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本已远去,还眷恋什么?

时间:2022-10-12 03:34:14

编制,本已远去,还眷恋什么?

近日,人社部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公立医院的医生们今后怎么办?其实,作为改革前沿的深圳,早在去年的《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就已明确提出,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

编制,本已远去,还眷恋什么?我认为,取消编制意义非凡!本来就应该取消的编制,大家还在眷恋什么呢?

实际上,现在的编制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在过去,编制代表着政府拨钱,而现在,政府并没有根据编制来给公立医院拨款。既然如此,那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目前,医院的发展需要靠医院自身来提高实力,越大的医院才越有可能获得政府拨款。更直接地说,现在更多的都是以项目拨款为主,而越有实力越大的医院有更大可能性拿到政府的项目拨款。反之,越是小的医院,获得项目拨款的能力就越差,甚至为零。事实上,无论广东省还是全国,平均下来,能够拿到政府财政拨款的不到10%,2014年平均为7.7%。如此低的拨款,根本与编制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编制却人为地造成医院职工同工不同酬。有编制的职工能获得更多的福利、更高的奖金,而编制外职工则成了“二等员工”。这种不公平的薪酬机制必然伤害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医生成为“社会人”的进程中,编制无疑成为了医生们的枷锁。

再一个,编制本来是根据财政的情况来发展公立医院的规模,而现在,公立医院的规模并没有在编制下有计划地发展,而是盲目地发展,从而造成医院在专科发展上完全处于一种市场状态。今日的中国,在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医疗设备的“军备竞赛”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这与编制的财政拨款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说,现在的编制已经名存实亡了。

有人担心,取消编制会使得看病更难、看病更贵。我倒认为,没有编制后,看病会更容易,而看病贵不贵与编制无关。取消编制可以促进医生流动,而不是像现在“圈养”在公立医院里面,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医生会根据医院平台和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医院。这比现在的各种帮扶来得实在。

目前的制度,医生的价值根据医院等级的不同而不同,这本身就是把同质(同等教育、同等经历、同等职称)的医生等级化,也给医学技术价格等级化(同一种技术、同一个医生在不同的医院标价不一)。因此,帮扶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主义,医生根本留不下来。要让医生流动,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生价值体系,使得医生的价值无论在哪个医院都是一致的,不会因为编制而产生薪酬待遇不同和服务价格的不同。如此,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制度也才能成为可能,才能实现市场配置资源水到渠成。

很多人认为,政府取消编制就是甩包袱。没有编制的公立医院,确实对医院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不能再靠编制的“吸引力”留人了,其结果是:人力成本开销增大了。医院管理者的用人策略也要随之改变。

在这里,我真的希望政府不要甩包袱,要办好公立医院,各地政府就要出台好的政策,而不能没有编制就不拨款。有的地方通过政府的人才引进政策,按照人才的级别进行补贴,这比目前的编制更加有效。

上一篇:带钢热连轧机组活套自动控制及应用 下一篇:广东密码:民间投资因何逆势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