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范文

时间:2023-02-24 12:25:34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范文第1篇

外界惟一未能达成共识的是,中国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和程度再度涌现。悬剑在顶,近几年来,在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同时,中国银行股的估值却一蹶不振,甚至出现个别银行股PB(市净率)值接近破1的尴尬场面。

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在卸任前曾预测,以当下银行业的体量,不良贷款翻番,不良贷款率达到2%左右,是个正常可接受的水平。

不过,短短几个月,他的这一预言已经在银行业最发达、历史上资产质量最好的浙江省应验了。

“去年8月总理到温州考察时,当地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仅0.37%,属全国最低。但如今温州的不良率已经接近2%。”浙江银监有关高层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浙江多位银行业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截至今年4月,除了政策性银行,浙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已全面上升。个别大行如建行浙江分行,不良率已骤升至2%。

工行浙江分行一位人士表示:“估计浙江是前奏,恐怕这一趋势会蔓延到东部整个地区,以及中西部,今年很可能中国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都是双升。”

不良贷款就这样来了。

这到底是经济增速放缓下的必然结果,还是2008年信贷狂飙后的苦果?是因地方经济转型不力,还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当带来的后遗症?这也许都需要反思。从金融改革的角度,中国银行业自身的行为方式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是否有了质的改变?面对这一轮不良贷款,他们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免责?

不良骤升

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双双骤升,四大行中,建行浙江分行的情况最严重

“从去年10月开始,浙江银行业不良率就开始一直上升。到去年底,浙江银行业不良率还是单升,即不良率下降,不良额上升。今年,浙江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都涨得挺快。年初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0.93%,到5月至少上升了0.5%。”一位工行浙江分行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

“不良骤升的趋势比较明显。我了解现在各家都挺高的。” 杭州一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一线信贷主管说。

“在浙的国有银行当中,建行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因为有个别项目显得很突出。总体来看,建行和中行的情况比工行、农行严重。”接近央行浙江分行的人士称。

来自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建行和中行不良率上升最快,建行最为严重。截至今年4月底,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78%,较去年底上升0.45%;中行不良率0.91%,较去年底上升0.34%;农行和工行不良率分别为0.97%和0.91%,分别较上年末上升了0.06%和0.13%,农行上升最少。

建行浙江分行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建行浙江分行现在的不良率已经达到2%,不良贷款余额达100亿元。

股份制银行中,在浙浦发银行、深发展、广发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比较严重。其中广发银行不良率上升最多。股份制银行不良率上升前四名为:广发银行不良率为 2.89%,比上年末上升1.13%;深发展不良率为2%,比上年末上升0.9%;浦发银行不良率1.25%,比上年末上升0.61%;民生银行不良率为1.3%,比上年末上升0.59%。

在去年8月温州地区爆发金融风波之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出面关照下,大部分银行均将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提高了0.5个-1个百分点,达2%左右。

多位当地监管人士分析认为,今年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双升的导火索之一是民间借贷的退潮,融资中介市场出现萎缩。“温州危机之后,现在民间借贷很谨慎。”一位银行人士称。

“不良贷款为什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升高?”央行温州支行相关负责人士解答,原因是浙江地区民间融资发达,以前企业出现资金缺口,可以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通,垫资、过桥等方式,但是去年以来,民间资金融通开始不活跃。从统计上看,新发生的垫资、民间借贷一直在下降。

“民间借贷规模明显下降。”温州银监局人士证实。温州金融监管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当前温州民间借贷规模比去年8月缩水30%左右,其中个人借给个人及个人借给企业的融资规模缩水均在50%以上。

央行温州支行的数据,亦证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大幅回落。自5月开始,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正式向社会公布温州市民间借贷监测利率。根据对4月收集到的600多笔监测样本的综合分析显示,2011年上半年,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水平,仅次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为十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借贷风波爆发前的2011年8月,综合利率达到25.4%的峰值。风波发生后,利率逐步下行。

央行温州支行在温州的140个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体系显示,4月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为21.58%,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其中直接借贷利率、社会中介利率有所下降,分别为17.75%和 30.4%,同比跌 0.21个和6.34个百分点。

工行浙江分行人士认为,经济下行期,不良资产处置变困难,一方面资产价格缩水,另一方面地方法院案件受理放慢,因为涉及企业破产、债务重组,影响稳定。“银行只能把不良贷款挂在账上,不良率降不下来。”

危险的运营

2008年后信贷狂飙,企业扩张,主要投资房地产,放弃了实业、产业空心化。最终银行业的风险最大

财新记者采访获知,鉴于当地不良贷款反弹严重,建行浙江分行已经上收了分支机构的审贷权。建行内部不乏有高层观点认为,浙江的问题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是大环境使然。

多位当地银行业人士反思了根源:一是浙江民营经济受宏观经济形势杀伤比较厉害。浙江的产业结构主要靠出口,在这种形势下比较脆弱,国外需求下降导致进一步恶化。二是各方面成本都在上涨,浙江是资源小省,从产业高地变成了产业洼地。三是企业主营业务在微利运营,一旦应收款收不回来,会带动一连串资产出现风险。

“企业主出走,为不良贷款大幅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在今年一季度末温州召开的温州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温州银监局人士透露,温州因此形成的不良贷款已占全部不良贷款近40%。

“这次一个总的趋势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多的地方,影响较大,比如温州和台州;而在浙江绍兴,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多、国有企业多,现在看情况稍好一点。”一位接近央行温州支行的人士说。

建行浙江分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如果跑路的成本不高,示范效应就更强,这已经构成了骗贷行为。”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企业转型不成功,后续资金跟不上,这与整个宏观经济比较疲软有关。

央行温州支行相关负责人士举例说明,比如一个温州企业实施产业转型的同时又投房地产,如果地产投资出现了资金困难,会直接影响其转型行业的资金投入。如果这个企业同时存在民间借贷,当其房地产业务收益率覆盖不了民间借贷的高利率时,问题就来了。

“一些企业运营完全靠融资,说难听点就是空手套白狼。”一位当地银行的信贷主管说,我们对企业主说,你经营十几年应该赚钱了,你的钱在哪儿呢?他说,在上海买了一层楼,全都固化了,“资产固化以后很难处置,企业经营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赚来的钱都拿去炒房炒地,一旦资金链断,企业主不得不跑路。这是多么危险的经营格局。”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核心问题是企业前期借钱炒地炒爆了。

2008年后信贷狂飙,而企业扩张主要是投资房地产,“这背后其实是企业放弃实业、产业空心化的过程。如此看来,最终银行业的风险会最大”。谢国忠对财新记者说。

浙江银监局前局长杨小苹分析认为,“中国经济转型,主要是中西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浙江中小企业最多,经济结构调整压力最大,这对浙江政府过去引以为豪的‘政府无为、企业自主’是一个反思,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应如何引导,不能仅仅无为。”

前述工行浙江分行人士则认为,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意识到产业结构应转型,但这个过程中,“阵痛很痛苦,是要花血本的,谁来埋单?银行吗?”在他看来,从上到下,对经济转型方向并不清晰,并不知道主导行业在哪里,转型企业也多数不是向行业高端、上游发展,而是走向多元化,“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基础工业薄弱、研发力量薄弱,缺少核心技术。”

“单个小企业贷款几千万元坏账并不可怕,但成片倒就很可怕;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企业会拖累关联担保企业,即便担保企业自身经营正常。”浙江银监局前局长杨小苹称。

担保圈危机

某大行风险部门负责人表示,浙江银行业率先“陷落”的主因,在于企业互保、联保的模式十分普遍

5月初,位于有中国“皮革之都”之称的浙江海宁,一家知名皮革企业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老板黄健,因为负债近10亿元而跑到加拿大。宏昌制革已经经营了八年,年产值近4亿元。

浙江一家大行信贷部人士介绍,宏昌制革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银行贷款八九亿元,至少涉及当地七八家银行,其中涉及建行约2亿多元、工行1亿多元。工行对其发放的1亿多元贷款中,一半是抵押贷款,一半是浙江萧山的一家企业提供的保证贷款。

所谓保证贷款一般由企业之间对等承担,简称为“互保”。而更多的是企业联保贷款,就是三家或三家以上中小企业,自愿组成担保联合体,其中一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后,联保体所有成员都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

某大行风险部门负责人表示,浙江银行业率先“陷落”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互保、联保的模式十分普遍。由于对外担保业被视同为债务,使得一些原本负债率已经居高不下的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一个老板失踪,一堆企业倒掉。”

所以,当下一些浙江的银行前往企业收贷时,多拿着一张巨大地图,实质就是单个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关联图。比如,最近陷入危机的浙江当地房地产企业天煜建设、中江集团等,正处在一张巨大关联图的核心,涉及60多家企业的互保联保贷款链条,开始被曝光。

一位当地银行业人士透露,截至6月20日,这次联保波及62家企业,按照每家企业1亿元的担保余额计算,担保的总额大概在60亿元;而按照不良资产处理,这些担保抵押的资产只能够按照三折计算,则银行要损失60%以上。

一位当地银行人士称,这种近百家企业借款人与担保人互为担保关系,造成担保形同虚设,如果整个行业都出现不景气或者经济下行时,互保和联保会使每个企业都深陷其中,甚至好的企业被坏的企业拖垮,形成大量坏账。

当地多位互保联保企业主告诉财新记者,“天煜建设破产后,杭州当地的银行对背后的联保企业收贷,影响一批企业。” 一位企业老板透露,多家银行屡次对其抽贷,总额已达数千万元。“结果造成企业还一点,银行收回一点,再也没有新的资金进入。”

在企业的要求下,5月31日,杭州市政府召集企业和21家银行等机构开始协调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并在6月14日形成了会议纪要。浙江省银监局、金融办,以及银行代表和地方政府,企业均有参与。和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处理类似,会议纪要要求银行对经营状况好的企业不压贷,不抽贷,已收贷的银行要继续放贷,不改变担保形式。如果要查封一些逾期不还贷的企业,要求银行向地方政府通报。知情人士称,会上要求银行之间要在银监局和央行的协调下,不能出现一家银行给企业放贷,另外一家银行向企业收贷的情况。

地方政府则可以出面协调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有条件的可以效仿其他地区成立应急资金,建立资金池,帮助企业转贷渡过危机,也有要求给优质企业做防火墙,防止联保危机烧到优质企业。

