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应对宝宝夏日常见病

时间:2022-10-12 11:46:53

合理用药,应对宝宝夏日常见病

骄阳似火的夏天,逼人的暑气,蚊虫的滋扰,生长繁殖旺盛的病菌,宝宝较弱的抵抗力,都让妈妈们好担心。注意宝宝夏季常见病的防治,才能让宝宝的夏天过得清清爽爽,健康又舒服。

1:胃肠型感冒

4岁的亮亮,近三天发热38℃左右,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好,有时恶心,并伴呕吐,每日1―2次;腹痛,太便稀溏,每日2次;还嚷嚷着头晕、头痛。妈妈带亮亮就诊,医生先给亮亮检查大便常规,结果正常,不是肠炎引起的发热。再看看亮亮的咽部,有充血,摸摸亮亮的脉搏,脉滑数,看看亮亮的舌头,舌色红,上有一层又白又腻的舌苔。医生说,亮亮这是患上了暑热感冒。

暑热感冒也就是“胃肠型感冒”。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最为多见。本病既有发热、头痛,咽痛的感冒症状,又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胃肠道症状。西医认为属病毒感染居多。中医则认为属暑热邪气外束肌表,所以发热、头痛、身痛。暑热挟湿,侵犯胃肠,导致脾胃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出现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

用药指导

发烧38.5℃以上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一定要及时服用退热药,如再欣颗粒(复方锌布颗粒剂)或采取物理降温的措施,以防高热惊风。如果发热不重。可服藿香正气冲剂治疗。除了应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外,还应同时服用一些消食导滞的中药,如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枣散等。如果宝宝腹胀腹痛、呕吐严重,可先服用四磨汤口服液止吐消食,大约半小时后再服用其他药物,这样效果会更好。由于感冒引起胃肠道消化酶分泌紊乱,消化功能减退,胃肠积滞,所以宝宝会发生腹痛、呕吐,可让宝宝服用些多潘立酮混悬液。如果宝宝舌苔发黄,嘴里有酸臭味,提示体内存有食火。妈妈一定要控制油腻食物。并可给宝宝服用化食丸或山楂丸,以清热导滞。

2:疱疹性咽炎

2岁的明明,前天突然高烧39℃以上,而且流口水、不吃奶、不吃饭,哭闹烦躁、夜间睡眠不宁。妈妈急忙带他去医院就医。医生让先化验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正常。医生又耐心地检查看明明的嗓子,结果发现里面有很多小疱疹。明明因为咽痛所以哭闹不安、拒食、流口水。医生诊断为明明这是患上了夏季感冒并发“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夏季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本病是由一种称为“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因此多数孩子血液中白细胞不升高或下降(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常常升高)。疱疹性咽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在口腔里、软腭上和扁桃腺,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所以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用药指导

小儿疱疹性咽炎的治疗,首先要认识到该病属于病毒性疾病,对抗生素无效,也不主张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措施,常用药物为利巴韦林(病毒唑)、病毒灵(ABOB),以及中药制剂清开灵、抗病毒冲剂等,可将一种抗病毒药与一种中药制剂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如果病情比较重,孩子高烧,不能进食,可以考虑静脉点滴病毒唑。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利巴韦林颗粒),并且应对症治疗,如用一些退热药。中药还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静脉点滴双黄连注射液。高热时则可以用紫雪散、羚羊角粉等。效果不显著时可用中药汤剂,用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组方。

3:咽结膜热

3岁的晓晓,发热3天,体温在38~39℃之间,,尤其是下午和夜间体温更高。晓晓两眼红赤,颈部淋巴结肿痛。妈妈带晓晓来到医院,化验血液,结果白血球总数正常。医生检查孩子的心肺都正常,咽部则充血红赤,颈部淋巴结肿大如黄豆大小,医生诊断为“咽结膜热”。

咽结膜热是小儿夏季流行的另一种特殊感冒类型。常是由腺病毒(主要是3型、1型、7型)所引起。宝宝表现发热、嗓子痛,咽部明显充血、红赤。还可见两眼结膜炎,两眼红赤,此种结膜炎分泌物不多。而且还可引起耳前淋巴结肿大,因为发热、咽部红赤、眼结膜红赤,故称为“咽结膜热”。

用药指导

治疗咽结膜热的方法与疱疹性咽炎大致相似。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以静脉点滴或口服抗病毒的药物如利巴韦林等。若病毒合并细菌感染也可以同时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可用一些能抗炎的眼药如用利福平眼药水点眼或红霉素眼药膏涂眼每日2次。中药可口服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药、清开灵口服液均可。中药汤剂则应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药为主,如野、大青叶、薄荷、紫草,赤芍、丹皮、黄芩等。有人观察,把小儿咽结膜热患儿分为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输液,预防感染,双黄连、利巴韦林应用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每天每公斤体重5万单位,单次肌内注射,连用3天。结果肌注重组人干扰素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则为68.3%。治疗组发热、咽痛消失,咽、眼结膜充血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大大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还有观查证明,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膜热疗效优于阿昔洛韦注射液。

