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10-12 10:37:29

浅谈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会做人的基石,是生命化教育的强音。

关键词:感恩教育;实施策略;生命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54-02

学校实施感恩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打造感恩教育特色,创建学校教育品牌。

一、找准切入点,体验感恩魅力

“善于始者,成功已半”。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社会关注的热点、师生反映的普遍问题入手,就容易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现在的孩子感恩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试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与感激,又怎能指望他能关爱他人与社会,承担报效祖国的重责?因此,我校把爱父母作为感恩教育工作的切入点,从为父母做有意义的事情做起,如“要求学生见到父母外出或回家问候一声或微笑一下;每天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每个月要为父母洗一次脚或端一次洗脸水;记住父母的生日,说一句祝福的话语,送上一份小礼物;向同学夸一夸自己的爸爸妈妈……”等小事,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学校要求父母每月填写一份孩子“孝敬父母评价表”,评价内容每月都有部分更新。得到“很好”评价的孩子,在班级“星星火炬”评比中可以得到2颗“星星”的奖励。(一种积分式的综合评比,十颗“星星”兑换一个火炬,一学期满五个“火炬”可荣获“新三好学生”奖状)

二、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感恩途径

感恩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生命化教育的强音。实施感恩教育要从整体入手,以感恩教育为中心,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从感恩父母开始,逐步拓展到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祖国……让学校各项工作凝聚成有机整体,用感恩文化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例如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开展“感恩父母?摇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的道理,懂得注意安全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在课程改革中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开发感恩教育校本课程;以“学会感恩,立志成才”为主题,开展“算算亲情账,感恩父母心”“寻找身边最感人的事”“我为爸爸妈妈过生日”“夸夸我的同学”“人与自然”等综合实践活动,较好地突破课改的难点。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突出感恩的主题。作文教学中,组织学生给父母、老师写一封感恩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有机渗透感恩思想教育内容。特别要精心布局,把上级布置的各种各样工作尽量与感恩主题特色相联系,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当感恩教育时刻流淌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教育的实效性也就凸显了。

三、贯穿感恩主线,寓教育于活动中

感恩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活动的开展,学校要围绕学会感恩的主旋律,依托有特殊意义的节假日开展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增强自我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转化为自觉行动。元旦开展感恩歌曲比赛;寒、暑假开展“孝敬父母、做好公民”的综合实践活动;六一儿童节举行“学会感恩?摇立志成才”文艺汇演;教师节进行“感恩老师,立志成才”的系列教育;国庆节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九九重阳节到敬老院做一件让老人开心的事;感恩节举行“我在感恩中成长”入队仪式……学校各种比赛活动都冠以“感恩”的字眼,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呼吸到感恩新鲜气息,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和有效性。

四、营造浓厚氛围,诠释感恩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人。教育者要积极营造感恩文化氛围,既要旗帜鲜明彰显教育主题,又要让受教育者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诠释感恩文化内涵。在显性的文化氛围上,一要造势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办学特色形成中的特殊作用,毕竟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二要定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书画、征文、手抄报、歌咏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发表感恩宣言,讲述听到、看到的感人事例。每学期定期评选表彰“感恩之星”,大力宣传学生中出现的感恩实例。各班创设各具特色的“感恩心语”栏目,贴满写有学生心里话的感恩卡,及时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点滴体会、感悟。感恩文化体现在主题墙、楼层走廊展示名人名言、师生精品上,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楼道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处处充满浓浓的感恩之情。

五、形成教育共识,构建长效机制

“一分的选择,九十九分坚持”是我校走在感恩教育路上十年的最大感悟。“九十九分的坚持”一是来源于师生、家长、社会形成的共识。当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渐渐成为现实后,老师、家长普遍感受到孩子们懂事多了,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从开始的学校要我做,逐步变为自己主动去做。感恩教育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为学校的特色发展贴上鲜明的标签,学校影响力迅速提升。二是来源于有效管理的需求,教育者必须自己先受教育,当教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时,从事教育的幸福指数就会明显提升;校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时,就能时时倾听老师的呼声,回应老师的期盼。创建和谐校园也就水到渠成了。

“九十九分的坚持”来源于制度保障,长效机制的形成。学校将实施感恩教育纳入绩效评价机制,纳入课程管理。学校选取优秀教育案例编写感恩教育校本教材,每周设立一节感恩教育课。加大督查力度,要求老师认真备课、上课。教师全员参与“学会感恩,立志成才”课题研究,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目标、教育策略。特色办学的生命力长盛不衰的秘密,就在于它植根于课堂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注意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感恩教育内容逐步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

打造感恩教育办学特色,不断探索实施策略,是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它带来了学校办学水平、品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蔡银枝,刘振中.学生感恩意识及感恩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黎斌,赵志强,于刚.浅析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5).

上一篇:考试灰色产业链分析及其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对比教学法在医药院校《有机化学》授课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