而陷入危机的企业则不得转移资产,要盘活资产引入重组,可以债转股的方式来还本付息。

杭州政府敦促区政府出面筹措资金帮助企业转贷,其中萧山区筹集5亿元,余杭区出资2亿元。所谓转贷,就是帮助企业还旧借新。

但是,荣事集团董事长陈贵荣向财新记者表示,余杭区出现了政府帮企业还贷1000多万元的事;但是银行收走贷款后,再不续贷,因此地方政府也不敢盲目出手。

6月20日,浙江省政府召开电话会议,讨论了最新出现的企业联保圈的风险问题。

银行责任何在

与国外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过于依赖担保,通过担保信用增级而不是分析企业自身的现金流作为还款能力依据,这是银行业自身风险定价能力缺失的体现

“担保圈害死人,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工行浙江分行一位人士称。

光大银行一位人士介绍,互保、联保是中国银行业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比较常用且重要的方式。按产品分类,一般分为六类,第一类是抵、质押贷款;第二类是共同贷款;第三类是共同联保贷款;第四类是担保公司担保;第五类是其他机构助贷,比如浙江今年推出的保险公司小额贷款保险试点;第六类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但这一类比较少,哪儿有那么多好的中小企业。”他说。

前述工行人士,援引了2008年之后发生在浙江绍兴的例子。当时绍兴最大企业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停产,后者拥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能力,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严峻、行业不景气和经营管理粗放等综合因素,生产经营出现困难。

这家企业融资80多亿元,最初涉及8家银行,但后来加上互保、联保企业牵涉32家银行,第一圈互保企业信贷规模仅工行就有60多亿元,到第二圈担保圈企业信贷规模上升至200多亿元。“到最后第五圈担保圈企业信贷规模达1000多亿元。”前述工行人士称。

为避免系统性风险,绍兴政府强力推动债务重组,由浙江另一大企业浙江远东化纤集团和绍兴国资公司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联袂出资15亿元重组了该企业近百亿元银行贷款,担保企业和政府各承担一半债务,并给予企业政策优惠,比如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土地出让金免交等。

但商业银行对小企业在概念上仍相当模糊,“一家银行给它贷款3000万元,十家银行就三四亿元了。小企业融资总量至少应控制在1亿元之内。这么大的融资量,还是小企业吗?”一位银行业人士反问。“融资规模一大,抵押品肯定不足,企业就开始互保,实质上是信用贷款,但银行对企业信用的分析测评又根本不到位。”

2011年10月温州发生金融风波之后,浙江在当地试点1000家企业信用贷款,2011年信用贷款新增规模34亿元,新增1952户。“额度还比较小,但能否推得开还难说。”浙江银监局人士称。

“中国信贷体系的问题,连锁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建行浙江分行人士亦称。通过担保信用增级而不是分析企业自身的现金流作为还款能力依据,是银行业自身风险定价能力缺失。

他认为,中国的信贷制度设计问题重重。比如,还款之后才能续借,而信用贷款是设置条件的,信用等级达到多少才能放贷,而且要有抵押品,一来无抵押银行不放心,银行不愿意承担风险;二来,客户经理可以免责。“担保抵押文化改不了,银行与当铺何异?”

“国外银行业放贷主要是信用贷款,看每笔业务的还款来源是否确定,如果风险高就定价高,每笔资金用途全程跟踪。中国的银行不可能全程跟踪、能力跟不上,因为业务量太大了,都依赖银行贷款,间接融资规模大,一年业务量几十万笔。”上述建行浙江分行人士称。

一位担保业资深人士对此质疑,银行不能总是以风险由担保公司承担为由,忽视必要的贷前审查,这些工作本应银行来做,是否落实了贷前审查、贷后监管及资金流向管理?

一位银行业监管者直言,当前国内银行业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多数银行都是靠天吃饭,宏观经济形势好,他就好;经济形势一旦恶化,银行资产质量也首当其冲。而资产质量的好坏,很少体现出管理能力的差别。

过度信贷恶果

“企业都被宠坏了,当初获得信贷特别容易。特别在2008年-2009年,搞块地就能赚钱”

卷入前述互保链风波的一个企业主表示,2008年,当地的银行暗示各个企业,说现在贷款容易,结果企业贷来款进行投资。但是,后来突然贷款一紧,很多企业就受不了。

杭州银行一位中层也指出,江浙一带很多中型企业早已过度信贷。该地区本身在中小企业的贷款竞争就很激烈,银行放松了保证担保的条件。

广发银行一位中层指出,企业拿到贷款资金,经济上行期时,为逐利放弃实业而置业,通过固定资产的升值,扩大使用杠杆规模。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认为,由于长三角一直以来被认为经济发展好、信用度高的地区。银行一直以来的风险审核保持着适度放松惯性,而忽略了适时调整和适应。目前经济处于下行期,固定资产估价相应下调且并不容易处置变现。

“企业都被宠坏了,获得信贷特别容易。特别在2008年-2009年,搞块地就能赚钱,有块土地一定能贷到钱,后来才发现,原来盖好了也有卖不掉的可能。”前述信贷部门主管称,过度融资、集中性融资风险很大,钱多就不审慎。

他介绍,大面积发生不良贷款的情况并不常见。除非企业经营情况已经差到连利息都偿还困难,或者筹集不到过桥资金。另外,银行有意压缩贷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一位国有大行的客户经理坦承,事实上银行有很多方法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借新还旧。具体操作是,当一笔贷款到期时,只要企业从其他地方拆借过桥资金还款,银行在第二天又重新发放新的同等额度的贷款。企业只需要按期支付贷款利息。

不过,前述一线信贷主管认为,信贷的泡沫是存在的,企业还行的时候争着贷,一旦有危机比谁跑的都快。

例如位于中国杭州的浙江虎牌控股,创始于1951年5月,产业涉足低压电器等产业。下辖全资(控股)企业15家,对外投资(参股)企业10家。集团总资产35亿元。

2010年11月,虎牌以7.98亿元收购浙江省电力公司下属企业浙江宏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据相关人士透露,虎牌用于收购的7.98亿元资金,有3.82亿元来自于浙商银行的专项并购贷款,但是虎牌未能将宏发能源名下的六套房产以及名下的两个合资公司的股权抵押给浙商银行。

由于抵押未到位,2011年4月左右,浙商银行撤走资金1.32亿元,剩余2.5亿元。随后为了完成收购,虎牌控股通过股东募集资金,完成了收购。

由于宏发能源在浙商银行的4000万贷款于2012年5月6日逾期,加上被浙商银行撤走1.32亿元资金的消息在当地散布,以及卷入天煜建设互保圈,虎牌控股被多家银行追贷,资金趋紧。

荣事集团一位高管认为,前述互保链风波涉及的互保企业,有的今年业务订单已达2亿元,如果因为银行收贷导致企业破产,恢复就需要五年乃至更长。

“银行大多只想着自己如何从这个危机中脱身,一旦出现系统风险,恐怕四分之一的银行才会幸免。”该高管称。

“这次风波是2008年贷款放松又收紧造成的后遗症,走到最后没人能脱身,也会波及到实体经济。”荣事集团一位高管认为,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当年的盲目投资受到了宏观政策的鼓励,互保则是银行要求的一种模式。

社科院重点金融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认为,高强度的产能扩展和多元化规划使得企业财务表上资产出现长期化倾向。地方政府普遍以矿权、土地和巨额的财政补贴换这些企业的产业投资扩张,企业尽可能做大营收,是为了累积更多与地方政府谈判的筹码。

不良贷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众预期 不良贷款 时间序列 协整分析 VAR模型

一、引言

金融资产质量是实体经济运行的风向标。近年来实体经济积累的一些压力已经越来越多反映到银行信贷质量上,典型表现就是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持续“双升”。截至201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8426亿元,已连续12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为1.25%,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一段时期,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可能在金融领域进一步显现。

衡量商业银行金融资产质量的直接指标就是不良贷款率,然而不良贷款成因与对策的研究始终是业界研究的焦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理论与实践角度,分析和阐述了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但是鲜有学者从公众预期层面对不良贷款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故本文的研究角度具有明显的新意。

本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对储户、银行家、企业家等公众的问卷调查的2009Q1-2015Q3的季度数据,借助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公众对未来的就业信心、收入预期、银行景气信心及企业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贷款需求程度、资金周转效率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波动有着明显的影响。进一步地,公众的就业、收入信心对不良贷款率波动趋势的影响最强;银行家对行业的信心同时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决策,企业的贷款需求与不良贷款率正向相关。在实体经济不振情况下,公众行为成为了商业银行经营困境一个重要关注点。

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相关研究回顾;第三部分是变量解释与实证过程;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二、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营方面的原因。总体来说,大致分为银行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一)外部因素与不良贷款

第一,政府行政干预。李建军等(1998)分析认为,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产生的根源。政治晋升的激励、地方分权和财政分成制的改革构成了政府干预的动机和能力

第二,社会信用基础薄弱,,企业逃废债严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信用文化在我国一直处于较薄弱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落后、信用评级体系的严重匮乏,整体社会信用道德相对较低等几个方。

第三,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间接融资体系。尽管社会对信用的需求多样化,但我国的融资体制由国家通过国有银行高度垄断,大多数信用需求最终都只能由银行贷款或间接性贷款来满足。

第四,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宏观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的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刺激银行风险;同时,法律保护水平越高,银行信贷规模越大,银行业绩也更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国有企业利润等宏观经济因素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房价与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在我国,提高利率会推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二)内部因素与不良贷款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不合理。产权制度的不合理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晰是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存在的根源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是以行政授予而非资产授权实现的,其产权为临时产权,国家仍是单一的所有者,,最终导致无约束的信贷管理。其严重后果是信贷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不良贷款也在不断产生此外,股权集中度与不良贷款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相对集中的股权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

第二,银行效率、多元化水平、资本充足率等特征因素也能显著影响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水平。更进一步地,银行的利润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其不良贷款水平,而多元化水平与银行不良贷款之间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尽管以上的研究因素已经涉及到多个方面,却没有与公众预期相关的任何描述,因此还需要新的研究思路。

