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时间:2022-10-13 01:14:2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最近,我们到内蒙古自治区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问题进行了调研,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议,供领导参阅。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原因的初步分析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

首先化肥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因为化肥属能源产品,受国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价格随之上涨。2003年10月以来,中东、俄罗斯石油价格上涨中,国内原煤、石油等价格也一直处于上升期,这期间化肥生产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较快,化肥企业增加的生产成本要在农资价格销售市场上得到释放,于是就出现了较明显的化肥价格上涨趋势。我们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化肥有限公司了解到,水、电、煤、气这几种能源占乌拉特化肥有限公司化肥生产成本80%左右。目前天然气每立方米0.7元,煤约210元/吨,电平均0.216元/度,同比分别上涨了6%,8%和6.1%。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吨尿素就增加了150元的成本。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推动成为农资价格快速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国内供应减少、出口增加

去年煤炭企业事故频发,有的企业停产整顿,直接影响到煤炭产量;电力供应不足,化肥生产企业用电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整顿公路运输,煤炭汽运超载被严格禁止,这使得原本运力就不足的铁路运输更为紧张。2004年汽车运输费上涨到0.30元/吨公里,比去年同期上涨0.巧元/吨公里,涨幅达到100%,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造成了化肥生产增幅明显放慢。2003年国家取消了对尿素生产增值税先征后返50%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变化也使内蒙古自治区一些化肥企业减少了尿素产量。另外,国际化肥市场的高价格与尿素和磷酸二铵的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刺激了国内生产企业大量出口化肥。去年1-11月份,我国尿素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8.1%,达到217万多吨;相反,进口尿素大幅下降了83%,只有13.4万吨。由于国内供应量减少,出口却增加,这为市场价格攀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农资需求增加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内蒙古自治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尤其是5年内取消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两项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对化肥的需求量增大,从而拉动农资需求攀升。根据自治区农牧业厅的统计数据,2004年自治区计划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200万亩(实际已超过),预计比2003年增加30多万亩,按每亩使用50公斤化肥、4.5公斤地膜计算,就需增加61500吨化肥、5500吨地膜,巨大农资的需求也推动了自治区农资价格上涨。

(四)进口成本增加

自去年10月以来,国际市场农资产品价格一路上扬,国内农资价格也随之上升。2003年进口磷酸二铵从到岸价格为1980元/吨上涨到2520元/吨,2004年进口磷酸二铵到岸价格为227美元,同比上涨29.54%,平均每吨上涨近52美元。其它进口化肥价格也是这种情况。受进口成本上涨的影响,市场销售价格也相应上涨。今年用肥旺季,自治区进口磷酸二按的销售平均价格约为2610元/吨,同比上涨26.7%,尿素平均价格约为1530元/吨,同比上涨10.07%,涨幅创近年历史最高纪录。

(五)农资市场流通格局发生了变化

近年国家逐步放开农资市场,农资市场主体多元化,流通领域行为不规范现象增多。化肥和农药、农膜等农资经过自治区、盟市、旗县或其它经营企业、乡镇或其它经营企业多层次销售渠道,整个销售链条被拉长,流通环节增多,层层加价,少数经销商还存在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的现象。这些因素人为地助长了农资价格上扬。据我们调查,在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五原县,每袋50公斤的尿素县城卖80元,但到农民手中要花86元。另外,今年经销商采购的积极性高,生产企业待价而沽,有的甚至限量供货,也是造成化肥价格波动的原因。

二、有关建议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农民利益攸关。关注农资价格变化,从农民生产投入的第一环节对农民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监控,以尽量减轻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生产投入与增收的不利影响,无论从目前还是长远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农资直接补贴的机制

目前农资方面的补贴方式主要是对农资的生产、运输、流通环节实行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与补贴,间接减轻农民负担。从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许多被中间环节获得,补贴的好处并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民身上。从现实情况看,政府对农资生产和流通领域补贴很难直接起到影响价格的作用,不仅农民不容易得到实惠,而且还容易造成农资市场真实价格的扭曲。建议借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改变现行的补贴方式,把对生产、流通领域的补贴逐步转为与农资市场价格变化相挂钩的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方式。

(二)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

加强农资营销市场管理,切实保护广大生产者、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种子、农药经营及种子生产主体资格审核,严把市场准入关,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督,确保农民购买到满意放心的农资;建立健全农资经营档案,做到进货有发票,销货向农民开具凭证,进货渠道清楚,流向有据可查。一旦出现质量纠纷,便于进行调查处理、质量鉴定,为农民索赔提供可靠依据;因地制宜,加强品种管理,防止一些不适应当地的种子、农药流入市场,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坚决打击哄抬紧缺农资价格的非法行为,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力度。

(三)鼓励农资经销商建立直销网络

农资涨价过快对商家来说是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各级地方政府应鼓励大中型农资经销商建立农资直销体系,把销售网点直接延伸到乡镇一级,从而缩短农资销售链,降低农资的流通成本,这样也可以显示农资经销商的管理能力和树立自己品牌。一般来说,这样也有利于生产企业知道自己的化肥从源头到农民手中有多少利润空间。把价格自觉控制在农民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农民种粮有钱赚,建到乡镇一级的销售网络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至于那些只想在涨价风里赚一笔、不为农民考虑的奸商,特别是转手倒卖、层层加价者,必须严厉制裁。

(四)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单个农民与农资经销商进行谈判时,可能不会引起农资经销商的重视,但是如果农民以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名义与经销商谈判,经销商却不得不刮目相看。因此,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进行团体采购农用物资,农民就有可能从市场上获得较低购买价。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上一篇: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实践及经验 下一篇:人民医院参评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