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物流的双语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12 06:15:44

高职院校国际物流的双语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区域化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对国际物流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文章分析了国际物流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并提出了完善双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物流;双语教学;教学实践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50

1国际物流课程的双语教学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它本身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实施。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往往都是从背诵专业术语以及单词、英汉互译课本等,但这是对学生严重的误导,让学生认为双语英语课本质上就是与英语专业学生相同的专业英语课,之所以出现此现象,就是因为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明确。

国际物流的双语教学实际上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部分,在进行这门课程讲授的时候,就应该按照教育部门部署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教授给学生国际物流的灵魂,让大家懂得国际物流知识、运作过程、基本方法、如何制作单证、如何跟单等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技能,努力培养学生国际的交往能力、竞争力,只有这样学生以后才可以立足于未来市场。

2实施国际物流双语教学

21了解每位学生的英语水平

国际物流这门课程在我国高校里一般都是在大三进行,这个阶段学生们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的学生可能偏科现象很严重。尽管学生们都坐在一个教室里,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早已顺利通过四六级,有的学生到大三甚至都不能通过四级。在中国,学生普遍阅读能力比较强,但是听说方面比较欠缺。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授课之前老师一定要做好普查工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法、一对一面试法等方式来了解每一位学生英语四个方面的真实水平,只有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老师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于班内学生水平的了解,老师制订大众能够接受的授课方案,选择恰当的双语教学方法。

22丰富教学材料,提高教学效率

老师在教授课程以前应合理准确地评估学生素质以及授课水平,搞清楚学生可以接受什么程度的双语教学程度,通过这些前期准备工作,老师选取恰当的、丰富的双语教学材料,并且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这些资料应该是有声有像丰富的资料,比如英语的素材以及幻灯片、教学纲领、课外拓展材料、自我测试题、课后练习题等,课本给学生准备了一定的材料,但是这些还都不够,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地完善材料,并且根据自己课堂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将这些材料分期的发给学生,调整好教学节奏,让学生都可以跟上,课前的自我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发现问题,并且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23循序渐进,细心地设计双语授课过程

高中时代以及大学英语课程,老师都是通过汉语讲授,所以对于双语教学的国际物流课程,学生们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老师一定要掌握好这个节奏。在真正授课过程前的设计阶段以及在真正授课的课堂之上,在前几节课程,老师一定不要大比例地运用英语,这样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不能够接受,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还应该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老师的语速要相对缓慢一些,不适合语速过快,在以后的过程可以加快语速、加大英语在课堂上的比例。老师授课的内容要精练,尽可能地不要讲与课堂无关紧要的话而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

24给学生提供课前学习的专业英语词汇

在学习国际物流以及实际的工作运用过程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在平时一般都没有学过,因此老师非常有必要在课堂开始之前提供给大家专业的国际物流词汇,让大家提前预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对于简单的专业英语术语,只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听懂即可,不需要老师再进行额外的讲解而浪费宝贵时间。老师最好也准备一本国际物流手册,将其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在课下自主学习。如果一切内容都在课堂上完成,那么老师很难完成教学内容以及大纲要求,因此多鼓励大家课下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国际物流课程的积极性。

25留出为学生答疑的时间,解决学生的疑问

如果老师应用汉语进行讲解,学生仍然不能够听懂的话,那么学生就需要思考自己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倘若老师运用英语给学生讲解大纲要求的内容,学生听不懂、不理解,那么以上因素可能是原因之一,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由于语言的差异性,学生可能没有理解其英语意思,给学生的思维造成障碍。所以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很可能因为某一个问题当时没有搞清楚,对这个知识点或者当时正在探讨的教学内容不理解。因此老师在课堂前应该首先告诉大家如果是由于没有听清楚而不理解,就应该继续往下听、跳过这一段,不要影响下一个知识点,也不要因为个别学生而打断大家。老师在课堂的最后阶段留出答疑时间,为学生进行逐个解答,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用英语进行询问,老师最好用汉语进行解答,这样学生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清晰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种做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们也乐于接受这样一种教学方式。

3国际物流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建议

31加强国际物流双语教学教材建设

通常来讲,英文原版的教材的信息量比较大、内容丰富、插图很多、相对应的表格翔实、语言表达很地道、具有逻辑性、版面设计非常好,与现在年轻人的审美观点非常契合,但是单从价格这一方面来讲就比较让人难以接受,另外,如此之大的信息量并不是非常适合刚刚在这一领域入门的初学者,大多数学生对原版英文教材的接受能力并不强。由于我国的教学在市面上全是中文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都是通过老师设计的讲义来获取知识。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讲义是根据一个老师的观点以及理解而来,相对比较片面,思路狭隘,因此需要物流专业老师以及英语专业老师联合设计一套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课本。

32引进更多的双语教学物流领域人才

国际物流这一领域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需要重视对双语人才的培养。首先一点就是老师的英语口语要强,这一点就既要求口语能力,又要求听力能力。其次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尽可能不要有语法错误并且接近地道的英语习惯。要定期地给老师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这样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

33要有标准的双语考核制度

每一门课程都有考核制度,但是双语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因此它的考核制度也有其特有的特点。要有全程监测的测评制度,结果和过程都是重点考核的对象,从多维度进行评估,这种考核体系要可以客观反映老师的授课效果。

4双语教学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外国的货物往来增多,进出口贸易国际物流、国际货物行业也正以火爆的速度发展,并且以这样的发展方向来看,物流业在国际方向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国际航运等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范围,对涉及双语进行国际物流的能力要求就越来越高。这一行业具有极强的涉外性,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加工配送等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以期达到完美的效果,拓展业务,与大客户加强联系。国际物流包括海路、空运、铁路、公路等模式,来实现快速便捷的“一条龙”服务,为提高物流的便捷化,就更需要我们掌握双语可以进行沟通、运作的国际物流人才,并且可以提高物流行业中的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我国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正宇,等物流专业方向办学模式的研究[J].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2013(6):347-350

[2]徐登科管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13(11).

[3]张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多因素契合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14(4).

上一篇:最好的教育在“无用”的事情里 下一篇:论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