三、变量解释与实证分析

(一)变量解释

在变量的选择上,本文选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全国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用B-loan表示)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来反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状况。解释变量则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每季度对公民所做的调查问卷“城镇储户问卷”、“企业家问卷”、“银行家问卷”中选取了反映公众预期的6个指标:未来收入信心指数、未来就业预期指数、银行业景气指数、贷款总体需求指数、资金周转指数、经营景气指数。由于数据的量差影响了数据的可比性,不便于趋势观察,本文将(各指数-50)作为新的解释变量,即收入信心指数(用income表示)、就业预期指数(用employment表示)、银行景气指数(用bank表示)、贷款需求指数(用loan表示)、资金周转效率(用fund表示)、经营景气程度(用manage表示)。

为排除金融危机对序列的影响,本文样本数据选取了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本文收集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数据均来自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的官网。

(二)实证过程

本文运用Eviews7.2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选用的样本数据是时间序列,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首先要多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平稳性检验。 分别对各变量作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1 序列平稳性检验

注:检验类型(C,T,P)中C、T、P分别代表带有常数项、趋势项和所采用的滞后阶数,滞后期根据AIC信息准则取值最小原则确定。

如表1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选变量大都不能拒绝原假设,其中bank、loan、manage、B-loan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

因此,对检验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一阶差分转换,对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在ADF检验中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说明原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也即原序列是一阶单整时间序列。

表2 一阶差分平稳性检验

协整分析:

(1)协整检验: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B-loan、income、employment、bank、loan、fund、manage存在着一阶差分平稳的现象,而使用差分形式变换为平稳序列会忽略了原序列中所包含的有用信息,使得差分形式的关系式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只是短期状态,因而需进行协整检验,以判断所研究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协整关系确定结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迹检验)

注:None表示不存在协整关系,At most 1表示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以此类推;*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表4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最大特征值检验)

注:None表示不存在协整关系,At most 1表示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以此类推;*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表3和表4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检验,检验结果都接受B-loan、income、employment、bank、loan、fund、manage 7个变量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我们通常取第一个似然比协整关系,协整回归结果如下:

表5 标准化协整回归结果

协整方程为:B-loan=0.001737*manage-0.00271*fund+

0.00048*loan-0.001461*bank-0.003158*employment+0.0046

*income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employment、bank、fund与B-loan是呈负相关的,manage、loan、income都影响着B-loan。收入信心指数弹性为0.0046,表明收入信心指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将提高0.0046%;其余结果以此类推,不再赘述。6个指标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因此它们间存在稳定的长期相关关系,可用VAR模型研究其内在机理。

(2)格兰杰因果检验。为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选取的被解释变量与各解释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如表6所示,在滞后2期、5%的置信区间的情况下,B-loan与各解释变量间均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income、employment、bank、loan、fund、manage的变化都会引起B-loan的变化。

表6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VAR模型:

本文选用VAR模型来具体分析各解释变量对B-loan的影响。VAR模型是通过把系统内每一个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以动态地分析系统内各变量相关关系和动态预测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本文采取AIC和SC最小的准则确定滞后阶数,在Eviews7.2中输入最大的滞后阶数,结果如表7所示,表7给出了直至最大滞后阶数的各种信息标准,用*表示从每一列标准中选的滞后阶数。

表7 VAR模型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由表可知,根据AIC和SC原则,结果都显示合理阶数为2阶,所以本文的VAR模型选用的阶数为2阶。最终得到如下VAR方程:

B-loan=-0.000816*income(-1)-0.000171*income(-2)+

0.000434*employment(-1)+0.000169*employment(-2)+0.000069

*bank(-1)+0.000085*bank(-2)-0.000122*loan(-1)-0.000112

*loan(-2)-0.000331*fund(-1)-0.000066*fund(-2)+0.000178

*manage(-1)-0.000024*manage(-2)+0.238922*B-loan(-1)+

0.633110*B-loan(-2)+0.009867

其中,R-squared为0.994,Adj.R-squared为0.986,Log likelihood为127.666,表明模型拟合良好。

(2)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要求其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内,如果模型不满足稳定性的条件,许多VAR分析将会失效。直观起见,本文用Eviews7.2做出了单位圆的图形,如图1所示,满足稳定性条件,说明所建立的VAR模型是可靠的。

图1 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3)VAR模型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本文将利用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分析income、emplo

-yment、bank、loan、fund、manage与B-loan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变动的贡献程度。运用Eviews7.2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表8 方差分解结果

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程度主要受到income、employment、bank的影响,B-loan的自相关性下降明显。Income、bank与B-loan之间的关联性逐渐增强;其中收入信心指数的贡献率超过了50%,是最强的,就业预期指数和银行景气指数次之;而贷款需求指数、资金周转指数、经营景气指数与不良贷款率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弱,并且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四、结论与启示

(一)实证检验的结论

基于2009Q1-2015Q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及公众预期指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未来收入信心指数、未来就业预期指数、银行业景气指数、贷款总体需求指数、资金周转指数、经营景气指数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

未来收入信心指数、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正向相关,未来就业预期指数、银行业景气指数、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与不良贷款率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收入信心指数对不良贷款率波动的影响最强,就业预期指数和银行景气指数次之;而贷款需求指数、资金周转指数、经营景气指数与不良贷款率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弱,并且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二)启示

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未来的主旋律,但要把目标重心从“总量的增长”转换到“人均的增长”,但控制失业率仍然是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

加快金融业改革,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要充分认识到贷款增速回稳、存贷利差收窄、社会融资方式转变、不良贷款反弹、监管“宽进严管”五大趋势,抓住机会,突破困境。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加入公众预期的显性刻画;商业银行应随着公众预期的改变而调整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冯增炜,周学飞.国有商业银行与全球同等规模商业银行绩效比较[J].金融时报,1998,(12).

[2]陈暮紫.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D].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

[3]谢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

[4]郭永济,唐建民.房地产泡沫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11,(12).

[5]刘平,梁瑜.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1,(2).

[6]卢盼盼.利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波动研究[J].银行管理,2012,(6).

[7]王鹏.银行风险、贷款规模与法律保护水平[J].经济研究,2012,(5).

[8]谭劲松,简宇寅,陈颖.政府干预与不良贷款――以某国有商业银行1988-2005年的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12,(7).

[9]高宏霞,洪华霖,慕一君.股权集中度、贷款规模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2013,(9).

不良贷款范文第3篇

14年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信贷规模也大幅增长。经估算,2008年以来,我国信贷总量增长超过一倍。同时,由于江浙及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破产情况严重,连带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的持续增加。新一轮的不良贷款清理工作将在下一步进行。

对商业银行来说,利润率及不良率的双重考核压力将一直伴随,不良贷款究竟占银行总负债的多大份额,现在众说纷纭;银行坏账究竟该如何处置,观点也不统一。长期来看,谁该为这么多的不良贷款买单?

不良贷款“双集中”

截至2013年中报,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4409.51亿元,较2012年年底增长了388.54亿元,增速达9.66%。而从中国银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到今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经连续第七个季度上升,达到5400亿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新财经》记者:“从不良贷款结构上看,目前呈现‘双集中’的特点,也就是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比较集中。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最高,占全国的64.12%,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像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省的不良贷款比重最高;从行业来看,不良贷款占比较高的是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及房地产业等;从区域来看,信用风险更多集中在制造业大省和对外开放的大省,‘长三角’地区相对突出。”

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254亿元,约占所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60.32%,不良率0.97%,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56亿元,占比17.72%,不良率为0.8%;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496亿元,占比9.19%%,不良率0.86%。从趋势上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011年第三、第四季度开始持续上升。

曾刚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整体上呈缓步上升趋势,但目前看,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不到1%;而欧美一些国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欧洲一些国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10%以上,美国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在5%左右。所以,从全世界来看,中国的银行不良贷款率还是比较低的。”

不良贷款的持续上升,与宏观经济下行有着直接的关联性,曾刚告诉记者:“其实很多产业在2009年的时候就应该淘汰,但因为当时信贷的超高增长,使这些企业又活过来了,使企业的资金需求更大了。”

而且从2012年开始,钢贸、光伏、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风险集中爆发,短期内这些产业还无法摆脱经营困境,连带的银行不良贷款重灾区的现状也无法得到改变。另外,房地产和政府平台贷款在整体信贷中占比较大,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75%左右,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呈现了杠杆率迅速抬升、资产价格迅速上涨、潜在增长率下滑等三个危险预警信号,一旦风险爆发将导致大范围的信贷违约。

同时,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约15万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9.3万亿元,约有1.86万亿元的平台贷款未实现现金流覆盖,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而摩根士丹利认为,官方公布的不良贷款率完全忽视了影子银行的融资规模,银行体系对影子银行存在重大敞口。

银行不良贷款处理招数

多家上市银行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上升,其中,招商、兴业、中信等银行的上升幅度均超过了10个基点。同时,多家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是上年同期的几倍。

进入9月后,多家商业银行都加大了处置不良贷款的力度,包括工行、中行、交行、农行、中信、兴业等银行已经在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招标转让不良资产,有的已经成交,有的还在接洽中。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通过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四大国有银行3/4的不良贷款,价值1.4万亿元。除了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这种方式,银行还会通过现金回收、重组、核销等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

建行某分行风险管理部主管蔡元君告诉记者:“银行处理坏账无非几种方式,一是处理抵押物,二是找担保单位偿还,三是压缩式盘活,四是资产重组,五是核?销。”

蔡元君进一步解释说,处理抵押物和找担保单位偿还是银行最传统的处理不良贷款的方式,比如企业抵押了100万元的房产,银行只能给企业提供70万元的贷款,如果贷款不能回收,银行会处置抵押的房产回收现金。

而压缩式盘活的方式,要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如果这个企业还能正常运营,且它的产品还有一定的市场,银行可以采取压缩式盘活的方式来帮助企业归还贷款。银行会给企业提供一部分流动资金,让企业支撑正常运转,以借新还旧的方式一点一点回收资金。蔡元君说:“这样的企业如果银行要求一次性还款的话,企业可能就破产了,所有的银行贷款就都收不回来了。”

还有一种是以贷款平移的方式来回收贷款,蔡元君介绍说:“就是A企业的贷款转给B企业,一般情况下,A企业和B企业之间是有关联关系或直接利益关系的,在B企业愿意承担这个债务的前提下,银行为了让资产不受损失,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回收贷款。”

