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需要“三智”

时间:2022-10-12 02:18:02

智慧课堂 需要“三智”

一、 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双慧眼: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教革动态、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探索儿童认知的最佳建构过程;敏锐地洞察学生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密切关注校内外教学动向,会赏识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有一颗慧心,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个个体的兴趣爱好,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老师要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激发其学习欲望;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德、健智、健身、健心的教育观,用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一节课的的教学任务能否有效完成,老师们需用心仔细观察,及时调控教学管理。有时任务驱动后,学生学习状态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很多,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时要求目的不明确,教师的可监督性不强;学生的水平本身参差不齐,任务完成时间和质量不同;教师的预设“情境”不到位,同学们没有被“任务”真正“驱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产生了不理想的效果。因此,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用心“经营”好任务驱动后的过程,使学生在任务驱动后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有效完成知识建构和技能形成,这些均是智慧的教学管理。

二、 智慧教学

所谓“智慧教学”,就是作为培养智慧型创新人才的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师能把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融为一体,不断把学生带入新的境界。充满智慧的课堂,其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老师要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学有追求。教学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堂语言的智慧、教学设计的智慧和教学过程的智慧。首先,要沉到教材中,钻到语言文字中,深到思想内容中,去把握教材的独特个性,用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设计教学思路,做到流程清晰,重点突出。其次,要给学生以灵性,帮助学生冲破各种无形的束缚,徜徉在语文那色彩斑斓的天空,释放学生的本真,在自由的空间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自己虽然带着稚气却充满想象、充满灵气的心声。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带着机智去感悟文本,感悟人生。能不断诱发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文本的境界,与文本畅谈,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背景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满灵动的对话,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涵泳、体验、诵读。第三,要还语文学习以诗性。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富有诗意的,诗意的语文课堂才是多姿多彩的。老师要想方设法放飞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携带着诗意去学习,让孩子感受到语文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更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诗。如:课堂教学中,通过环环相扣的情境设计,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达到了“与同伴分享”的交流目的,同时还激发了比较内向的学生“想问就问,积极参与”的交流欲望和学习热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得到共同的提高。

三、 智慧学习。

所谓“智慧学习”,就是教师必须使学生树立一种更为广泛的知识观、学习观,掌握学习的策略。具体表现在:一是要充满获取知识的渴望,并善于@取新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是要有敏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强烈地参与交往、竞争和合作的意识,学会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学生也要培养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同时还要培养一颗慧心:树立自信心,关心自己和他人,热爱他人,热爱生活,要乐学、善学、勤学、博学,让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每天都有新奇的念头产生。如一位教师教学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作了精心设计:情境独特,寓意不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出:汉字,有的清亮如溪,有的挺拔如峰,有的凝滑如脂,有的浩瀚如海;“汉字,原来是那么有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真实的情感油然而生。从初读到再读课文,学生的认识不断得到升华:由认为是枯燥无味的汉字上升到产生“爱的情感”,再迸发出爱国的情怀;从随意读到有感情地读,朗读发生了“质”的飞跃,而这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没有任何刻意的成份。

上一篇:基于灰色模型的我国旅游业与物流业发展关联性...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方面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