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3 03:08:2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肯于动脑思考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在学习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想问题

在教学中,我经常注意观察和研究学生动脑时的一些表现。思维积极的同学一般有这样的表现: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反应快,发言积极,爱提问题,爱回答问题,爱算难题,有时一道题能提出各种算法和简易算法。特别是一些结合实际的问题,他们最感兴趣积极动脑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自己动脑思考,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例如:讲圆周率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圆周率这个概念,我给他们布置一个实际测量和计算的家庭作业,自己说出物体,量一量各自的直径和周长,并求出比值。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进行了实物测量和计算,有的测量了脸盆、自行车轮,有的测量锅盖、盘子、碗口等等。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问题,激发起他们强烈的释疑要求,使孩子们自然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例如:在讲分数大小比较之后,教学前我布置这样一道题:“写出一个大于1,小于1?的数。”有个学生回家后怎么也想不明白,晚上打电话问我:“老师,这道题我觉得有毛病。”我说绝对没有毛病,当我要给他讲解时,他阻止我说:“如果没有毛病,请老师先不要讲,晚上让我好好想想,咱们明天见。”他在家一个晚上,又看书,又画线段图,终于找到了比1大比1?小的数有无数个,第二天到学校就告诉我,他明白了。

从这件事情上我体会到,对于学生碰到的问题,最好是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自己解决问题,这比老师讲,学生听效果要好得多。

二、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启发学生想问题,这仅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小学生一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借助具体材料,使之形象化,画线段图是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的好方法。为此,我先从简单开始,让学生练习看图、画图、讲图,训练他们看着线段图,能说明图上是怎样表示条件和问题的,二者有什么关系。还训练学生对于给定的问题,能准确、迅速地用线段图把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并能讲清过程。学生学会了借助线段图考虑问题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高了,经常要求老师给找些难题做,自己常常在课外读物上找难题做。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把总结的权力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复述学习的知识要点,更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逆向思维,优化理解

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已潜移默化的获得方法,但有时教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是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加减法性质,明明都是减法,为什么又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学生理解困难,运用时经常出错。在教学中我注意以实例为原型,启发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加以理解。例如:学校里买课外书,爸爸有100元钱,哥哥向爸爸要了32元,小青又要了28元吧,爸爸还剩多少元钱?学生列式:100-32-28,这时我启发学生,小青怕把钱装丢了,让哥哥保管,爸爸应该给哥哥多少钱?这样,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100-﹙32+28﹚,也很容易就理解了。有时学生解题时不善于进行逆向思维,是因为对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理解不深刻,缺乏深入的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以“顺、逆”两方面的分析方法,拓宽思维的路子。例如:有一道判断题:“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一定等底等高。”很多学生判断这道题是对的,原因何在?理解不到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当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时,是否一定“等底等高”?三角形可以进行等积变形吗?学生作出正确判断后,再要求举出实例加以证明,使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间的联系加深理解,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用多种思路去思考,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个数学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索,抓住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上一篇:外语创新教学月活动所感 下一篇:关于数学教学过程如何应用好计算机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