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家教易导致行为异常等

时间:2022-10-12 06:02:28

不良家教易导致行为异常

有关方面的研究人员对某省 596名中小学生及其家庭进行测试发现,有 42%~ 90%的家庭分别存在各种不良的管教方式。在这些家庭里的学生,行为问题显著增高,表明父母的不良管教态度易使学生出现行为、情绪行为问题、神经症状和学业不良。

在不良管教态度的 10种类型中,积极拒绝型(体罚、虐待、苛求、放弃养育)、严格型(对子女严厉、顽固、强迫或禁止、命令)、期待型(不切实际地过高要求)这三种类型为最多,对学生焦虑的产生构成直接原因;而消极拒绝型(对子女不尊重、拒绝帮助)、积极拒绝型以及严格、不安、矛盾、不一致等 6种类型容易使学生出现行为,如反抗、破坏、自卑、逃避、依赖、无计划性、无毅力等。一些学生会表现为神经症状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学业不良。专家建议,应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态度和引导方式,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

青少年正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至今已累计发现 3000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其中 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新感染者还在以每天约 16000例的速度增长。

在我国,艾滋病也呈加速流行趋势。到 1998年 9月底,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117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338例,死亡 184例。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其中 2/3是吸毒者,男女性别比为 5∶ 1。

艾滋病流行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全球新感染者中,青少年占一半以上,我国的感染者中, 9.7%是 20岁以下的青少年。这表明,青少年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他们正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

摘自《光明日报》

儿童不宜多吃的16种食物

医学专家提醒家长,以下 16种食物儿童不宜常吃多吃。

橘子:多吃易产生"叶红素皮肤病",甚至腹痛腹泻,引起骨病。

菠菜:其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体内与钙和锌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可导致儿童骨骼、牙齿发育不良。

鸡蛋:每天最多吃 3个,过多会造成营养过剩,引起功能失调。

果冻:本身没什么营养价值,多吃或常吃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咸鱼: 10岁以前开始常吃咸鱼,成年后患癌症的危险比一般人高 30倍。

泡泡糖:其中的增塑剂含微毒,其代谢物对人体有害。

豆类:含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损害。

罐头: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有不良影响,易造成慢性中毒。

爆米花:常吃多吃易发生慢性铅中毒。

方便面:含有对人体不利的色素和防腐剂等,易造成儿童营养失调。

葵花子:其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引起儿童干燥症。

可乐饮料: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儿童不宜多喝。

动物脂肪:多吃不仅造成肥胖,还会影响钙的吸收。

烤羊肉串:儿童常吃火烤、烟熏食品,会使致癌物质在体内积蓄而使成年后易发生癌症。

巧克力:食用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心跳加快,影响食欲。

猪肝:儿童常吃或多吃,会使体内胆固醇升高,成年后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摘自《中国食品报》

丹东小学生有了"无作业日"

每逢周四,是丹东市六纬路小学 2000多名小学生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在这天,除了放学时间较平时早外,他们可以暂时告别作业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这一天是该校规定的学生"无作业日"。从前年下半年开学后,这一做法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高兴,家长欢迎,老师满意。

实践证明了该校"无作业日"这一做法的明智与理性。如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样,课业负担的减轻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潜能及培养课外兴趣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家长看到孩子在"无作业日"里,不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活动,就是呆在家里看书后,他们的担心也就没有了,认为"这样做挺好的,应该给孩子们一点自由。"

在"无作业日"这天,该校的学生纷纷参加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少学生还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办了借书证,借阅自己喜爱而平时又没时间看的图书。

摘自《北京日报》

鼓励孩子"日行一善"

不久前读到这样一条消息:新加坡 8万名中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了一个特别的活动,他们人手一本名为"日行一善"的小册子,记录自己所做的小小"善行"。如果一年之中有 80个"小善",便可获得一枚铜质徽章,佩戴于衣领之下。获得徽章的孩子受到了鼓励,那闪闪的徽章也时刻提醒他处处"与人为善"。

摘自《今晚报》

哈佛校园内的自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当然成功的是大多数,但是文化冲击和在异乡的逆境与孤独,也使得一些人走上了不归之路。

哈佛大学自 1994年以来自杀的学生人数已达到 8个。其中,有近一半是亚裔学生,有的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最近一位自杀者师从于著名诺贝尔奖金得主考瑞教授,应该说是前途无量。可惜他由于一次试验失败,心理压力极大,服毒自杀。同时,他也成为这位导师名下近 4年来的第 3名自杀的学生。因此这个事件也在亚裔学生中引起震动。

