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和智慧铸就未来

时间:2022-10-12 08:32:18

责任和智慧铸就未来

在乡村学校28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当教师工作认真扎实,成绩突出;当领导具有魄力,方法得当,管理科学。有人这样评价说:“在学校里,他是一名出色的好管家;上课时他是令人尊敬的好老师;下课时他是学生们的挚友和长辈。” 他就是迭部县藏族中学校长杨志英。

实干——累并快乐着

28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杨志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迭部县比较偏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地区工作,从阿夏学区到电尕学区,从卡坝学区再到旺藏学区。长期在农牧村一线的工作经历,使得他对农牧区教育工作非常熟悉,不论是对教育教学还是管理工作,他都能够驾轻就熟。

2001年9月,教育局调任他到卡坝学区主持学校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以身作则,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检查、指导,帮助村学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大部分村学分散在各自然村里,当地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教育文化落后,村民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认识不高,只顾眼前利益,大量适龄儿童辍学在家。

杨志英经常步行二三十公里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动员辍学儿童返校,向农牧民群众宣传普及义务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卡坝乡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卡坝学校先后三次获得“全县教育教学综合考核农牧区一等奖”、2003年被甘南州委、州政府评为“全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攻坚——管理的智慧和艺术

“两基”工作是民族地区的重点也是难点工作,由于出色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2005年在迭部县“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杨志英被任命为旺藏九年制学校校长。

上任伊始,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欠缺,管理混乱,教师积极心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低下,“两基”工作基础薄弱,刚开始,工作头绪多,到底从哪里找到突破口呢?

当时,农牧村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不高,而且中途辍学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让所有适龄青少年入学这是最重要的事。于是,杨志英决定,首先以“控辍保学”为突破口。

为了更好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良好的“两基”攻坚氛围,他翻山越岭,利用双休日随学生徒步进村入户,先后走访了260户学生家庭,具体详实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 ,向群众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法规和“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动员群众送子女上学,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认真讲解,耐心回答,对学生的就学困难和群众意见、建议作了详细记录,整理后及时解决和反馈。

迭部县大部分地区都是森林和崇山峻岭,交通极其不便,在动员和劝返学生的过程中,杨志英经常是渴了喝口山泉,饿了吃口方便面。劝返工作中,他不知吃了多少次闭门羹,但他仍然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向农牧民耐心宣传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长远意义,在全乡形成了“两基”攻坚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喜人局面。

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仅一年内,共劝返88名失学儿童入学,使旺藏乡的“两基”各项指标达到省级验收标准,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接下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就摆在了杨志英的面前。旺藏学校的校舍均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土平房, 经历了四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校舍破旧不堪,危房重重。于是,他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到省、州争取项目,向社会各界人士筹措资金,请人精心设计,重新规划了校园,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学校改建工作完成,一幢综合教学楼和一幢学生宿舍楼拔地而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再加上其他项目的完成,学校实验室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图书生均达到8.83册,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中有计算机33套,各班配备了DVD、电视机。

另外,学校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维修课桌凳760多套,缝制了530套桌套,并投资近两万元对所有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和阅览室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购置了室外音箱设备、卫星地面接受器、数码照相机、打印机和学生取暖设施,这些设施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真正做到了“四新一亮”。

经过一年的努力,旺藏乡的“两基”攻坚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全县教育工作暨“两基”攻坚现场会在旺藏学校召开,会议号召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各学校校长参观学习旺藏学校先进的工作做法和成功经验。

2006年3月迭部县“两基”现场会在旺藏学校隆重举行,当年10月份在省级“两基”目标验收时,旺藏乡的“两基”各类指标均以高标准通过,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旺藏学校被评为全县“两基”攻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县教育综合管理先进学校、全州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性学校”、全州“四项工程”建设示范性学校。

次年,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同志考察“寄宿制工程”项目建设时莅临旺藏学校,看到该校取得的成绩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杨志英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两基”国检先进个人称号。

创新——一切为学生着想

为了给学校制定出一套合理、可行、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杨志英广泛采纳群众和教职工意见,利用休息日加班加点,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商讨、定稿,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旺藏学校住校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管理有章可循。

杨志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格制度管理,奖罚分明,对教师“一碗水端平”,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心,对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工作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心。对极个别不写教案上课,批阅作业粗心大意,课堂迟到、早退现象屡屡发生的教师,他耐心地做思想政治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的责任。

对学生,他更是关心有加,有困难的他就想方设法资助,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在电尕学校任教期间,仁青(化名)同学的父亲因故去世,母亲对孩子无法管教。杨志英主动找该同学谈心,在学校召开运动会期间给他买白衬衣、白运动鞋,并资助面粉、清油,使这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如今已成为乡政府的副乡长; 在卡坝学校期间,了解到有两位同学家庭困难,面临辍学,杨志英慷慨地拿出400元送给两名同学,资助延续了6年之久,如今这两名同学都进入高等院校深造。

迭部县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大量学生都需要在学校寄宿,如何让学生留得住、吃得好,是杨志英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寄宿制学生吃、住、学、医、管都在校园的特点,制订了《学校建设规划》,并对后勤管理作了详细规定,以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创“两个基地”建设,即,学生勤工俭学基地 、劳动技能教育基地,在经济上千方百计挖潜力、开财路、创效益,开辟了一条寄宿学生基本生活来源自给自足的新途径。

2006年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开始产生效益,所产蔬菜基本上可满足食堂一半的需求量。同时,在“基地”还修建了4间温室猪圈,每学期适时赴物价相对便宜的岷县、武都等地批发采购所需物资,确保了学生“进得来,吃得好,住得舒适,学得安心”。

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创办特色学校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此,杨志英非常重视,近年来,学校对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大灶文化等校园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布置建设,处处做到文化育人;还经常组织学生举行歌咏比赛、文艺演出、普通话比赛、书画展览、智力竞赛及各类球类活动等;创办校刊《幼苗》,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展示文采的平台;学校成立了文学创作、自然科学等七个课外兴趣小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达到300余人。学校的文化氛围日益深厚,学校成了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多少年来,杨志英所工作过的每一所学校,无不浸透着他的汗水和智慧,不论是当老师还是当管理者,杨志英都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上一篇:努力打造教师团队 不断提升办园品位 下一篇:运用航天教育资源 创新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