4:痱子

13个月大的盼盼,是妈妈的小可爱。这孩子很好动,特别爱出汗,现在的天气又热的不成,可妈妈不敢总是开着空调,因为室内外温差太大盼盼要感冒。前天,妈妈发现盼盼的脖子上、屁屁上长了很多痱子,严重的已经连成片了。妈妈每天都给盼盼洗多次澡,还用了宝宝金水、痱子乳,可作用不大。无论妈妈怎么给她揉啊,抚摸啊,她就是不舒服。妈妈看在眼里,心疼哪!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特别是那些肥嘟嘟的小胖胖,就更容易长痱子了。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多发生在颈、胸背、肘窝、

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感。

用药指导

实践证明,用十滴水治痱子效果很好。用法是先用温水把患处皮肤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干净,3岁以上的小儿挤出数滴十滴水涂于患处,让其自然风po涂药处的皮肤略有灼热痛感,几分钟以后热痛感消失。每日涂抹两三次即可。一般两三天就能消炎、消肿、止痒。较为严重者可延长用药时间。婴幼儿皮肤细嫩,不宜直接搽涂,可将十滴水与温开水按1:10的比例稀释后再用。每天搽涂次数可视其痱子多少而增减。要防止用手指甲抓挠而感染,用棉花棒搽涂为宜。另外,也可用洗浴方法防治。每次给小孩洗澡时在温水里加入适量的十滴水(如半小瓶)。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以保持药力。有人用藿香正气水

外涂治疗小儿痱子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用药液与水比例为1:3,4~12个月为1:2,超过1岁为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将稀释后药液用消毒棉花蘸药汁涂搽于患处,每日2~3次,5天为1疗程。结果显效率72.1%,有效率22.1%,无效率5.8%。婴幼儿洗澡时,取六神丸5--10粒,研细,加入浴水中,对痱子有预防作用。浴水中,成人加入人丹30粒,小孩放7粒,充分搅匀,溶开后洗澡,采用泡浴法,洗后感觉皮肤凉爽,预防痱子有明显效果。

5:腹泻

3岁的军军自从进入夏季就三天两头拉肚子,有时每天达十多次,眼看孩子原本胖乎乎的小脸越来越瘦,妈妈很是心疼。她想给孩子用点止泻药和抗生素,但同在一块上班的姐妹们有的说能用,有的说不能用,让她很是为难……

炎热的夏季是婴幼儿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患儿大便稀薄,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有的带有脓血,常伴吐奶、发热、腹胀、烦躁不安,严重影响宝宝健康,需及时治疗。由于绝大多数腹泻宝宝可在家中治疗,所以父母了解夏季腹泻的防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小儿夏季腹泻分非感染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多属于轻度腹泻,表现大便呈糊状,带有酸臭味,没有脓血黏液,每日排便少于10次,一般状况好,失水症状也不明显。多由饮食不调,消化不良引起。感染性腹泻大便呈水样,量多。常带有黏液,甚至脓血,每日排便10次以上,伴有呕吐、脱水、腹胀、发热、烦躁不安或神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

用药指导

对轻中度腹泻,一般采用口服补液法即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补液法。每袋有适当比例的糖、盐和小苏打,服用时用温开水250毫升冲半包,耐心地给宝宝一勺一勺地喂下,就可收到与静脉补液同样的效果。虽然夏季腹泻一部分由细菌引起,然而约一半是病毒及其他原因引起,所以对后一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不能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不但无效,而且会杀死肠道内正常菌群,致使菌群紊乱,反而加重腹泻。家长可以试用些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丽株肠乐、妈咪爱、贝飞达等。这类制剂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生长,从而达到抑制病菌的作用。有些家长看到宝宝腹泻不止,要求医生把腹泻止住或自己到药店买止泻药给宝宝服用,结果不但患儿的腹泻无好转,还可能加重其病情。其实腹泻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毒素和不消化的食物排出体外。因此,治疗小儿腹泻时家长不应急于止泻,尤其不能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易蒙停等。必要进可适当服用思密达(蒙脱石)。思密达的主要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是一种非纤维型白陶土,具有强大的吸附及覆盖功能。本药对水、细菌、病毒,毒素都有吸附作用,而后随粪便排出,因此,思密达对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都可以用,止泻作用良好。当然,如若为宝宝有明显的脓血便,说明是细菌引起的痢疾,需到医院请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上一篇:肝病防治你问我答(一) 下一篇:沉迷电脑不愿出门,都是降压药惹的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