像考瑞教授这样的大牌教授,在整个化学界是一言九鼎的。如果他说某个学生不行,那么这个学生在整个学术界就没有前途了。这就使得不少学生拼命在教授面前"表现"讨好,并且无论有无事情做都要做出很忙的样子,有的学生不管有没有事都呆在实验室不回家,甚至带两件外衣到实验室,把一件挂在椅子上,以在人走之后还让人认为他还在实验室用功。

这些年来,一些家长有了钱,千方百计把上中学的孩子也送出去留学,仿佛送出去就好,为此付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他们不很清楚的是,此举要冒的风险不光是金钱,而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前途。

摘自《学之桥》

走向歧途的 16种征兆

1、背书包的姿势与众不同。

2、染发或剪特殊发型,女孩子外出前一定洗头。

3、朋友来访只站在门口讲话,魂不守舍,逐渐疏远旧日朋友。

4、电话铃响就抢着听,讲电话有意压低声音,朋友来电话突然增多,接完电话很快出门。

5、常在固定时间外出,常在外吃过饭才回家,放学回家的时间不固定。

6、常独自呆在房里,借口准备功课外出,但功课无明显进步。

7、通讯录有不是同学的资料。

8、刚买的文具常丢失,或家长未买却常有新文具。

9、成绩突然下降,突然无法专心读书。

10、爱说粗话或暗语,常说谎或吹牛。

11、突然不爱穿校服,和朋友换穿校服,突然喜欢穿漂亮衣服。

12、不说明理由突然要求增加零用钱,常有来路不明的钱,常借口丢钱或借给别人。

13、打恶作剧电话或离家出走。

14、极端偏食或暴饮、暴食,常肚子痛或泻肚。

15、表面上过分顺从父母,不明原因地反抗父母。

16、不敢正视别人,完全不敢正视父母的脸讲话。

摘自《羊城晚报》

美国对数学早慧儿童的教育

设立在美国的琼・霍普金斯大学数学早慧青少年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如何早期发现数学能力(尤其是数学推理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各种优化的教学机会,以促进他们更快和更好地发展。他们采用了式样繁多的教育促进形式:在周末或暑期(或寒假)开设专门的数学快速教育班;鼓励"天才"学生跳级;在中学时选修部分大学课程;提前入大学或参加跳级考试以获得更多的学分等。

他们的上课形式也很特殊。虽然把选出来的学生组成了一个班,但并不统一授课。他们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外加个别指导的方法。在"上课"时间内,往往有好几个老师在场,有主讲老师和助理老师,他们个别指导学生。一个班里的学生,其学习进度各不相同,可能有的在学代数,有的却在学几何,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学三角或微积分。因此,一个教师要同时指导几门课,这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摘自《心理学动态》

加拿大一组织倡议让儿童步行上学去

每天早晨,加拿大全国有几百万儿童被家长开车送到学校上课。

加拿大的一个名叫"走向绿色"的非赢利团体向加拿大的家长们敲响了警钟,该组织的执行主任格伦迪指出,目前加拿大有 2/3的儿童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这对他今后的健康状况是不利的。人们已经看到,在加拿大,每 4名少年儿童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肥胖症,患儿童肥胖症的人数增长了 50%。

据调查,现在加拿大的孩子平均每周有 26小时坐在电视机前或玩电子游戏,或查阅因特网。加上在学校课桌前消耗的每星期 30个小时的上课时间,都培养了不喜欢运动的孩子。所以,走向绿色组织向家长呼吁,放弃汽车,让孩子们步行去上学。

摘自《健康报》

小留学生"寄宿"美国

近年,在美国的一些顶尖小学里出现了三五一群的中国孩子,他们大多是国内一些富裕家庭的家长们通过一些专门协助中小学生来美的机构,或相关的律师事务所送来美国求学的。

中国小留学生到美国后,一般都能迅速与周围环境及同龄人融为一体,但由于未成年人自律性较差,易受不良因素影响,渐渐变成"问题青少年"的,也并不罕见。为此,一些留美侨胞建议国内的投资移民家长们采取行动,建立联谊会一类的组织,共同为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谋划,但家长们有的忙于生意,有的奔走于太平洋两岸,类似的组织至今未见出现。

摘自《环球时报》

上一篇:请别改变你的眼光 下一篇:父母要学什么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