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2 05:20:23

重庆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以研究重庆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为主题,首先,对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其次,对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两个模式进行了简介,再次,对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重庆市土地流转创新模式提出了三个创新性的想法,期望本文可以对业内人士及相关的学者专家起到积极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土地流转;两股一改;双换模式

自从我国政府开始注重三农问题以来,关于农村的改革问题就开始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伴随着制度改革、进程改革、创新改革的话题的讨论,土地制度为大家所关注,为了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良好对接,关于土地流转这一话题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之一。针对重庆而言,改革的步骤是从工商局开始的,新政策允许农户开始以农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企业,在不改变基本属性和归属的前提下,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施行开展其他公司类型的试点工作。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创举,是土地流转模式的一项新的尝试。

一、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在城乡利益关系复杂、二元结构根深蒂固的背景之下,为了使改革的风险降到最低,重庆市成为了全国统筹城乡 “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区。重庆采用了多种农地流转方式,其中既有转包、出租和转让,又有互换、入股和自愿放弃,并总结形成了各种农地流转模式。重庆市目前最主要的农地流转模式包括两种: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巴南区、开县、武隆县等区县大胆探索前一种做法,促进了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万州区、南岸区、江津区、大足县等则采用第二种做法,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其中九龙坡区、长寿区的做法最具代表性。

二、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两个模式简介

(一)九龙坡区模式

九龙坡区作为改革的第一站,从08开始统计,农户的人口占比将近30%,为了实现农村变城市的想法,重庆当地有关部门开始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推进改革,为了增加非农的收入比例,农民工需要做出抉择:把土地承包权出让或者将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出让。但就九龙坡区而言,当地推行的就是以城镇的住房来交易农村宅基地的方法。通过这种交换的方式,当地集中对社区进行了改造,将约八成的农村宅基地转变成城市建设的土地使用方式,这一思路和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长寿区模式

重庆长寿区的模式和上述的九龙坡区是不同的,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区,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散户经营的生产模式,但是这一格局随着当地一家果品公司的成立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重庆宗盛果品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组合类别成立了股份制的合作模式,通过对500多家的散户农民的有效组织,成立了股东大会,也选举出了组织的董事长和监事长,通过福祸共享、公平公正、财产共有、资金共建的基本原则,完成了以前单户无法完成的主动改造工程,比如说完成果园内的蓄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也对运输路径做了调整,通过股权的分配,改变了以前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公司化的运作,切实提高了抗风险能力,改变了传统的经营弊端,为当地柑橘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和契机。

三、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九龙坡区模式存在的问题

九龙坡区模式并不是很完美的,因为从农户到城镇居民的身份转变一定是建立在有房居住的前提下的,因为长期以来农户的低收入水平,导致在房屋贷款环节上存在诸多不便,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通过宅基地来换取房屋。九龙坡区模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以退出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来换取社会保障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稳靠的,因为收入水平和收入稳定性都比较低,所以土地对于农户来说,意义非常大,为了稳定,出让这种权利就让很多农户无法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展改革的障碍。

(二)长寿区模式存在的问题

采用类似集体合作的方式确实可以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符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但是,这类的操作方式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由于农户的这种松散的组织结构和相对不完整的框架分工,会为以后的长期合作和发展埋下隐患,长寿区的这种方式显然仍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对重庆市土地流转创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两股一改”模式

通过清产核资、量化股权,实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和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改革,将原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农地流转模式。这一模式创新了低成本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开辟了农民持股进城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探索了按股共有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创立了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分设的现代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有利于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持续统筹发展。

(二)抵押贷款模式

举例来说:重庆庆业爱农公司对村民的构筑物(如堡坎、道路、水井、粪池等)的补偿按渝府发[2005]67号文件附表4的一类标准上限进行清理。其中鱼塘按水面面积1760元/亩。通过抵押的形式就可以实现土地流转,在具体实施土地流转的同时补偿给村民。

这个模式的成立确实有其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因为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基本障碍,所以对当前农业发展是有益的,从长远来看,由于有了有力的担保主体,所以降低了农村信用社的各类风险,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国有打头、整合资本、有效分流、加快融资是这一模式独特之处,九龙坡区的合作案例给我们后续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参考。

(三)“双放弃”(双换)模式

双换模式也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对于可以承受城市生活支出的农户来说,通过自愿的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方式,实现了城市保障权的实现,比如说城市医疗保险权的实现等等。

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之一模式的基本属性和特点:第一,实现身份转变的前提是一定要有稳定的收入可以支撑农户在城镇的生活,如果无法保障未来的生活稳定性,就会有很多后续的问题,反而适得其反;第二,模式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的,只有农户可以并自愿出让其权利,才能有效实现交换的存在;第三,模式实现要以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主要内容而实现,对于没有上述两类权利的农户,就无法适应这一模式;第四,通过权利的流转而实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是这一模式带来的直接结果,即弥补了城市的建设用地量的短缺。

其实通过计算不难发现:承包权利的流转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率是高于普通情况下的收益率的,在收取权利流转租金的前提下,农户还可以通过打工的方式来实现解决社保的问题,通过对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实现,更好的保证农户的受益实现快速、健康、永续的增长。

总结

重庆是我国的重点城市之一,是直辖市也是农村人口比例基数相对较大的城市,近年来,国家不断的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土地流转课题进行论证和尝试,重庆市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性作用。随着对于农村制度改革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了诸多改革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相信通过经验互补,通过积极大胆的尝试,就一定可以开拓符合重庆实际状况的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海云.征地补偿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周建瑜.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家庭婚姻变化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袁琳.浅析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征用行为[J].甘肃农业.2006年08期.

[4]颜三忠.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善农民权益法律保障机制[J].农业考古.2006年03期.

上一篇:要素流动视角下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下一篇: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