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10-12 04:32:31

论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的主要问题

摘 要:微博以其便捷、开放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参与,大学生也成为了微博用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博成长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参与路径,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出现了话语权薄弱、公共精神缺失、娱乐精神泛滥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101-03

公共参与即公民对公共生活或公共事务的参与,是指公民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促进社会公益,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和途径介入到公共事务当中,表达利益述求,影响公共政策决策或公共活动进行的社会行为。公共参与不仅是政治生活上的参与,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领域。随着互联网络的日益发展,新兴媒体已然成为公共参与的新形式,尤其是以破竹之势兴起的微博,后来居上,其门槛低、便捷性、信息性、实时性、记录性、分享性、互动性等特点,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分享心情、发表意见、展现个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大大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网民使用率为48.7%。其中“97%的在校大学生开通了微博;而在没有使用微博的学生中,有38%的人表示准备使用”,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初具规模。从参与主体角度来看,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话语权薄弱,利益诉求易被忽视和淹没

“话语权并不是指单纯的‘能自由表达观点’,而是观点能否被听见、能被多少人听见、是否能引起这些人的共鸣,以及产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它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权利,它不仅反映了某种社会关系、社会阶层结构,而且通过话语的传播,有可能对这些关系与结构产生作用,从而在确立,甚至加强社会团体的权利地位和影响力方面带来一些列的变化。’”微博平台上,虽然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平等的发表言论的权利,但发表言论的自由不代表言论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回应。微博平台中也存在着话语权不平等的客观事实,其中,大学生的话语权就显得十分薄弱。

一方面微博信息数量巨大,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微博信息以洪水猛兽一般时刻吞噬着草根阶层的声音,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很容易淹没在微博信息的洪流中;另一方面,微博加关注的功能使信息的传播直接依赖于粉丝的数量以及传播扩散的频率和范围。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草根们虽然力图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由于粉丝量少,人微言轻,其声音往往被精英阶层的言论所覆盖,利益诉求也在“喧哗”的世界中被忽视。大学生要想使自己的利益诉求被他人关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与所得之间的极大不平衡大大打击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积极性,消解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陷入热情消解、参与冷漠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公共精神缺失,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情绪性

“公共精神是公民基于社会责任感、义务、信念等的驱动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心,自觉、自愿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致力于改善公共生活的意愿与行为倾向。公共精神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其最终着眼点是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关乎社会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利益和尊严。公民具备并自觉运用公共精神是一个社会进步、成熟的重要表现。

国人公共精神的缺失曾令不少仁人志士扼腕叹息。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沉痛地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这段话道出了鲁迅“恨铁不成钢”的痛惜,也成为国人自私冷漠、麻木不仁的写照。当前,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虽有所长进,但缺乏公共精神的消极公民仍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一些大学生。

一方面,大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生理、心理没有完全成熟,自律能力相对较弱,加上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与家庭的环境之中,远离社会生活,还没有成长为成熟的现代公民,对于不熟悉的某些公共领域和公共问题,易被他人意见观点左右,做出盲目举动。而且,大学生们所关注的公共问题大多是热点问题、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很容易引起大学生们的情绪共鸣,造成群体性的情绪爆发和情绪宣泄,从而在过激言论的煽动下和情绪场环境的影响下做出过激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和社会缺乏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系统教育,公共参与知识欠缺,参与实践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强烈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的竞争意识,使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矛盾一直存在,表现为社会意识薄弱而自我意识较强。这样,大学生在微博公共参与的过程中,虽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欲,对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公共事件和公共政策则较为敏感,但还是会选择性地屏蔽与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共问题,表现出态度上义愤填膺和行为上退避三尺的矛盾,宁愿做冷漠的看客,也不愿敢为人先。公共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质量。

三、娱乐精神泛滥,导致公共问题娱乐化和戏谑化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和娱乐精神,看待问题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了彰显个性常常会语出惊人,发出个性化较强的评论。加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获得被关注感和自我存在感,往往采取娱乐化的方式表述自己对公共事件的看法,以达到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吸引目光等多方面的需求。另外,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看待问题具有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色彩,当理想照不进现实,心理预期与现实生活产生矛盾冲撞,其内心产生的莫大无奈感和无助感便通过讽刺和戏谑的方式传递出来,通过戏谑和恶搞,“以夸张和调侃的手法表达了对权利和资本支配社会秩序下的不满”。例如:微博上针对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的“明胶事件”就有不同版本的调侃和娱乐,比如童谣版:“两只皮鞋,两只皮鞋,跑得快,跑得快,一只变成酸奶,一只变成胶囊,真奇怪,真奇怪!”网友们对该事件的娱乐化和戏谑化加工,使工业明胶问题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促使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做出相关反应。

对公共事件进行适度地娱乐和戏谑,可以缓解新闻事件本身的严肃性和紧张感,使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减少一些生涩而多几分亲切,避免一些冲突而多几许幽默。更具轻松的语句有助于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和接受,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事件的解决。但是,微博上不乏纯粹为了娱乐而娱乐,为了恶搞而恶搞的闲散之人。一些人在微博上通过捏造谣言、爆料隐私、娱乐一切等手段博取眼球,满足自己的宣泄欲和被关注欲。在谋求欲望满足的过程中,诗圣杜甫不幸“躺着也中枪”,他在语文课本中的形象被网友进行了各种再创作,被戏称为“杜甫很忙”。除了伟人、名人,官员和富人是最常见的调侃和恶搞对象。这是仇富、仇官情绪的蔓延,是“底层被剥夺”认知的外在表现,是不公平感和不满情绪发酵膨胀的结果。无底线的调侃不仅偏离了娱乐本身所致力于的“乐”的目的,而且沾染了盲目和粗鲁的尘埃,调侃背后的偏激情绪和不健康社会心理值得我们关注。

四、结语

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存在的盲目跟从参与、情绪极端参与、话语权薄弱弱化参与热情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微博公共参与效能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相关部门和机构,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提高大学生的话语权和行动力,引导大学生进行微博有序公民参与,培养积极公民,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

[2] 王亚煦,张育广.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调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32.

[3] 李异平,赵玲.论微博公共领域中公共精神的缺失[J].东南传播,2011,(6).

[4] 周蓉,陈正良.大学生公共参与现状与对策思考[J].三江论坛,2010,(5).

[5] 谢金林.网络舆论社会管理新课题——培育良好的网络社会心态[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作者简介:由丹丹(1985-),女,吉林梅河口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

上一篇: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状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