗糙的外表,可以用来监测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而且,树皮的寿命长,能起到连续监测的作用。只要对树皮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就能了解大气环境污染物质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情况。这对于掌握长时期的大气污染状况和变化规律,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就是采用了红械、白栎和山楂等树种的树皮,对大气中放射性核素散落物的污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的。

草本植物

唐菖蒲是鸢尾科植物中的著名花卉,亭亭玉立的穗状花序上,开着红黄色、白色或淡红色的花。唐菖蒲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空气中的氟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叶片就因吸收了氟而出现伤斑、坏死等现象,从而向人们发出污染“报警”信号。唐菖蒲报警的本领惊人。科学家将唐菖蒲置于十亿分之一的氟化氢浓度下,几小时后唐菖蒲的叶片就会做出受害“反应”,而人类对如此低的浓度根本没有反应。科技工作者用唐菖蒲来检测磷肥厂的氟化物污染,发现它不仅能“定性”,而且还能根据叶片的受害程度和含量进行“定量”,结果都相当准确。

生长在北美洲的鸭跖草的花很小,在正常情况下,花是蓝色的;而当空气污染严重之时,花朵就变成了粉红色。所以,当地的人们就根据鸭跖草开花的颜色,来判断大气污染的程度。

空气中氟化物的浓度只要达到亿万分之四十,剑兰的叶子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伤斑,而人在其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十时才会受到伤害。

除了剑兰以外,番茄和棉花如果受到氟化氢的伤害,也会在叶尖或者叶子的边缘出现浅褐色或红色坏死斑或条状斑。

二氧化硫对紫花苜蓿和棉花叶片的伤害,多出现在侧脉间的叶面上,呈现出土黄色或暗褐色的伤斑或伤块。

玉簪花有较强的净化二氧化硫和氟化氢的能力。受到伤害时,它的叶面便呈现出麻点状斑痕,因此它也是一名称职的植物“监测员”。

水生植物

水葫芦疯长的水域,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它是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代表。但1公顷(1公顷=15亩)水葫芦1年可吸收净化污水中的4吨氮和1吨磷。1亩水葫芦每4天就能从废矿水中获取75克银,另外它对污水中的放射性元素也有明显的吸收净化作用。而它对砷更为敏感,可以说是“报警器”。如果污水中含有微量的砷,只要持续2个小时,叶片就会出现明显的受害症状,呈现出变黄的斑点、失水等症状。

水韭则是指示水流污染的植物。水韭的样子虽然与韭菜相似,但它是蕨类植物。它很娇气,虽然生长在河里,但水不流动或略有污染,其植株就会显得萎靡不振,不再生长,或者死亡。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地衣,也是指示环境污染的一把“好手”。地衣是无根植物,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有机体,能吸收空气中有毒的物质,因此只要分析地衣的成分,就能知道附近大气有无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生长在墙壁、石头或树干上的苔藓,对二氧化硫非常敏感,只要空气中含有极微量的成分,苔藓就会受到伤害,甚至是枯萎死亡。

青苔对氯气的反应很敏感,是人类监测氯气污染的得力助手。

上一篇:张旭的创新之路 下一篇:揭开“精灵怪圈”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