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时间:2022-10-13 02:29:06

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理念的转变,任务型教学模式成为英语教学的理想境界。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有效学习的主动性;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掌握知识;强化小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注重课后反思,实现有效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出发,使英语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 激发兴趣 融洽关系 小组交流 教后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大多数教师对“教”与“学”有了新的认识。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课堂活动徒有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众所周知,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不但体现在教师“教”的有效性,也体现在学生“学”的有效性,更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把课堂的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有效学习的主动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旦学生对你的教学以及英语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所有学习上的障碍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会与日俱进,一位著名的外语教育家曾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日常用语、日常生活用品类单词入手,由易到难,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同时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步骤,特别是课前的导入,精妙的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将很快地让学生进入角色,畅游在神奇的知识海洋之中。也可以通过你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努力把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变得新鲜有趣,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只要学生对你的教学和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自尊心很强,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渴望老师、家长以及周围的人能多给他们一点鼓励和信任,其实这种鼓励和信任也是他们争取进步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带进学生的心坎,要主动接近学生,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学生通过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譬如,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困难时,你可以提供一些提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再想想,或降低问题的难度,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时,哪怕是不够完整的回答,也应及时加以表扬。老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位善于驾驭课堂教学的教师总会很好地利用语言这一武器使学生与你在心灵上进行非常好的交流。只要学生得到你的激励,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就会很快建立起来。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得到落实。正如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

三、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有效的掌握知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师预先设计的教案可能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我们平时编写的教案应该是动态的,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自由空间,灵活把握教学尺度,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加以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以迎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人们经常说“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教案,或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编写教案时,既要考虑到教材的难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保证学生对你所教授的知识做到有效掌握,学生的双基才能得到夯实。

四、强化小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程倡导“面对全体学生,全面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的规模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用相同的一种模式来进行全班授课,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因为你的教学设计通常是定位在某一类学生的知识层面上来进行的,一部分学生能跟上你的教学进度和知识的传授水准,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你的教学进度和知识的传授水准。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传统教学理念的大班教学中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英语课堂教学中只能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

我们知道,英语课是语言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使每位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注重课后反思,实现有效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后应当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我们应分析整堂课甚至某个具体环节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教法上有哪些突破和创新;引导是否得当;教学机智是否敏捷;知识点上有无缺漏;训练是否到位;组织教学方面有何妙招等等,尤其是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有趣的活动形式等进行总结。这样,教师不仅更深刻地认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同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逐步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总之,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应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目标出发,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们的高一级学校输送一批创新型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师生的沟通艺术》,唐思群、屠荣生编著.

[2]《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上一篇: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幼儿教育中的“批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