而用资产重组的方式处理不良贷款,最后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引进投资者,收购这家企业的不良贷款,帮助企业生产经营,使其起死回生,投资者最后成为这家企业的股东;另一种是这家企业已经没有经营能力了,投资者会把买来的不良贷款打包卖掉。蔡元君表示:“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说明银行已经无法回收这家企业的贷款了,即使走法律途径也无济于事。而将不良贷款打包卖给投资者,至少还能收回一部分资金。”

蔡元君举例说,如果投资者花200万元买了1000万元的资产包,通过自己的方式能收回来300万元,投资者就能赚到100万元,收回的越多,赚的越多。对于银行来说,至少1000万元的不良贷款不会全部损失掉,还能收回200万元。

而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接收的银行不良贷款也不一定都是坏账,有不少是很好的资产。蔡元君告诉记者:“比如一家大酒店因流动资金周转不灵,超过了银行的还款预期,被银行认定为不良贷款。这家大酒店被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后,如果能从管理等各方面来提升酒店的经营能力,也许酒店就赚钱了。但银行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做这些事情,所以只能按不良贷款来运作。”

应让风险充分暴露

2008年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信贷规模已经有了大幅增长。根据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据,在剔除中央政府的直接借款之后,剩余信贷总量可达105万亿元。按照20世纪90年代末20%的不良贷款率估算,意味着目前的坏账规模将达到21万亿元,与GDP之比高达40%。

如此高的坏账规模,中国是否能负担得起新一轮不良贷款的处理成本?按照监管规定,逾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应在账面上提取坏账损失准备;商业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

由于商业银行面临着层层下压的不良率考核机制,一些银行在不良贷款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采用平移、覆盖、展期等方式来掩盖不良率的真实数据,而提取坏账准备金也有一定的弹性。蔡元君告诉记者:“银行每年会提取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金,从利润中核销坏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坏账准备金也是商业银行调节利润的蓄水池。如果今年利润高了,就可以多提坏账准备金,加大计提后,银行预期损失就可以被覆盖;如果明年的利润下降了,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就可以降低一点。”

曾刚表示:“对于银行来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经营都是有风险的,不良贷款的形成在任何国家、任何阶段都会发生,只是不同的国家处置的方法不一样。美国之前的处置方法可能更多是将不良资产打包成垃圾债券卖给老百姓。”

从目前银行的不良率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所上升,但在总体上还在安全期之内。曾刚的观点是,整个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周期性很强,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高度相关。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基本上属于触底期,未来会逐步往上走,这样,贷款的增长速度可能会降下来,并接近另一个拐点。随着今后经济调整的结束,不良贷款会有所下降。

不良贷款范文第4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是什么?从外在原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款企业自身情况影响不良贷款。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尤其是江浙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高,且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居多,在欧债危机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企业资金链容易出现问题。如果该类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则会直接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增多。

二是政府干预影响不良贷款。很多国企一遇到资金困难,就会通过政府部门向银行借款,使得银行贷款行为行政化。且很多国企都存在着运行困难,无法足额偿还贷款的问题,这会使得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三是宏观政策影响不良贷款。近些年,我国经济波动的幅度比较大、频率比较高,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会影响信贷的扩张和收缩,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而从商业银行本身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很多商业银行的贷前市场调查、贷中严格审查、贷后质量跟踪调查等程序,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过去几年中,一些银行过度扩张,设立一些超出其管理能力的分支机构和对贷款质量把关不严,这就会引起不良贷款的增加。

二是信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信贷人员缺乏信贷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手段,这将不利于对贷款风险的监管,使得不良贷款率上升。此外,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不健全也是引起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当前,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继续下降。不良贷款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银行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降低和控制不良贷款上升?

一、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解决民营小企业和地方政府大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银行的贷款质量。

二、实行政企分开,将政策性业务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彻底剥离。必须彻底割断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其行政区划设置的行政隶属关系,保证国有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日常经营。

三、转变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必须改变过去依靠信贷规模增长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向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增加非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资产质量,降低和控制不良贷款。

四、加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部控制制度。银行进行信贷管理时应严格遵循信贷风险贷前防范、贷中控制和贷后补救三个过程。这将有利于防范和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范文第5篇

1、农村金融改革对不良贷款反弹有影响。目前邮政储蓄银行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很明显,农村信用社将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信用社的客户数量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客户的稳定性特别是贷款客户的稳定性对信用社控制不良贷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争夺会使信用社失去一部分客户,而这部分客户一旦放弃与信用社的长远关系后就可能出现归还原贷款意愿减弱、推迟还贷的现象,造成信用社不良贷款增加。另外信用社在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扩大农户信用贷款数量的同时也就增大了信用风险,同样带来一定的增加不良贷款的潜在危险。

2、国家宏观调控对不良贷款反弹有影响。当前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是紧缩的经济政策,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业的贷款规模进行限制,其影响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在经济快速增长时,信用社的贷款数量也大幅增加,而当经济增长转为缓和时,在严密的监管约束下,隐藏的一些不良贷款也将开始浮出水面。其二,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将使信用社出现流动性过剩,在不能更好地为其找到出路时,信贷人员就容易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标准投放出去,这就增加了不良贷款反弹的可能性。其三,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的下降多数是通过增加贷款投放量来实现的,而当贷款投放受限后,其对不良贷款的“稀释”作用减弱,不良贷款“占比”重新回升。

3、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促使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出现反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企业或行业的受限或取缔,使得他们无力归还贷款,形成不良。它还可能连带到其他企业、农民的收入下降,进一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

4、市场变化对不良贷款反弹也有影响。当前市场变化因素不断加大,利率的波动、人民币的升值、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等都会对农村信用社控制不良贷款带来不利影响。利率的波动使农村信用社产生重新定价风险,形成利率风险敞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经营、农民生产的成本,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农民的收入,使农村信用社贷款性质变数增加,这都使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容易出现新的波动。

5、其他一些影响因素。比如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开展、自身内控制度的不完善、遏制不良贷款生成机制不健全、缺乏风险监察计量、信息共享缺乏、部分贷款“借新还旧,循环使用”仍存在、清收旧贷难度加大等都是不良贷款出现反弹的潜在因素。

二、防止不良贷款反弹的对策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反弹主要是不良贷款的新增。因此,控制不良贷款的反弹我们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新增不良贷款的堵截上,在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发生的同时,压缩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形成“堵”、“压”并举,以“堵”为主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不良贷款的持续“双降”。

1、严“堵”新增不良贷款是控制不良贷款反弹的关键。

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贷款管理力度。当前农村信用社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贷款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立专门负责机构,各尽其职,严密管理,保证各项管理政策的执行力度。二要严格执行审贷分离、“三查”制度。对申请贷款人的经济状况、贷款用途、产品销售、信用程度等都要进行严格审查,扎扎实实做好评估论证,办好抵押质押手续;对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发展前景差的企业要严格控制放贷,并对贷款企业的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跟踪检查;贷款到期要及时催收本息,需要展期的贷款要按有关规定办好展期手续,防止发生新的沉淀。三要建立贷款责任制,并与年度考核相挂钩。实行“谁放贷谁收回,谁放贷谁负责”的制度,对违规违纪、人为造成的新增不良贷款要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将其对贷款的调查程度、所放贷款的质量、不良贷款的占比等都纳入年度考核的范围内,对做的好的应进行重奖。四要优化贷款结构,分散风险程度。所发放的贷款要按适当的比例分布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之中,避免贷款过于集中于某一点,增大贷款的风险度。

2、狠抓信用工程建设,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要提高信用贷款的质量,就必须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农村信用社要把信用工程建设当作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常抓狠抓,抓出成效。一是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等手段,树立信用社良好的信用形象,树信于民,取信于民。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信用道德教育活动,如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法规咨询、典型教育等,在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守信理念。三是要加大力度搞好农户授信、建立信用市场等工作,使区域内形成良好的信用氛围。

3、创新业务品种,拓宽赢利模式。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转变金融理念,开发新金融产品,发展中间业务,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多种需求的金融服务,增加非利差收入,改善资产质量,提高抗风险的能力。要继续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同时开发扩大农户联保贷款,降低农户信用贷款的风险。

4、巩固优良客户群,防止客户外流。

农村信用社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分析现有客户,了解潜在客户。工作中,要紧密联系客户,关心其生产经营活动,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引导,并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去打动他,让他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是他真正可以信赖依靠的朋友,与信用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5、加大清收力度。

不良贷款范文第6篇

现行对不良贷款的有关规定

世界银行在2003年公布了对巴塞尔核心原则联络组国家的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做法进行的一次调查报告,其中提到,在许多贷款分类制度中使用的一个词是“不良贷款”(NPL),然而这个词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在有些国家,不良贷款是指受到损失的贷款,而在另一些国家,则是指逾期的贷款,但是超过期限多少天才算逾期贷款,各国的情况差别较大。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美国监管当局把次级、可疑、损失三类统称为“分类贷款”(classified loans),在此基础上,加上关注类贷款,合并称为“受批评贷款”(criticized loans)。受批评贷款或分类贷款主要供银行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内部使用,公众注意的主要是不良贷款(即分类贷款)。

中国银行业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习惯用不良贷款(NPL)来反映和评价贷款的质量。根据《贷款通则》(1996年)第三十四条规定:“不良贷款系指呆账贷款、呆滞贷款、逾期贷款。”银监会2007年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商业银行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并规定“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要划为次级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要划为可疑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要划为损失贷款。该文件还规定,“逾期天数是分类的重要参考指标。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并明确“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逾期(含展期后)超过一定期限、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银监会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中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次级类: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1天至90天。”同时,对于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分类标准为:“次级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4~6次,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以内;可疑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7次以上,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此文件中明确给出逾期天数与分类结果的对应关系,但只适用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在《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1998年4月)的附件《贷款风险分类操作说明》中对于住房按揭贷款给出了参考依据,即“对于住房按揭贷款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分类:如果贷款本金或利息拖欠还款6次或180天以上,至少分为次级;拖欠还款12次或360天以上,至少分为损失类”;“对于信用卡透支,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分类:如果贷款本金或利息拖欠还款3次或90天以上,至少分为次级类;拖欠还款6次或180天以上,至少分为损失类”。

对不良贷款的定义在现行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中都给出了一个定性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各家银行至少都是把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或预期本息有损失的贷款划为不良贷款。

