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有关问题

时间:2022-06-11 03:19:04

综述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有关问题

摘要:城市道路横断面主要是指与主干道呈垂直方向的、长度较短的一种道路形式,在整个道路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道路 横断面 设计问题 解决方法

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发展,城镇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车辆也越来越多,这直接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拥堵现象严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交通安全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如何规划城市道路才能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通畅,就成为了当前相关交通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共同面对的主要难题。而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横断面的设计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通的安全与通畅,据交通部门统计显示,城市交通事故的发生地大部分都是在横断面或横断面附近发生,这也再次提醒了有关部门在道路规划设计时需要格外重视横断面的合理与安全。笔者在对当前我国的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城市道路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1、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现状及问题

一般来讲,道路的横断面主要是以车行道、人行道以及分隔带的形式互相组合而形成的。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实际交通的需求,并结合具体的道路周边环境与城市特色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出安全、美观、合理的横断面设计。但就目前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的安全稳定,也给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1 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忽视对道路功能的考虑,道路安全性较差

为适应机动车迅猛增长需要,带动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我国大城市双向6~8条机动车车道的主干路愈建愈多。因建设分隔带及行人过街安全岛需占用宝贵的车行道资源,并且有可能“影响气派”,而往往遭到忽视。此外,我国城市道路大多未设置行人过街专用信号灯,尽管在行人斑马线前方的机动车道上设置了汽车让行人的菱形警告标线,但行人仍需根据车流状况判断能否安全过街,由于道路双向车流到达不均匀以及车行道较宽,许多行人、自行车横在机动车道上等待过街,这不仅影响干路多个车道的通行能力,而且造成极大的交通隐患。

1.2 道路横断面宽度分配难以适应远近期过渡

我国不少城市在道路规划建设时,往往仅研究路幅宽度,并未深入研究快慢车道的合理分配以及断面形式的远近期结合。如快慢车道总宽为17~20m的现状干路,若机动车道分配为双向4车道,则非机动车道密度不能满通需求;若机动车道分配为双向2车道,又存在非机动车道较宽的断面浪费。又如快慢车道总宽为12m或快车道为10m的现状干路,改造为机动车双向4车道时,车道偏窄,人行道或分隔带上行道树面临着被砍掉危险,使城市道路建设陷入保护城市特色与解决交通问题的两难抉择。

1.3 机动车车道偏宽,道路建设存在着资源与资金浪费

目前就我国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发展来看,很多设计人员只注重了加宽机动车车道以缓解车辆增多带来的交通压力,而忽视了对横断面的优化规划设计,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且占用了更多的土地,浪费了资源能源,也使得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1.4 干路机动车车道条数标准不合理,道路拓宽改造造成城市特色的严重破坏

拓宽道路增加机动车道条数是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重要手段,但随着道路两侧用地新一轮开发的完成,往往诱发更多的城市交通,这就使城市道路规划建设陷入“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恶性循环,导致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永远赶不上机动车发展需要。且随着干路的每一次拓宽改造,我国的城市特色、城市风貌却在遭受建设性破坏,这不仅违背广大人民的情感和意愿,而且不能很好地解决交通问题。

2、优化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建议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必须要对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进行优化,尤其是针对当前横断面规划设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切实保证横断面起到分流作用,减少路口的拥堵混乱现象。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优化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

2.1 注重道路功能设计,提高城市道路的宜人氛围

城市道路横断面分配必须体现不同类别交通在不同类别道路上的优先级差异,从快速路到支路,行人、自行车优先级应越来越高,但小汽车等机动车优先级需愈来愈低。地面常规公交在各类道路上都应体现一定的优先性,提高公共交通可达性,方便居民出行。为实现各类道路预期设计功能,为体现不同类别交通流的优先级差异,建议道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设计需打破传统,其规划设计宽度宜随着道路等级的提高而适度变窄。

2.2 合理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节约道路用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

对于普通地面道路,建议路缘带宽度统一采用25cm,但路侧带、分隔带上的障碍物(如行道树、杆线等)设置必须满足车辆行驶的净空要求,不能引发司机心理负担,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干路可能由于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高,出现多辆公交车并排行驶的情况,双向4车道干路的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5m,双向6~8车道干路的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3m(承担繁重过境交通的城市出入口道路除外)。干路车道缩窄后节约的资源若设置为分隔带,不仅可提高道路绿地率,改善城市景观,提高车辆运行车速,而且可方便行人、自行车过街安全岛的设置。

2.3 考虑远近期结合,合理确定非机动车道及车行道宽度,保护城市特色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由自行车向公交、小汽车的转变,以及平行于干路的贯通性分流支路的建成,我国城市干路系统净化为“机动车专用路”的时机将逐步成熟。为使现状的非机动车道资源能够适应将来的车道功能转变,采用分隔带形式的三幅路、四幅路道路横断面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为6m或4m。对于通过铁栏杆或水泥墩临时隔离的三块板双向4车道干路,考虑将来转变为机动车专用路后行人过街安全岛和中央分隔带的设置以及并不希望把大量自行车引到新建干路,建议道路近期建设横断面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为3.5m,车行道总宽为23m;对于双向6车道干路,建议道路近期建设横断面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为1.5m、车行道总宽为25m。

3、结语

总之,城市交通道路的安全顺利与否,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能否顺利开展实施,保证城市交通道路的安全,给市民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与交通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良好的道路横断面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减路口的交通压力,保证行人的出行安全,为此必须要重视起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不断深入优化城市道路的总体设计,提高交通安全性。

上一篇: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