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忆 第4期

时间:2022-10-13 12:19:12

在学习中,我们常看到一些青年自怨自艾,说自己的“脑子不灵、记性不好”;有的人不过二十七、八岁,就说自己“年龄大了,记忆力差”,缺乏学习的信心。

的确,在知识的海洋里,离不开记忆这种基本功能。

记忆和遗忘

记忆是怎么一回事?在日常生活中,人体不断通过眼、耳、鼻、舌、身几个感觉器官,从外界环境得到大量信息,进入大脑。比如,看书时,文字符号就是一种信息源,它映入眼内,转化成特有的信息,通过神经传到脑,贮存起来。这就是看了书后能记住内容的道理。通常认为,信息在神经系统中被贮存叫做记忆,被提取叫做回忆。

信息进入脑后,就会对管记忆的脑组织(如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形成所谓记忆痕迹。如果反复加强记忆痕迹,人们的记忆就巩固了。

遗忘是记忆的反面。一种遗忘是记忆痕迹缺乏巩固。记忆痕迹需要强化,强化就是复习。只有强化才能使神经细胞间建立起的联系巩固起来,牢固记忆。长期不予强化,便会遗忘;如果再复习,又会恢复记忆。克服这种遗忘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复习。

另外一种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外干扰造成的。比如考试前记得很清楚,一打铃,进入考场一紧张,脑子里记的东西,好象都忘了,等出了考场,却怪自己为什么那么简单的试题都答不出来。又如,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想这想那,学的东西没有记住。这些都是常见的外干扰。克服的办法,就是注意避免情绪紧张,有意识地排除干扰。

年龄增长记忆力就会减退吗?

记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记忆。比如数字、号码、人名、地名等,主要靠机械的重复的办法去记忆。另一种是理解记忆。即材料本身是有意义、有因果联系的,比如诗歌、文章、公式、定理等,主要靠理解记忆,也就是通过领会精神、融会贯通其内在联系来记忆。但是,理解本身并不导致精确的、巩固的记忆。因此,对理解的材料,加以多次的重复也是非常必要的。人在幼年、少年时期,主要是靠机械记忆,理解记忆是不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渐渐以理解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了。有些青年把机械记忆当作记忆的主要标准

或唯一标准,机械记忆力稍有下降,便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行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人在二十五岁左右时,可以说,总的记忆力已达一生中的全盛时期。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机械记忆力一般约下降百分之十至二十左右,但理解记忆却大大加强了。人到了老年,记忆力的自然衰退,也并不显著。只要能采取多种方法来不断加强记忆,仍然可以在学习上收到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年龄不是决定记忆好坏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对记忆的正确认识和运用。

加强记忆的几种方法

在学习中,有效记忆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

一、明确记忆的目的性,即确定需要记住什么。比如,我们去问住在楼上的人,他们经常上下的楼梯有几级?绝大多数人是答不上来的;然而我们去问一个住在楼上的盲人,他却能回答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没有记住楼梯级数的目的和需要,而后者则相反。这个例子说明,目的明确,才能有效记忆。加强学习的计划性、目的性,就会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在校学习的青年,最好是坚持预习,事先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个标记,老师讲课时,更加注意听,不懂的地方就容易理解和记住了。

二、集中注意力。大家知道,阅读课文时,充分集中注意力,一两遍就能记住的,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杂念丛生,就是读十遍也记不住。青年人的所谓记忆力差,实际上是注意力不集中。一个不会很好地组织自己注意力的人,就不会有良好的记忆。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集中注意力,善于排除各种思想干扰。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

三、积极的思维活动——思考。思维与记忆是密切联系着的。思维是以记忆为基础,虽然不受记忆的限制,但思维活动的结果,依靠记忆保存下来。因此,勤于思考对记忆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也并不是对任何事物或材料都是有明确的目的要记住它。但是,我们对它进行了思考,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所以,不愿开动脑筋,不求甚解,也不会有良好的记忆。

四、不断地丰富知识和经验。人的知识和经验越多,也就越容易对新事物或新材料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则注意力更易集中,记忆效果会更好。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就容易得多。这主要是学习迁移的关系,就是学习某一种材料或技能以后,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比如,学会打网球的人,就很容易学会打乒乓球;学会英文的人,就很容易学会俄文、法文、德文等。知识丰富,兴趣广泛,眼界开阔,就会使人增强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总之,大脑记忆事物是有一定规律的。我们只要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就可以改善记忆状况,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 下一篇:极大地振奋青年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