由于各家银行的风险偏好及具体经营目标的差异,将逾期多少天的贷款划归为不良的标准还是有些区别,只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原则,每家银行对划入不良贷款的期限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如有的银行在贷款合约或贷款协议中约定,贷款到期后还可以有一个还款宽限期,过了宽限期的贷款才是逾期贷款;有的银行对逾期贷款还有一个容忍度,寄希望借款人能在这个容忍期内继续履约,偿还贷款本息,没有把它计入不良贷款,如有的银行对个人贷款逾期90天后还给10天的宽限期,然后才归入不良贷款;有的银行则规定比较严,对逾期欠息的贷款容忍度很低,如工商银行从2007年开始把逾期或欠息30天以上的公司贷款划定为不良贷款。

在贷款本息预期损失率的确定上,由于人的主观判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利益不同、对信息理解不同等,也会产生差异,有时差异还会比较大。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规定:“金融企业可参照以下比例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类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资产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据此中国银行业基本都是把预期损失在25%左右的贷款划为次级类贷款,把预期有50%左右损失的贷款划为可疑类贷款,把预期无法收回本息的贷款划为损失类贷款,并都是按这个标准来计提专项准备。银行的内部审计、外部监管、外部审计也主要据此来检查对贷款质量分类的偏离情况。

不良贷款与违约贷款的关系

对不良贷款与违约贷款是否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不良贷款的含义。

不良贷款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监管规定的含义,其界定得比较窄,也可以说是狭义的不良贷款,如上面所表述的不良贷款。二是银行自行定义的不良贷款,含义要宽泛些,即从广义上讲,不良贷款是与优良贷款相对应的,银行可以把贷款质量分为优良与不良两大类。优良贷款就是指那些借款人没有违约、风险可承受又可控且收益较高的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违约或风险损失已暴露或预期收益较低的贷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实力的增强和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中国银行业的贷款质量也实现了根本好转,现在所面临的是资本的约束、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约束。银行经营只能通过由资源粗放向资源节约、提高资本回报的方式转型,尽可能地提高经营效益。单位资源的效益、单位资本的回报将成为银行信贷经营业绩的评价标准,因此对贷款质量的评价要求也应由狭义的以违约损失为主转向更广义的以风险增效为主。只要是低于平均收益的贷款就不是优良贷款;低于经营成本的贷款就是不良贷款。那些收益高、不违约的贷款就应是优良贷款,即使风险大一些,只要是在预期之内,即属于可控、可接受的风险;而那些收益低、风险低的贷款也不能算是优良贷款。

这种广义的贷款质量评价标准也反映了银行的本质特性,银行是信用的中介,是经营贷款的金融机构,其经营的目的是要获取盈利。银行为了获取尽可能高的盈利,就要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利息)来获得资金所有者的暂时让渡,并以尽可能高的价格把它贷给需要资金的借款人,在这个过程中利差就是银行的收益。如银行经营贷款的收益达不到预期的平均利润,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如果连经营成本都覆盖不了,那么银行就无法经营下去。

贷款违约与不违约相对应,是一个法律范畴的概念,是借款人未能履行与贷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责任、义务的贷款。根据巴塞尔Ⅱ,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的规定,违约贷款是指“(一)逾期90天以上;(二)商业银行认定,除非采取变现抵质押品等追索措施,债务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的信贷债务。”违约贷款是否会有本息损失是一种预期,只有当实际处置时,才会成为现实的损失。尽管违约贷款不一定都是有本息损失的贷款,也不一定都是没有收益,甚至有些违约贷款的收益还可能比不违约的正常贷款高,如可以收取较高的罚息,但违约贷款至少不能算是优良贷款,即使它的实际收益可能高于其他正常贷款,也是问题贷款的一种。因为对银行来说,最重要的是贷款本息能按期收回,借款人违约就增加了不确定性,超出了预期的风险,有可能造成贷款本息的损失,最终实际没有形成损失是银行经过保全等措施而取得的。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在贷款发放出去后,银行就要根据借款人是否履约,违约了是否会有本息的损失,是否有代偿等保全措施等情况定期进行质量分类。巴塞尔Ⅱ中所定义的贷款违约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与我们所说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是有区别的。巴塞尔委员会没有用不良贷款,而是用了违约贷款,用贷款违约率来替代不良贷款率,但违约贷款并不一定都会损失,而其中又肯定会有损失,所以在巴塞尔Ⅱ中又有贷款违约损失率,与不良贷款损失率较接近,只不过我们很少用贷款损失率这个指标。

正常贷款与不正常贷款主要是从借款人是否违约为标准来判断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没有违约,不论本息是否有损失,贷款都是正常的,违约了就是不正常贷款;二是借款人没有违约,如贷款的预期收益低于经营成本,即本息实际会有损失,虽仍可划为正常贷款,但也不能算作是优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与优良贷款相对应的,是银行根据其自身经营的要求来确定的,尽管对狭义的不良贷款已有明确的外部监管标准,且在这个标准之内银行还可以有更严格、更细化的规定,但对广义的不良贷款尚没有明确的监管方面的规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把不良贷款与违约贷款的关系概括为,违约贷款不一定都是收益低或有损失的贷款,不良贷款也不一定都是违约的贷款,但一定是收益低的贷款或本息有损失的贷款,只要预期收益不能覆盖风险敞口或成本的贷款,就应视为不良贷款。

市场风险对贷款质量的影响

现在我们对广义的不良贷款再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借款人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也可能实际是有部分本息损失的贷款,如固定利率贷款、外汇贷款等因受到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的影响使得贷款本息受到损失。按现行的规定,这类贷款没有违约,就应当是正常贷款,不应纳入不良贷款。但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经营要求上来看,这类贷款的本息已经有预期损失,应当把隐性的问题显现出来。只有把这种没违约却有预期本息损失的贷款划为不良贷款,才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贷款质量,才可能引起管理层对此类贷款更多的关注。这既是全面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信贷风险管理深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我们知道,信贷风险不都是信用风险,信贷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含义有较大区别,信用风险只是信贷风险中的一部分风险,贷款的操作风险最终是通过客户的违约反映出来的,在违约贷款或不良贷款中,已经包含了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但是市场风险没有含在内,这部分信贷的剩余风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会越来越大,需要引起关注。

在完全市场条件下,银行贷款利率主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当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资金的价格就低,银行贷款的利率就会降低;当市场上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资金价格就会上涨。国内现阶段银行的盈利是由利差大小决定的,由于在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中国银行业,筹资的成本在发放贷款时已知,关键是贷款的利率怎么定。

银行贷款的利率=资金成本+营运成本(费、税)+风险成本+目标收益

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风险成本=经营成本(如图1)

贷款利率不仅要覆盖包括资金成本在内的全部经营成本,还要有合理的经营收益,这是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贷款的基准利率就相当于市场平均利率,就是可覆盖全部经营成本并获得平均利润的利率。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资金成本、营运成本是一定的,如果贷款的风险小于市场的平均风险水平,那么利率就可以低于这个基准利率水平,即给予优惠利率,银行仍可取得平均利润。由于对客户的经营结果判断失误、客户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或由于银行在内部管理中把业务量及其同业市场占比作为对分支机构业绩评价和考核的要求,导致只顾业务总量指标、市场同业占比指标,而不顾成本、不顾收益回报、不顾资源占用,结果形成不少的低收益、没收益,甚至负收益贷款,也有盲目竞争等原因,对一些不该下浮利率的贷款也下浮了。对此目前还有一个政策限制,利率下浮最低不能超过10%。一旦国家放开这个政策底线,利率完全市场化了,那么对银行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一笔贷款的利率低于银行的资金成本,假定不考虑其他的业务收益或相关派生收益,那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如高于资金成本,低于银行经营成本,也会有损失,只是损失小一点;如果贷款利息收入低于平均贷款利息收入高于银行经营成本,那就没有损失,只是少盈利了。(如图2)

对银行贷款收益影响较大的是固定利率,一些有实力的客户对银行贷款定价往往会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下浮贷款利率,还要在利率下浮的基础上再实行固定利率,锁定贷款利率。对这种利率的贷款,在市场利率或基准利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银行还可以承受,但是当利率预期进入上升通道时,市场(基准)利率持续上升,就会使银行的利差收窄,当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平均利率时,银行就得不到平均收益。如果这类贷款的数量比较多,那么就会影响银行的资产收益率(ROA)、资本收益率(ROE),对银行的市场形象、市场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当固定贷款利率等于银行经营成本时,那就只是一笔保本贷款了,这样的贷款对银行就没有经济意义了;如果固定利率低于银行经营成本,那么这笔贷款的损失就比较大了,不仅要损失利息,甚至还有可能要损失本金。(如图3)

再从外汇贷款的汇率上分析。由于汇率的市场化程度更高,不仅贷款利息会受到影响,而且连贷款的本金也会同时受到损失。如当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8.27时发放的1亿美元贷款,客户没有任何违约,信用等级保持优良,借贷双方都在按合同履约,是一笔正常贷款。但是现在对这笔贷款进行市值评估,就会发现这是一笔本息损失较大的问题贷款,因为汇率已经从1∶8.27上升到了1∶6.62了,原先用8.27亿元人民币兑换的1亿美元本金,按现行汇率只能兑6.62亿元人民币了,损失了贷款本金(8.27-6.62=1.65)1.65亿元人民币,加上美元利息的损失就更大了。(如图4)

按信用风险分析,借款人没有违约,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违约损失;按市场风险分析,则市值浮亏很大,到期收回后就会成为实际的损失。按现行的贷款质量分类规定,客户没有出现违约,就应是正常贷款。但这笔贷款已经出现浮亏,如收回后计入汇兑损失,在损益表中反映为损失。显然这种贷款分类管理方法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贷款的真实质量,还会误导人们对这类贷款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由此可见,我们对贷款的质量分类,不仅要从信用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也要从市场风险的方面来分析,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风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要关注这类不是由客户违约形成的广义不良贷款。

对不良贷款再思考的意义

通过对不良贷款定义内涵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明晰和细化银行贷款质量的分类及其标准,对推进精细化的信贷风险管理十分必要。虽然目前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汇率的形成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但市场风险已经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收益,对银行贷款构成了现实的风险。所以我们不仅要从狭义上,更要从广义上来认识不良贷款,其意义主要有:

