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问题

时间:2022-09-16 12:56:13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问题

【摘 要】大学阶段是人生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易发期。文章从社会心理学对自我认同的内涵界定出发,分析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途径,帮助大学生摆脱困境,走出危机,提高自信心。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认同;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对自我认同的内涵界定

费穗宇在其《社会心理学辞典》中将“认同”定义为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在人际交往中,无论使别人被自己同化还是自己被别人同化,都称为认同。自我认同即个人对自身角色的一种自我体会与自我确认,是个人在社会中个性的表现与统一,同时也成为区别于其他个性的整体标志。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大学生正处在一个自我概念认同的形成阶段,自我认识不足会导致社会适应不良,无法接纳自我。因此,自我认同的构建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适应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阶段既是大学生学习的阶段,也是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学生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偏差,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的迷失。对于刚踏入校门的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容易产生自我的迷失。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既定的轨道上完成着学业,同时伴着家长的督促和老师的教导,目标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如今,进入了大学,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与人生规划,大学生容易失去方向感。步入大二大三,陌生感慢慢减退,适应的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开始逃课,开始谈恋爱,开始盲目考证……大学生开始尝试着自我选择的大学生活,除了学习外,生活开始多样化。不过由于自身的阅历限制性因素,在这多种选择中,取舍衡量的度是盲目的,缺乏选择的智慧,而更多的是从众心理。到了大四,面对就业的压力,许多潜在的矛盾也会随之而来,学业不如意的追悔,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恋爱关系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选择的困惑性等,大学生容易产生自我迷失。

从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怎么去做,进而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二)身份的质疑。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近些年来,高校不断的扩招以及就业愈来愈紧张的严峻形势,大学生的身份不再是就业的通行证,已从“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劳动者”,这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冲击是很大的。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优越的物质环境中成长,依赖性较强,缺少生活挫折的体验,一旦遇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无法自我调节。此外,高校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理论上的行为指导,加之自身又缺乏实践经验,以致遇到问题时自己无法解决而不能释怀。而如今,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大学生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导致在认知、心理上的失衡乃至行为上的失常。

(三)社会的漠视。大学生走出校园后,对社会抱有很高的期许与美好的愿望。由于大学生凭借个人主观意识的好恶去感受与评判着社会,当发现远大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相脱节时,容易对社会现状产生失望和诸多不满,有的甚至产生对抗和报复社会的愤世嫉俗态度。另外一种陷入自我认同极端的态度是玩世不恭,对社会表现出无所谓,不在乎的态度,不承担自己应在社会中的担当的角色和责任,逃避社会和现实生活。这导致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分离,自我的迷失,找不到自我在社会中的存在感。

三、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构建途径

(一)建立“公共的善”。通过建立“公共的善”,可以为自我认同提供全面和稳定的资源,进而解决自我认同危机。所谓“公共的善”,是指社会中的个体都追求的整体的幸福,每个人通过服务整体而最好地服务自己。每个人在其中能够找到自己的恰到的位置,并且个人的善要服务于全体的善。“公共的善”的形成需要社会的导向功能发挥作用,需要社会中个体的共同努力。“仁爱”的生活方式是形成“公共的善”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全社会要倡导一种“仁爱”的生活方式去对待其他人,构建和谐的“公共的善”的社会。

(二)以德育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充斥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良影响。高校应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日常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形势和政策教育。此外,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率。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能够学会积极悦纳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即以培养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发展个性为主要内容,并把大学生自身素质结构的完善与提高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在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使大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开阔的视野、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开拓能力,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要。

(三)与社会期待相结合,积极进行自我塑造。大学生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对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有个清楚的认识。并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进行自我塑造,完善自我。自我塑造要根据个体的需要、能力和素质与社会期待相结合,做到自我定位与社会定位的统一。这样,大学生可以掌握生活主动权,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避免自我认同危机感的产生。大学生不仅要强调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联,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文译.现代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 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王艺诺(1987- ),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

上一篇: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下一篇: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