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设计与经济发展

时间:2022-10-12 03:43:26

浅谈工业设计与经济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工业设计的经济属性,通过对工业设计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得到工业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探讨工业设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工业设计 经济 企业发展

设计作为一种经济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的有利手段。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工业设计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

1、工业设计的经济属性

1.1设计的经济性质

设计是个经济行业。设计的日常运作需要相当的经济投入与经营管理。其收入主要是设计费,有时也包括转卖费。其价值依靠设计的实施,通过实施表现出设计的工业价值、商业价值、消费价值、科学技术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肯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的同时,还得强调设计是经济的设计。经济的设计就是运用经济规律,千方百计地利用经济可能去满足各方面的经济需要,并创造期望的经济效益。

1.2工业设计的经济性质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型的系统工程,是现代科技和人类文化综合发展的产物。尽管工业设计的定义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和与维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经济密切相关。工业设计是引导消费、形成时尚的重要因素,它参与了技术发明和发展的全过程,本身就是一门复合型的技术。唯有把消费需求作为动力、环境与条件,才能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为企业创造出超出商品本身价值更多的附加值。

2、工业设计影响经济的增长

经济是工业设计发育的土壤,工业设计则是铺展在土壤上的工程蓝图。它们只有相辅相成,处于良性互动状态,才有共同发展的健康表现。英国非常重视工业设计的主动作用,政府出资培育经济发展的和谐架构。1945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工业设计协会”,20世纪80年代又建立起了“皇家工业设计协会”。于是,英国永远戴着发达国家的桂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就英国的工业而言,英国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设计。”不仅如此,工业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因子,也被美国极其看重。克林顿在任总统期间宣布过1994年为“美国设计年”,让其国人认知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这也使得美国的国际贸易大展雄风。

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良性互动一旦在经济发展和工业设计之间为媒,就会快速摘掉落后帽子,扬眉吐气。我国著名设计家陈汉民先生说得好:“设计就是财富,设计不能救国,但能强国。”他充分说明了工业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经济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因为技术研发与工业设计的落后,我国产品大多以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方式变成了外国货。这就是没有品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设计的代价。我们用大产量,换来的却是低利润。清华美院副院长鲁晓波认为,中国企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在更广阔的领域,在更高的层面上融入世界经济体,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打造出一批贴上中国标签的国际知名品牌。“中国制造”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创新的工业设计则是迈向这一方向的重要路径。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引进”的历史,创新的成分不大,加上在漫长的计划经济年代,设计只是一种实用美术,被当成一种造型对待,只起到装饰的作用,所以很难实现真正的跨越。

中国本是最大的玩具制造国,全球75%的玩具由中国制造。但是,芭比娃娃在美国卖l0美元,而在中国加工后的离岸价却只有2美元,其中原料费、运输费和管理费又去掉了1.65美元,最后剩下0.35美元,才是实际加工所得。

过去,中国更多讲的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却很少讲设计创新。2003年,在全球2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中国榜上无名。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们在市场上看到,众多品牌的促销展示扑面而来,企业绞尽脑汁秀出各种新概念,但其背后实难看出强健的产品筋骨。表面看上去是产品“附加值之战”,却未能改变企业低层次的成本竞争,未能改变企业成为廉价车间的命运。而这余味不多的一杯羹也并不能永续占有,因为周边一些经营成本更低的国家,正对其虎视眈眈。

4、工业设计对企业的影响

从工业设计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工业设计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国内企业大部分停留在价格竞争上,而发达国家企业却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通过工业设计手段,对产品的工艺、外型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需求。也就是通过工业设计的手段,去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开发的产品,能否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成为了关键话题。

工业设计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真正用于企业界也不过十多年的时间。国内企业缺乏自身的工业设计理念,产品无法真正步入国际市场,模仿与抄袭无异于恶性循环,唯有实行差异化策略才能缩小与国际企业的差距。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指企业以某种方式改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以使消费者对这些产品产生情感因素,而通过工业设计的手段对产品进行创新就是重中之重。工业设计只能在市场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出现,只有当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权的时候,产品设计才能作为一个竞争手段,作为企业的一项资源与战略手段。工业设计是企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之间的导向环节,经过开发性的重组,全方位地开发现有生产力,挖掘生产潜力,改造生产力结构,进而开发多性能、多用途、多样化的系列性产品。

总结

工业设计向来是国内企业的软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这也导致国内品牌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的一些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工业设计,一些优秀企业通过对工业设计的“经营”创造出了辉煌战绩。从“创造价格”到“创造价值”,若能将卓越的制造能力结合设计能力、品牌经营,企业绝对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彭泽立.设计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周锐.设计概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 程能林.工业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晔,女,1986年10月生,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工程系助理讲师。2011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造型设计。

上一篇:胜坨复杂断块油藏“三低井”机理研究与综合治... 下一篇:探讨配电变压器常见故障与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