一是提高员工的盈利意识,改变信贷人员消极的风险防范。对不良贷款的严格分类实际就是要提高员工对银行经营贷款目的的认识。银行是企业,发放贷款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尽可能高的收益才是贷款的目的;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预期收益的实现;贷款的分类管理就是要看贷款的预期收益情况。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而不是拒绝任何风险。我们不能总是在追求低风险、零风险,低风险、零风险也同时意味着低收益、低回报;也不能总是在政策的保护下维持生存。要倡导推进积极的风险管理,要积极地走进市场,感受市场。不仅要敢于,更要学会善于做高风险的业务,要在经营风险的实践中来提高自身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风险定价能力、风险掌控能力。不仅要审查贷款的信用风险,用担保等风险防范的措施来做好保全,用第二还贷来源作风险化解的保障条件这种传统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还要关注贷款的市场风险,善于利用收益覆盖风险的途径,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风险敞口管理工具,通过风险补偿、风险对价等方式来覆盖风险,使实际的利息收益大于风险承担,大于市场平均风险,大于普遍可承受的风险。

二是统一人们对不良贷款的认识,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不良贷款不都是违约贷款,既包括借款人违约了,不论本息是否有损失,都应要纳入不良贷款,也包括贷款本息有损失了,不论借款人是否违约,就应纳入不良贷款。从广义来认识衡量贷款质量的标准,可以使我们在信贷风险管理中更加关注贷款的市场风险,努力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并研究出一套信贷业务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如对贷款定期进行市值评估,分析是否有浮亏损失。又如要强化对市场上贷款转让出售行情的分析,如果能溢价转让的贷款就是优良贷款;如果能不受损失转让出去的贷款也应当是好的,至少不能算是不良贷款;如果转让不出去或需折价转让的,那就是不良贷款。所以对客户信用风险小市场风险大的贷款、预期收益低于平均收益的贷款也应当如同控制客户信用风险一样,要有相应的政策和办法。

三是进一步细分不良贷款,可在分类原则、分类口径、分类方法上能有个统一的标准。要对现行不良贷款分类标准进行调整,按照广义的不良贷款把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再细分为:违约和没违约的关注贷款;违约损失和没违约损失的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并按有关规定计提风险拨备、计算资本占用,以便使同一时期不同银行间或同一银行不同时期的不良贷款可以进行真正的比较。

把不良贷款分为狭义的不良贷款和广义的不良贷款,使得我们可以把狭义的不良贷款率用来对外披露,进行同业的比较,并满足监管的要求,使国内外的同业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来比较贷款的质量水平。而广义的不良贷款率则主要用于银行内部的信贷风险管理和贷款质量评价,不仅要考虑借款人的资信、借款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掌控管理能力,还要考虑资源配置的效率,资源使用的回报率。这样既能满足内部管理的要求,又能与境内外的同业进行比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同业的狭义和广义不良贷款的比较。

要避免在信息披露中出现既有不良贷款率,又有贷款违约率,又要注意不要把不良贷款视为损失贷款,把不良贷款率视为不良贷款损失率。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银行业通常是不用不良贷款损失率这个概念,因为不良贷款的损失时点很难说清楚,当贷款出现违约后银行就一直在清收,直到最后实在无法清收的部分才会列入损失贷款,等待核销处理。这个过程有时会很长,甚至几年都完不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贷款还会不断地被重组。但不良贷款损失的大小,在不同的银行金融机构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管理比较好的银行,损失会小一点,管理差一些的银行损失会大一点,我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按统一标准对贷款损失率进行披露。

四是对不同风险类型的贷款进行不同的管理,采取不同的风险防范对策措施。一要严格控制在利率上升预期时的固定利率贷款总额,除非已经有了一个有效的对冲方案或风险补偿按排;二要严格控制利率下浮贷款的数额,努力提高贷款议价的能力,对优良客户的优惠利率要根据客户的综合贡献来合理确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银行要学会利差收窄后的经营转型;三要改变现行的只有总量外汇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对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贷款要定期逐笔进行市值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是浮盈还是浮亏及其程度来确定分类,可每月做一次;四要在计算剔除风险后的收益(RAROC)中,要把汇率风险考虑进去。尤其是随着国家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程加快,将会加剧银行外汇贷款的风险,汇率的不稳定会使更多的外汇贷款出现问题,当然银行可以通过外汇市场的运作来锁定风险、控制风险,以降低汇率风险的敞口和损失。

不良贷款范文第7篇

一、不良贷款现状

所谓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无法收回的的贷款。我国银监会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五级分类法对贷款进行分类,即次级贷款类、可疑贷款类、损失贷款类,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684.2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6.17%,其中次级贷款余额2183.3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1.06%,可疑贷款余额4623.8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2.25%,损失贷款5877.1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2.86%.银监会成立以来,一直把银行业不良贷款的下降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推动商业银行积极清收贷款和利用拨备核销贷款损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00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6.17%,在上年末7.09%比例的基础上全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0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万亿2,684.2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较之上年末1万亿2,549.2亿元人民币的数据略有攀升。分机构看,外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最低,为0.46%;其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15%;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是最高的8.05%。

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不外乎来自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和银行内部管理的内生性因素。

1.来自由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内部经营不善、产品市场萎缩,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机故意逃废银行债务,缺乏还款意识。(2)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3)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银行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

2.银行内部管理的内生性因素

(1)决策失误。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借款人的现状及市场形势的判断偏差或失误引起重大信贷决策上的失败导致不良贷款的形成。(2)信贷人员素质。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3)贷款结构不合理。贷款组合结构性失衡,如贷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贷款过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贷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蓄意营私舞弊、违规违纪、违法犯罪,引起不良贷款的形成。

三、不良贷款的清收办法

银行不良贷款,是中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所在。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近年来我国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不良贷款仍然威胁着金融的安全稳定。。如何采取合理的清收办法化解不良资产一直是银行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要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

银行总行应有管理全行风险贷款的审批决策机构,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如资产保全部具体管理与办理;各分行与支行设有风险贷款化解小组,逐级对风险贷款进行管理。

2.要加强对不良企业的管理

信誉不良的企业一般是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企业,不能正常还本付息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所以,应分类管理,对不同的原因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客观原因主要是在经营上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或经营管理不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的要求等,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无力还款;主观原因主要是企业利用非正常经营,故意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以实现其不还或少还贷款的目的,对于这种故意逃废债务行为必须从严,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3.采用法律手段保全资产

以诉讼方式更具有强制力,利用国家机器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利,通过诉讼方式化解风险贷款是否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财产保全工作的成效,一旦保全成功,诉讼案件便可以通过和解方式提前结束,全额收回贷款.金融机构在通过诉讼途径化解风险贷款时,在注重其实体权利的维护是不要忽视了司法程序的规定,导致由于程序上的延迟而丧失了实体权利,即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有些特殊情况下为1年。

4.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方式

运用拍卖方法是最公证、公平,资产价值得到最大体现的一种方式。以拍卖的方式拍出,盘活了不良资产,回收了资金,资金风险大大降低。

5.政府承担不良金融资产

不良贷款范文第8篇

(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在审核分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风险约束体系,要严格坚持“三查”制度,审查贷款企业的诚信情况,将担保和抵押落实到位。在进行贷款决策时,把好贷款投放关,切实防范新增贷款风险,减少决策失误,杜绝出现不良贷款,做到事前控制;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在发放每一笔贷款前,都要落实第一责任人,并签订责任书,假如出现不良贷款,则需严格追究第一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将问责制贯彻到底;应用对内授权、对外授信的管理模式,要求联社业务管理部门要依据不同信用社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授权。

(二)活用清收方式现阶段,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多种多样,存在形形的借款人员,贷款一时不易收回,要想将不良贷款盘活,则需要根据借款人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能只强调回收现金,可以应用多种方式灵活清收。为了保证收回信贷资产,可以先还后贷,也可以对其减免部分利息,资产也可以用来抵债,可以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点后面、先息后本、先谈后诉的原则和方法,逐户制定清收盘活计划和方案,只要方法得当,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都可以应用。再有,联社要下放一定的权力,对于操作合理的现象,不予追究信贷人员的责任,应用即收即审的办法,解决当前人员的思想问题,让基层信用社发挥自身优势,盘活不良贷款。

(三)建立不良贷款监测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全面管理贷款余额,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可以针对不同贷款,建立监测台账,每一个客户都要建立有关档案,随时了解企业法人代表的经济情况,掌握企业的资产情况,掌握个人客户活动的范围、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收入情况等,有利于以后的分析工作,可以及时收回贷款;在月末和季末,要能够准确预测到不良贷款的发生,及时预测当月和当季不良贷款的收回情况,在掌握情况变化的基础上,制订应对办法,努力推进清收工作。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新不良贷款,在确定以后,允许信用社当年消化。

(四)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必须理解一些专业名词,认真学习《经济法》和《合同法》,并能够在实际工作当中灵活运用。在思想认识上要求工作人员具备风险意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认真审查每一个贷款人员,也就是不要过于相信任何贷款人员的一面之词,利用各种手段寻找贷款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要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如在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时,要能准确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假,要能准确察觉到财务报表后面存在的关系。

二、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中,不良贷款已经得到了大量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家和省级联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迅速出台了大量应对措施,防止出现各种不良现象,相信农村信用社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会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有效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不良贷款范文第9篇

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1.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估算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946亿元,下降4.56个百分点,已降至13.2%。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仍处于高位,不仅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如果考虑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数字相对保守的因素,那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更是可想而知。

表1-1截至2003年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

单位:亿元人民币

银行名称贷款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

中国工商银行29578.377598.7821.56%

中国建设银行17663.882679.6011.90%

中国农业银行19129.606982.0330.07%

中国银行18161.894085.3118.07%

合计84533.7421345.7225.26%

尽管我国近年来频频采取诸如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关闭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加强银行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但权威人士指出,高风险、低收益仍是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杨再平说,2004年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但若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新增贷款稀释效果的影响,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是“不降反升”。由此可见,如何控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使其不良贷款率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我们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

2.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已久,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也就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是历史上的原因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当然,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也是不良贷款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

2.1历史原因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

首要的是计划经济下国家对我有企业的资金扶持转移造成的,而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大批旧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负债。

这当中,当然首先是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这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如: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货膨胀等。但以银行坏债这种特殊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拨改贷”开始。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根据政府的指令发放贷款,经济转轨后,改革的成本大部分由银行承担了,由此形成大部分不良资产。

