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时间:2022-10-13 01:18:07

谈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明确要求,《纲要》还具体阐述了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们必须理解和把握这种精神,真正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在“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时代,学习情境的“无边界”将使学习偶然性、选择性、全景性明显增强。怎样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在创设教学情境、提供替代经验、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展示事物的结构与运动,引导动手操作设计,强化自主反馈调节,激发创造与探索等方面,让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新课程实施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首次提出“信息素养”一词来表述新时代对人类的新要求。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

基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必须整合。

1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够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质量和效果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在数学网站上学生可以查阅古今中外数学科学家的生平简介、他们的故事和趣闻、中国和世界数学的发展史、课堂自学题和趣味题、课余时间的智力游戏、数学擂台及中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在网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掌握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2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学习兴趣能唤起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计算机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能将声音、图像、文字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在其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还可以延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可以在娱乐中练习。如我们可以在练习中设置一个小动画,如果学生答对了,在作案栏中就会出现一个微笑的娃娃并带有悦耳的铃声;相反,回答错误就会出现一个带有哭腔的娃,不同的画面和声音产生激励的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

3 利用计算机营造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视听环境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将会对原来黑板、粉笔、课本甚至录音机、语音教室等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关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初二英语(下)为例:Unit4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视听教学,那么必将能使学生通过视听英语语言素材,视听能力得到发展,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能通过教师根据语言素材并结合多媒体计算机扬创设的实际情景得到培养。而这正是我们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发挥。原则问题可 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过程,并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有关学习效果也表明,同样的知识内容,学生“听”一次掌握10%、“读”一次掌握20%、而在一次双向交流的学习中,学生能掌握65%左右。多媒体教育软件则具有人机双向交流的特点、它形象直观、趣味性强,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易于理解和接受,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教学进度的限制自主的学,利用人机对话形式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在语音室不只是上单纯的听说课,而是让学生在电子教室里,头带耳机,眼睛从计算机屏幕上看到一组有趣的动画所设计的情景,边看、边听、或边说、边读、边写,从而达到视听结合、听说读写结合的目的。

4 利用计算机的特殊功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不同字体、颜色或其他方式突出来,增强学生的视觉强化力,让学生对本课的重点、难点可以一目了然,从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多媒体计算机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教材中的静态图形图像隐含的运动变化因素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或图形、图像的变换的方式使其动态化,以揭示图形、图像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事物的本质,多媒体计算机的这种变动态为静态,化抽象为形象的功能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计算机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万万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在制作时,设计一些与所讲内容无关的背景、动画、音乐等,文字和幻灯片的进入也变幻着不同的方式,令观者眼花缭乱,这此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断干扰着学生,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说应避免哗众取宠,画蛇添足,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更重要的一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信应民挥其主导作用!

5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整合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止学生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发生。以学科为中心或分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原有的课程体系的弊端日益突显,而且又成为阻碍教学改革推进步伐的“瓶颈”。打破这种僵化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整合是目前为止教育界认可的思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又是一种基本、便捷、高速的方法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有关重大意义,不仅是某种教学模式的探讨,而是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问题。他认为在中国比在前苏联还要信奉的凯洛夫的五段教学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他提出克服这种弊端,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来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更多地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改革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他可以肯定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中学,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来进行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都有不同范围的使用。比如语文《爱莲说》的学习,我们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及网状结构的超文本方式做成了自学课件,学生们可以自己在课件中一边阅读古文,一边点击不认识的字词,就有读音、解释的窗口弹出,可以按自己的思维联想去学习和做练习,和阅读课外资料,而不用按照课本顺序去学习。生物老师在让同学们学习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把有关的知识放在服务器上,用文件共享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学习,还让同学们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将搜索到的网页保在服务器上等等。这样的课例应该说属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可是这只能说是进行了这种模式的教学,我们在中学所作的这些实践,都不同程度地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有些可以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到了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知识,而有些却得以轻松了一把。

6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般有如下方面

6.1 技术方面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日益渗透到教学领域中。就目前来说,信息技术比较多的是以一种呈现、展示课程内容的面貌出现的,即教育信息的展示平台,而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成熟,它将以一种智能化的教、学的平台而出现,真正地实现个别化教学,真正地成为学习的认知和思维工具。也就是信息技术将提供各类学科学习的智能化平台。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6.2 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三大基石的整合。①阅读方式的整合: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纯文字阅读发展到多媒体阅读。②写作方式的整合:从手写走向键盘、鼠标、扫描和语音输入写作;从纯文本写作到多媒体写作;与电子资料库对话的阅读与写作一体化。③计算方式的整合:从阿拉伯数字代码和十进制数学计算走向基于0、1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文字的数字化并读、写、算融为一体。

6.3 信息技术与学习文化氛围的整合。信息技术的最大特征是交互性。教师和学生之间改变了原来的控制与被控制、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让平等、民主的文化氛围得以彰显。

6.4 信息技术与文化类型的整合。信息技术让个性文化、多元文化得以张扬。在教学领域中,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才能得以表现出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充分、自由地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满足他们多层次的需求,允许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存在。

6.5 信息技术与文化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成为我们新世纪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在其它学科的教育中,我们必然地要去渗透信息文化的培养。如: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收集、分析、处理所学学科的有关资料,促进该学科的学习。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文化修养的过程。

综上所述,信息手技术作为工具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成“以教为辅”,以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方式。现在计算机对学科教学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信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在不久的将来定将在学科教学方面引发一场激烈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大变革。通过计算机的帮助,定会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上一篇:新课改后美术课的几点反思 下一篇: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