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危险源管理与控制研究

时间:2022-10-12 07:54:00

电力工程建设危险源管理与控制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力工程建设危险源管理和控制的原则;其次分析了危险源的控制方式和途径;最后研究了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方法,以期能将电力工程建设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电力工程 危险源 管理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3;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77-01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时可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若不及时消除这些危险,就难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本文结合电力工程建设的具体特征,对电力工程建设危险源管理和控制问题进行研究。

1.电力工程建设危险源控制的原则

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防为主是指在没有发生危险之前就查找危险源,在对危险源进一步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施工过程发生安全事故。防控结合是指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已经制定危险源预防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采取的措施能落实到位。随着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动态跟踪、及时调控、重点控制、全局把握也被看做是危险源控制的原则,即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过程中,在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基础上,要加强动态管理,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可控。

2.电力工程建设危险源控制方式与途径

2.1.危险源控制方式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危险源的控制方式可分为三种: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应急控制。

(1)事前控制:危险源事前控制是指在电力工程建设开始施工前开展的管理控制工作,对工程危险源实现进行分析和判断,掌握和了解施工过程可能存在危险源的类别、数量及触发条件等,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消除危险源。

(2)事中控制:危险源事中控制是指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预估的危险源进行指导和监督,防止出现偏差,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能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进行。事中控制时要能及时获得危险源的安全信息反馈,以发现偏差并及时进行纠正。事中控制一般有三种方式: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层控制。集中控制是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危险源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操纵,这种控制模式虽然对信息的处理可靠性极高,但可能延长处理时间,导致反馈时滞等问题。分散控制具有反馈环节少、时滞短、效率高等优点,但协调困难,极易危及危险源的全面系统控制。分层控制是将集中、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建立综合危险源管理部门,负责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危险源的集中控制和协调,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方式。

(3)应急控制

应急控制是根据预先制定的预案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已经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属于一种被动的管理方式,一旦施工过程发生事故,不论危害程度多大,已经给工程建设造成损失,所以这只能是应急管理方式。

2.2.危险源控制途径

(1)技术途径

危险源技术控制途径主要包括两种:第一,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限制系统中的能量,尽量避免发生事故造成的意外能量释放;第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减轻或避免事故对人、物产生的影响。据此可知,采用技术途径对危险源进行控制时,应该尽量采取第一种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好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若万一发生事故,要最大限度的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

(2)管理途径

危险源控制的管理途径是指通过管理对电力工程建设进行安全管控,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来实现对整个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目前,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管理途径,通过计划、制度、体系、制度、全面指挥及协调等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技术措施明确后能否被有效执行,要依靠管理手段实现,然而管理手段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以确保管理手段的具体化。

3.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3.1.三全管理法

三全管理法是指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法,这种管理方法不仅具有很好的管理效率,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在工程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这种管理方法涉及面广、公众参与性高,极易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便于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隐患,然而若使用不当,就可能处于混乱无人管的状态,因此使用这种管理方法的关键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考评制度。其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内涵分别为:(1)全员安全管理:是指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个人都要参与安全管理、人人关心安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2)全过程安全管理:是指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个项目、每个环节都要全部抓好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所有环节,自始至终的安全管理方式。(3)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是指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从时间、地点及操作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辨识、评价、防护等,做到全面完整,无一疏漏,确保项目自始至终都处于完全安全的工作状态。

3.2.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一种大众参与、民主的管理制度,是指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属于泰勒科学管理的深入发展。目标管理法要首先确定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目标,要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只有每个员工都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标,才可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总目标。然而总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是决定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通常在进行目标设定时,要遵循下述原则:第一,可行性。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目标太低会缺乏刺激性,难以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目标太高则难以实现,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可比性。制定的目标要定量化、具体化、明确化,能够进行计量,以便于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第三,明确性。制定的目标要明确、具体,要便于理解和记忆,数目不适宜过多,要突出重点,目标明确。

3.3.预测分析法

预测分析法是在安全管理实施前就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项目进行预测分析,对危险源进行分析预测后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化解危险源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识别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要注意的是采取某种安全技术可能带来另外一种危险因素。这种方法在使用时通常按照下述顺序消除危险源:第一,故障安全设计。此法是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部分设备发生故障的状况下,按照提前制定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继续进行的安全措施,避免能量以外释放,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第二,隔离或屏蔽危险源。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一旦判断出危险源的存在,要将其隔离或封闭起来;第三,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包括隔离、个体防护、避免及救护等;第四,警告,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最重要方法。

4.结束语

总之,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危险源控制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在对危险源进行具体管理和控制时也没有固定的模式。然而不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如何变幻,在对危险源进行管控时都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同时在进行管理和控制时要重点突出,针对具有重大危险源的项目要重点管控,尽量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杨立勋.供电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1

[2]孔鸣.电力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

[3]白一尚,吴恒,王颖慧,王东勃.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安全隐患治理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01)

上一篇:基于Proteus的无刷电机仿真研究 下一篇:g―C3N4半导体纳米结构的控制及光催化性能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