政府几乎不再对国有企业投入资本金,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成立前,国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也就是所谓的政策性贷款,这些贷款中的大部分后来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

当时的对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是要有政府批准的,无论是固定资本还是流动资本,都是如此。所谓“国有企业”,很多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而大多是银行的政策性贷款投资。

第二,当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政府也几乎不再给企业以财政补贴,而是国有银行对其债务进行延期或追加新债。这样,国有企业经营出现亏损,以前由财政出钱补贴的办法改成了银行追加贷款的办法,这是造成银行坏债增加的一个基本的直接的原因。

可以看出,银行坏债实际上起到的是“财政补贴”的作用。国家建国有企业而不注入国家财政资金为其注资和补贴,而以政府的名义给予国有企业不需审查评定的银行贷款,其结果必然是国有商业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而政府财政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损失。国有商业银行在这种政策性投资中充当了类似于“募捐者”的角色,最后的结果是所能够回收的利息或者贷款利息总额很少,甚至会发生全部损失。

表2-1国有企业资产投资总额中各种融资来源所占比例(%)

国家预算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国外贷款

197075.323.90.8-

197564.434.41.6-

198044.736.511.77.2

198526.440.423.010.2

199013.243.223.620.0

199110.243.128.118.6

19945.051.025.718.3

19964.650.923.720.8

19987.049.923.319.8

200010.445.325.219.1

200112.347.923.116.7

2.2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

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法人治理结构未能建立起来、经营机制不活、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等因素都影响着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当然,与不良贷款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银行信贷制度也很不健全。

2.3从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中寻找解决的途径

从前面两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国有银行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时期背负了特殊的使命,而在我国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又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随着我国积极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国有商业银行所背负的历史使命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复存在。

政府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14000亿元不良贷款的债转股;国家财政注入2700亿元资本金;设立银监会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下达降低不良贷款的硬指标,如2年内不良贷款率下降3%-4%,不良资产余额下降700-800亿元;关闭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贷款的五级分类等一系列措施。可见国家在改变国有银行外部环境和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为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资产率从根本上提供了条件。

然而,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改变和国家政策的改变不相适应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制度,尤其是和不良贷款形成息息相关的信贷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不良贷款一边剥离一边新增的现象。让我们看看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和信贷制度的特点。

3.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对我国不良贷款进行分析

3.1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特点及背景

工行2003年年报显示:2003年末,工行总资产为53000亿元,贷款余额33900亿元,不良资产8500亿元,不良贷款7200亿元。另有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工行不良资产率为14.9%,不良贷款率为19.6%.总的说来,其不良资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不良资产手续大多严重缺失。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不良贷款形成的时间太长,每笔贷款的银行信贷员有不少的变动很多信贷员已经退休,致使贷款手续严重缺失;另一放方面,由于很多贷款是行政命令的结果,银行本身就没有完整的贷款手续,加之当时的法律不完善,很多贷款甚至没有借款合同。

二是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信用贷款。而放款的数额其实已经严重超出了企业的偿还能力。

三是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80%以上来自国有或集体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都已经停产或倒闭。主要是由于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很多中型甚至大型的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不能适应市场而纷纷倒闭或生产停滞,而银行资产也随之形成不良。

四是由于贷款大都投向国有和集体企业。工商银行的不少不良贷款牵扯到不少社会问题,清收难度较大。由于工行的不良贷款大都来自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特点是人员多,负担重。如果按照一般的清收方法企业的话,很多社会负担将转移给政府,这样不但加大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执行的过程也必将难上加难。

五是部分贷款由于时间过长加上银行没有按时采用有效的方式延续债权,银行的贷款已经超过诉讼时效。而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价值也大多流失殆尽。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不良贷款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缩影,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工商银行的贷款受到了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银行职能不明确的大环境影响。

3.2从不良贷款的特点来看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从以上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中,我们可以逐条来分析出工商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信贷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责任制度。在贷款形成过程中,许多贷款

是口头的指示,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加上发放贷款时和贷后管理的信贷员以及审批人和签批人频繁更换,导致贷款出现风险以后无法准确地确立责任人。而无法认定责任人的后果,必然使信贷人员和主管信贷的审批人存在侥幸心理,反正亏了是国家的,自己却没有什么责任,也没有几个银行领导因为形成不良资产而受到什么处罚,因此贷款发放时审查不严甚至为谋私利的情况并不少见。

二是银行没有严格的贷款审批标准,就是说没有一个严格的门槛。信用贷款是最好的例证,没有一条严格的限制,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放贷款,可以放多少贷款,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银行没有严格的对企业评级和授信制度,盲目的发放贷款,往往使企业需要多少贷款或者领导说法多少贷款就放多少贷款。

三是银行贷款大都发放给国有企业或者一些大企业,以为企业越大风险越小。

以贷款投向的向大集中为特点,这种做法,不仅可能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不一定能降低贷款风险。因为“大”不一定等于“好”,大有大的弊端,大企业易得“大企业综合征”,韩国的大宇、美国的安然等庞然大物的倒闭,就是明显的实,至今那些贷款银行仍心有余悸。贷款过度投向大企业,显然不利于分散贷款风险,何况我国的大企业,目前尚是国有成份占主导地位,由于产权虚设,易得“国企病”,一旦发生贷款风险,对银行所造成的冲击也会不少(过去国有企业曾给我们银行带来了不少的不良资产包袱)。由于贷款牵扯到的社会问题较多,当贷款出现不良以后也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的困难。

四是没有明确的贷后管理制度,致使贷后管理不善,出现风险不能很好的控制风险,使风险减少到最小化。当企业贷款出现风险以后,信贷人员不能及时地反映情况,不能把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信贷人员,不能及时的企业追偿贷款,一拖再拖,导致银行丧失两年的诉讼时效,造成贷款全部损失。由抵押的贷款也是如此,由于贷款逾期以后银行不能及时地处置抵押物或者不能及时企业,导致抵押物年久失修,价值流失殆尽,给贷款造成了更大的风险。

当然,我们只是从不良贷款形成的时候看工商银行的信贷制度的缺陷,近年来,工商银行不断的完善信贷制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工商银行信贷制度的缺陷中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商业银行自身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即历史因素和经济体制制度转变的影响不复存在的今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是我们解决不良资产困饶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4、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借鉴和对比

4.1借鉴对比和完善国有银行信贷制度的必要性

4.1.1不良贷款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不良贷款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在商言商,商业银行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不良贷款数量和比例无疑和银行的利润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国有商业银行在上市以后要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采用利润冲销坏帐的方法来消化不良资产,也就是说只有在银行总利润减去不良资产形成的坏账以后才是银行的净利润。

工商银行的信贷手册里有一段名言:“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难以弥补贷款本金的损失!”举一个简单的例证:100万元的呆账,按年收益率2%计算(贷款利率减存款利率),年收益为两万元;如果该笔贷款发生风险,冲销还账100万元,则需要用50年的收益才能补偿。如果考虑银行管理成本的支出、实践价值的因素、通货膨胀的因素,那恐怕需要用上百年的收益来补偿。“不良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

首先是坏账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信誉对银行来说就是生命线,如果银行失去了信誉就像一棵大树没有了根基,其后果可想而知。银行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采用的是负债经营的方式来获得利润,而银行的信誉如果受到影响,负债(简单一点说就是存款)就会在短时间在内减少,而银行放出去的贷款不可能短时间内收回,这样的话银行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而从存款者的角度来讲,为了不使存款出现风险,显然不会放心的将存款放在一个频频出现坏帐银行或坏账相对较多的银行。

其次是坏账对社会诚信环境和贷款客户信用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有两个客户在同一银行贷款100万元,其中一个客户贷款出现了风险,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银行内部管理的原因,该客户逃避债务50万元,那么另外的客户显然心里不平衡,也会想方设法逃避银行银行的债务,这样的话银行的信贷环境就会恶化,则加了贷款出现出现风险的可能行。从大环境来讲,过多的不良资产的出现就会影响社会的信用,使我国的经济大环境受到影响。

其他方面:1.减少国家税赋收入。银行是国家税赋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不良资产增加,银行盈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国家税赋收入就会减少。2.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3.诱发通货膨胀。4.影响社会经济信用制度。5.引发金融危机。等等。

4.1.2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是控制不良贷款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不良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实现不良资产的转化不仅使银行也是社会面临的严峻考验,然而,不良资产的转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2005年4月,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杨再平说,2004年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但若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新增贷款稀释效果的影响,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是“不降反升”。尽管我国近年来频频采取诸如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关闭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加强银行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但权威人士指出,高风险、低收益仍是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综合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同时从制度上控制不良贷款的新增,才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根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摆脱此消彼长的恶性循环。

怎样实现从总量上控制不良资产的新增呢?关键是不断的完善国有银行的信贷制度,那么要建立什么样的信贷制度,怎样建立完善的信贷制度呢?让我们从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借鉴和对比中寻找答案吧:

4.2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借鉴和对比

相比较来看,外资银行是十分注重信贷风险防范的。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的制度化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不良贷款的出现和增加。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制度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

4.2.1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制度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纵横贷款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

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由业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思考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主要起协调管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这样既实现了银行内部的商业化管理和权责制约又避免了新增不良贷款的产生。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结构与外国银行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这种制度结构极易发生领导或者贷款主管人员利用政策进行非正式的贷款行为,最终形成新增不良贷款。

4.2.2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

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样使我国不良贷款的形成又多了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原因。

4.2.3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帮助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如果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帮助其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

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

在国际金融论著里,银行的主要职能中有一条银行应该参与所贷款的企业的策略制定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点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银行指导管理企业的制度体系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一个根本方法。在这方面我们仍需改进。

5.国内外商业银行管理制度比较得出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上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与外资银行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贷款的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

5.1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我们应该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

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

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

5.2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5.3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我国银行业在信贷管理中往往陷入两个极端:

一是灵活性过强。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在信贷管理中放松条件,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于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

二是过于教条。在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仍然绝对主体,但在信贷管理中,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信贷风险的责任。灵活性过强实际上是没有原则性,过于教条则制约正常发展。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5.4改革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变侧重贷前测控为全过程监控

