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唱法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10-13 02:28:18

浅析民族唱法的基本特征

摘 要:民族唱法泛指我国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流传着的各种不同的歌唱方法、歌唱艺术形式、各流派唱法艺术体系的总和。对不同时期民族唱法进行分析、比对、研究,有利于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族唱法;声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129-01

一、民族唱法的起源

“民族唱法体现在民族声乐中。”它产生于民间,是在我国民歌的基础上繁衍而成的。民族唱法泛指我国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流传着的各种不同的歌唱方法、歌唱艺术形式、各流派唱法艺术体系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了各族人民的民歌、戏曲、说唱等民族声乐艺术。鸦片战争结束后,到清中叶时期我国的地方戏曲已经逐步形成了昆腔、高腔、梆子和皮黄四大声腔系统的三百多种大小不同的剧种,在说唱音乐方面也已经有评弹、鼓词、琴书、道情、牌子曲等上百种不同的曲种。

二、民族唱法在中国的发展

依据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和邹文琴教授曾经所讲授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声乐在国内的产生极其发展历程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我国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主要以郭兰英、王玉真等老一辈歌唱家为代表。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等客观因素,致使这个时期的民族唱法要更加注重语言“说”的音乐感,其发声方法融入了我国许多戏曲的元素、发声方法和特点等,它主要以真声为主,声音自然、细腻,具有明显的传统民歌的特点。当时许多优秀的声乐作品,如《我的祖国》等至今仍广为传唱;第二阶段是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主要以马玉涛、李双江等老一辈歌唱家为代表。这个时期的民族唱法无论是对歌曲的驾驭能力,还是在对歌曲作品的情感诠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他们打破了以戏曲为元素的这种传统唱法,打开喉咙、混入假声,使声音圆润流畅、上下贯通,改变了之前以真声为主的发声技巧。如《马儿啊,你慢些走》等到现在依然盛行传唱;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很多声乐爱好者开始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西洋唱法,在具有我国民族声乐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在声音技巧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创造了新的民族唱法,以、宋祖英、张也、吴碧霞等这些新一代歌唱家为代表,形成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三、民族唱法的声音特点

结合上述民族声乐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其声音特点也可以从三个重要阶段来谈。民族唱法在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真声运用的比较多,声音位置相对靠前,以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为主,发音时口腔用力较大,发音咬字的动作比较明显,吐字比较清晰,在当时提倡以字带声的唱法,音色明亮,声音相对比较单薄;第二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在继承了我国早期传统民族唱法的同时,改变了以真声为主的发声技巧,混入了假声,使音色不仅明亮,而且还具有了穿透性,让声音更加圆润通畅;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结合并运用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使音域和音量扩大,咬字轻松自然,呼吸流畅、声音明亮集中、极具表现力,同时,能够演唱的歌曲技巧难度增大,风格也更为多样化,这是民族唱法发展的一个新的篇章,是民族声乐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四、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

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它是由其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民族语言、审美观念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我国由于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等因素形成了民族歌曲演唱的个性化特色。一般地说,南方气候温和,山清水秀,演唱风格秀丽轻巧、清脆甜美;北方四季分明,演唱风格高远嘹亮、热烈激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曲除了要有民族唱法一些共同的基本演唱风格以外,还要具有各自民族所独有的风格特征,这样的民歌才更富有个性与特色。在近现代的民族唱法发展中,由于受到了美声唱法的影响,其演唱的风格不仅保有了民族声乐艺术所特有的传统精髓,在发声方法和歌曲作品上也逐渐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由此可见,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正在不断地完善,将日趋走向个性与成熟。

五、民族唱法的表现形式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戏曲、民歌、曲艺、歌剧等。我国的戏剧品种多达上百种,它是一个将剧、歌、舞、技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的戏剧体系。戏曲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四功”即唱、做、念、打和“五法”即手、眼、身、步、法的艺术手段来塑造剧中的角色。民歌来源于民间,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和创作民歌这几种表现形式,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都有着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民歌。曲艺是民族声乐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主要是用说、唱、奏、演的综合形式来表现的。歌剧和戏剧的表现形式基本一样,只不过少了“打”的成分罢了,而歌剧中的民族唱段却是最能体现演唱者的技巧和水平的。

参考文献:

[1]宋连生著.对民族唱法的初步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上一篇:美狄亚的杀子动机探讨 下一篇:新疆民族舞蹈文化在舞台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