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因果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时间:2022-10-13 01:26:24

论刑法因果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49—02

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都是重要的课题。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理论,于1858年由奥地利学者柯拉哲 (JuliusDlaser)在其发表的《奥国刑法专论》一书中首先提出; 并由德国法官布利 (Maximilianv.Buri)在其1873年的著作《论因果关系及其责任》一书中加以展开。其间,伴随着当代犯罪行为理论以及责任判断合理化法则之探求,因果关系理论的演进——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入——虽不乏思辩的色彩,但总的指导思想是不脱离犯罪和刑事责任的范畴,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撑。至于注重实用的英美刑法中的双层次原因理论,则更是取之于实践而又用之于实践。由于这一课题与哲学联系的密切性和本身的复杂性,因此,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因果关系理论都是学说纷呈,莫衷一是,而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任何问题的研究都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所以对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首先便要对其定义加以确定。

一、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定义的原则

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定义则要以哲学中因果关系的概念为指导。而不论是对哲学还是对刑法因果关系下定义之前,一条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守,这不仅对定义的作出至关重要,而且对厘清刑法研究中对因果关系的种种错误认识也会有所裨益。

一般而言,刑法因果关系往往表现为实行行为从外部对客体进行侵犯,导致对社会的危害结果的产生。危害结果的产生首先在于事物内部具有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据,即社会关系本身具有在这种外在力量作用下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危害行为干预了事物正常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客体出现了违反其正常发展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由危害行为引起的,也可以是由危害行为促进的。

所以,我国传统的认为刑法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性联系的观点有待商榷。如果从哲学上理解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只能是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据,而作为危害结果产生的外因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是必然性联系。上述观点的根本错误就是混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学科的差别导致定义的多样性,抹杀哲学和法学在因果关系上的界限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造成理论上不必要的混乱。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围

简而言之,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是为了让行为人对特定的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其有无和大小取决于犯罪行为的存在与否及危害性程度。刑法因果关系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而国家设立刑事责任是有选择性的,它在很多程度上具备国家意志的主观决定性。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的范围和要件的确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性的影响。国家在立法时,都要根据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性这一标准,从客观上众多的行为当中选择特定的一部分行为宣布为犯罪,从某一类行为当中所可能包含的众多事实特征当中,选择确定某些事实作为决定刑事责任有无和程度的标准。

从以上可以得出,立法者在法律中选择确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所存在的因果联系必须具备何种形式,以及达到何种程度,才认为需要由行为者对此结果承担责任时,不可能不考虑刑事责任的性质和特点对它的限制。但并不是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要进入刑法研究的视野。而且,结果的发生都在于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并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任务就是要考察行为与结果是否客观上存在因果关系,在这基础之上,还要论证存在的因果关系是否可以作为追究行为人责任的依据。不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在实质上把因果关系划分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通过对因果关系的两次限制以解决因果关系的存在问题。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因果关系是事物现象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刑法中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它既不依行为人主观上能否预见为转移,也不依司法人员的主观判断为转移。①

刑法学当中所说的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主要是指事实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它的存在既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去认识它、发现它,而不能改变它。只要客观上某危害行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起了作用,无论这种结果发生是否合乎某种规律,是否符合人们的日常认识,出现的几率多大,都不影响这种关系有无的认定。反之,只要客观上不存在这种关系,即使行为人积极追求这种结果,事实上也产生了这种结果,可这以结果客观上系由其他原因造成,行为人的行为并未对这一特定结果的产生起作用是,就不能因为其主观恶性大,就认定行为与该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并无争议。

对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的讨论极具代表性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的提出,焦点集中在对法律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的认定。日本学者就批判这一学说把主观的内容纳入因果关系之中,把责任和因果关系的问题混同。②我国学者则认为相当因果关系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当因果关系在理论上存在致命缺点,它把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看作是人们思想中的一种‘习惯确定’,因此陷入了唯心主义因果关系的泥潭。”③

然而这样的批判并非公允。有学者认为,相当因果关系说虽然是以社会一般经验作为决定刑法因果关系有无的标准,但这种经验是人们对客观的因果规律的主观反映,因而其基本内容已然是客观的因果规律,而非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同时,相当因果关系说的使用是建立在存在必要条件这一客观的事实因果关系的基础之上,是根据追究法律责任的需要而对事实上的必要条件进行的一种限制性选择,而并不是人为地在本来并不存在因果联系地两种现象之间硬加上因果关系,因而不能说这是完全违背因果关系客观性的。④

既然立法者从客观上众多的行为当中选择特定的一部分行为宣布为犯罪。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刑法因果关系同样也面临着立法者选择的问题。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不约而同把因果关系分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以相当因果关系说为代表的法律因果关系的学说所犯的错误并不是对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的否定,而是把客观的因果关系和主观的方面罪过的混淆。申言之,刑法因果关系只是确定刑事责任的一个前提,而不是全部,所以对法律因果关系的认定应该脱离犯罪构成中其他要件。相当因果关系说中的主观说认为应以行为人所认识的或者所能认识的事实为标准,确定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因果关系。客观说认为应该由法官以社会一般人对行为及行为后发生的结果能否预见为标准,作出客观的判断。折中说则以行为时一般人所预见后者可能预见之事实以及虽然不能为一般人所预见而为行为人所认识或者可能认识的特别事实为基础,判断因果关系之有无。⑤这三种主张在确定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否属于法律因果关系时,都得根据社会一般观念来确定,也就是根据人们爱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一般因果观念,来决定法律因果关系的有无。这实际上时将人们观念中的一般因果观念完全等同于法律观念,法律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它并不同于社会成员的意志,完全以社会成员的认识标准作为法律标准的缺陷显而易见。

由此可见,以事实因果关系为前提的法律因果关系所形成的各种学说并不是对因果关系客观性的否定,学说在论证因果关系存在与否的合理性的存无才是问题产生之源。

注释:

① 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② [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③ 李光灿等:《刑法因果关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页。

④ 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刑事法杂志社,1977年版,第36页。

⑤ 同前注,第102页。

作者简介:夏晓星(1980.8—),女,江苏金坛,南明区人民检察院,科员。

上一篇: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