目前各行贷款风险意识显著加强,但主要侧重于贷前测控,即重视贷前的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风险度测算,这对于优化贷款投向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贷前、贷时是效益好的单位,贷后有可能因市场变化或经营管理不善而变成效益差的单位,因而贷款的风险度有可能增大。因此,只重视贷前测控,轻视贷后监控,仍不利于降低贷款风险。只有对贷款进行全过程监控,贷后定期(如分月或分季)和不定期地(如,当单位出现重大变故时)多作信用等级评定、贷款风险度测定和还贷能力测算,并以此作为调整贷款投向、是否采取信贷措施的依据,才有可能较好地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同时,对质押贷款、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贷款银行还应全过程监控质押物、抵押品的保管状况和担保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严防因质押物或抵押品遗失变动、残损变质和因担保单位经营管理不善而引致担保失效。当企业改制或关停并转破时,一定要认真积极主动参与,随时关注,坚决维护银行正当权益,防止企业趁机丢包袱、卸责任,搞“金蝉脱壳”或“过河拆桥”。当贷款出现风险时,一方面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要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惩前毖后,“亡羊补牢”。对呆帐贷款进行认定和核销时,一定要追根到底,查出究竟,防止企业通过弄虚作假手段逃废银行债务。

5.5改革贷后日常管理制度,变软约束监督为硬约束管理

不良贷款范文第10篇

受诸多因素影响,农行不良贷款风险进出渠道不畅,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一是新增不良考核过于严厉,导致贷款风险难以真实反映。按照当前业绩考核机制,新增不良贷款影响拨备后利润,影响风险评价、内控评价以及客户评级和信贷授权,同时还要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严格的考核机制在促使经营行审慎放贷的同时,也抑制了风险的释放和暴露。二是不良余额控制过于刚性。各级行下达不良贷款余额控制计划时,主要依据上年度不良贷款基数层层分解下达,较少考虑到正常信贷资产后期风险变化趋势以及地域、行际间的差别。因此,实际工作中导致少数经营行为完成不良贷款余额控制计划,清收退出不果断,客观上造成存量风险沉淀和损失贷款的增加。三是外部制约因素较多。由于不良贷款进账反映后,影响客户信用记录,影响地方信用环境,经营行迫于地方政府及客户压力,难以真实反映不良贷款。随着农行不良贷款总量的不断减少,处置任务的轻松完成,各级行对不良贷款管理处置普遍重视程度不够。首先,不良贷款“属地管理、分层处置”的模式运作不到位。由于资产处置部门目前委托资产处置任务压力较大,人员力量不足,条线系统相对独立,加之分层管理标准不明确,也没有配套考核机制,对不良贷款主要负责业绩监测和政策指导。大多数行对不良贷款实行属地管理,很少实行分层处置。而属地管理部门及经营行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业务营销和正常贷款上,尤其对于已形成事实的风险客户,由于总量少、处置较难,更是无暇顾及,不良贷款的属地管理责任也未完全落实。其次,管理行部门协调不到位。在目前农行条线管理的模式下,牵头部门的不良贷款管理主责任不明晰,形成了管理职责分散、控制流程分散、处置机制分散的状况,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考核指标重复,信息没有完全共享,无法实现集中整合的条线指导。第三,经营行考核机制不到位。部分经营行对不良贷款清收、保全没有纳入考核内容,没有落实奖励政策,导致一线员工对不良贷款的基础管理重视不够,清收处置积极性不高。一是处置方案缺乏精细。部分经营行在处置时机的选择上缺乏前瞻性,往往是风险恶化后的弥补措施,没有把握市场机遇,及时有效的预判退出措施。在处置方案的策划上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不良贷款不同风险特征,制定科学精细的处置预案。二是处置手段较为单一。湖北分行处置不良贷款,主要以直接清收、重组上调、减免利息为主,市场化处置方式运用很少。通过呆账核销方式处置与系统内相比较为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呆帐核销在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净化资产负债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与全行目前充足的财务资源和不良贷款拨备不相适应。三是个人不良贷款管理成本较高。个人贷款户数多、借款人分散,尤其是助学贷款借款人毕业后难以联系、农户外出打工较多,目前仍然采用传统分散清收方式处置,催收成本较高,催收不及时现象突出。

不良贷款管理创新路径

转变工作思路,树立品质经营意识。新的形势下,各级行要清醒认识到,通过信贷天量扩张稀释不良贷款时代已经过去,依靠政府买单组织不良资产剥离已无可能,更新不良贷款管理观念、创新不良贷款管理机制,是提升农行资产业务发展品质、促进业务稳健经营的必由之路。一是树立过程管理理念。不良贷款管理不仅仅是“双降”的结果管理,更重要的是对风险控制的过程管理,应使其充分发挥资产“蓄水池”和“净化器”的功能,对信贷风险及时识别、真实反映、快速化解,防止不良贷款快速上涨、风险沉淀恶化,使“活水池”变成“臭水池”。尤其是在当前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已处在历史低位和极限情况下,更要注重管理技巧和手段,正确处理好即期风险与潜在风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关系,加强不良贷款过程管理,提高精细化程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二是树立市场经营理念。随着上市银行风险补给机制的不断健全,不良贷款预期损失已计提充足的拨备,而处置不良贷款的实际收益则是农业银行的效益之源,在成本固定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委托资产以及其他业务品种收益更高。应配备更为充足的人力、物力,采取更为灵活的市场手段来处置自营不良贷款,提升不良贷款的价值贡献。三是树立差别管理理念。实践证明,实行集中专业处置是化解风险程度较高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针对我行审慎进账不良贷款增多、事实不良风险沉淀的两极分化特征,应采取差别化管理策略,对风险较小的不良贷款仍然采取属地管理;对事实不良贷款,为防止“坏苹果”效应,充分依托我行委托资产专业处置优势,提升经营层次,提高风险化解效率。商业银行风险运行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宜疏不宜堵,识别越早,化解越快。在当前实体经济整体下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所反弹的大趋势下,应顺势而为,适当提高风险容忍程度,建立风险预判机制,及时揭示化解风险,防止不良贷款大起大落。一是建立疑似不良贷款平台反映机制。在现有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基础上,结合当前信贷资产现状,制定疑似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并借鉴股改前平台反映不良贷款的管理经验,对疑似不良贷款,在C3系统中,打上标识进行监测,并实行严格保密制度。对平台反映不良贷款,要纳入潜在风险客户退出清单进行管理。二是加大风险排查力度。除加强日常风险分类管理责任外,建议风险部门牵头,联合信贷、内控、处置等部门组织工作专班,每年年初对正常和不良贷款的风险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形态分类不准的及时进行形态调整,符合平台反映标准的进行平台反映。对于符合分类核心定义形态的贷款,直接由省分行清理后提供客户清单,强制要求经营行调整进入不良或进行不良贷款内部升级。三是加强风险流动性管理。对于风险还未完全化解的平台不良贷款,年末集中审慎进账反映。对审慎反映进入次级类的平台不良贷款,不追究管理责任、不与新增不良贷款相关考核指标挂钩、不与人行征信系统联网,不作为新增贷款和信用等级评定的限制条件,拨备计提由上级行承担。但必须纳入不良贷款退出计划进行考核。

该类贷款一年内年风险仍未化解,以及平台反映贷款审慎进账时符合可疑和损失类标准的,在C3系统中去掉标识,严格按照现行考核政策和管理要求执行。若外部监管单位不同意平台反映的作法,也可采取将疑似不良贷款统一在关注类三级贷款中反映,集中进行监测管理。一是明确差别管理标准,实现清晰的属地管理、分层处置的管理框架。对单户1000万元以上,不良形成超过6个月的法人客户,由二级分行资产处置部门牵头处置。对于关停倒闭或诉讼追偿超过1年以上的,以及已核销呆账的法人客户,在完成责任认定、追究的前提下,提升至二级分行资产处置部直接处置。个人不良贷款较为集中的城区行,可将损失类个人贷款以及已核销个人贷款集中由二级分行处置。对其他自然人不良贷款和法人不良贷款,由二级分行及经营行相关客户部门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二是落实差别管理职责,实现集中整合的条线归口管理。随着全行委托资产资源逐步萎缩,委托资产经营部人力也有富余,建议将委托资产经营部更名为不良资产经营部,赋予自营不良贷款处置职责。二级分行资产处置部力量不足,难以直接处置的自营不良贷款,可交由转型后的不良资产经营部以及支行不良资产经营分部处置,只移交档案,不进行账务划转。对于属地管理不良贷款,客户、信贷等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视同正常贷款,加强贷后管理和处置。三是完善差别管理机制,实现责权利统一的考核模式。省分行对于分层处置的不良贷款,实行名单制监测管理,纳入资产处置条线考核,定期通报处置进度,建立集中诊断制度;二级分行要对分层处置和属地管理不良贷款相关部门和经营行分别下达处置任务,落实计价奖励,提高计价比例,充分调动清收工作积极性。不良资产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协作,做到信息共享,步调一致。一是对上述平台反映及次级类不良贷款,以促进正常转化及直接清收为主,加强第一还款来源的监管,采取追加担保、期限重组、压缩余额等方式,消除风险隐患。二是对于可疑及损失贷款中,逾期时间超过一年,借款人没有明确还款意向的,果断进行诉讼追偿。对于诉讼追偿难度较大、耗时较长的,可采取减免利息和债权转让方式处置。三是加大损失核销力度。在目前财务状况较好情况下,对符合核销标准的贷款,加快核销,腾出不良贷款空间。四是对小额自然人不良贷款,可采取公开招标,集中委托专业清收公司及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处置。六是对政府融资平台等大额不良贷款,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尝试与资产管理公司等外部单位合作,积极探索结构化交易、证券化处置手段。一是优化劳动组合。对委托资产经营部进行重新整合,工作不饱和的委托资产处置人员进行转岗重组,成立不良贷款处置项目组,还可从经营行选配优秀人才,充实队伍力量。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对自营不良贷款管理业务以及风险管理、信贷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培训力度,将不良贷款属地行管理人员纳入资产处置培训序列,进一步提升处置人员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三是强化管理职责。全面落实不良贷款日常管理、保全、调查、估值等管户责任,从债权时效、担保能力、追索方式等方面强化尽职要求,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积极营造“严谨、合规”的经营文化和良好氛围,切实防控道德风险,确保资产处置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上一篇:企业贷款范文 下一篇:银团贷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