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乐教思想

时间:2022-10-12 01:21:30

浅析孔子的乐教思想

摘 要:乐教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礼乐”、“感化”、“美”的思想亦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孔子;乐教;礼乐;感化;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80-02

春秋晚期,王官之学开始向私家之学过渡,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孔子,是先秦乐教思想的倡导者,实践者。他继承和发展了上古三代的礼乐教育思想,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他乐教中的“礼乐”、“感化”及关于“美”的思想也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一、礼以节人,乐以发和

孔子生活在鲁国,鲁国乃周公的旧封地,因而保留了丰富的周文化,当时各国都到鲁国“观礼”。孔子作为西周奴隶制度的崇拜者和积极唯护者,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至此,“礼乐”亦成为孔子乐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音乐实践还是音乐理论,在他的乐教体系中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乐教思想就是要把人训练到符合维护西周社会制度的标准。而且,孔子所以如此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是因为他相信“乐者,通伦理者也”(《礼记》)。就是说乐不仅仅是一种享乐,同时又是用于区分不同等级的重要尺度。如周礼中规定的“八佾舞”,只能供天子享用,而下属诸侯大夫只能用“六佾”、“四佾”、否则就是僭越违礼,大逆不道。因此,孔子对季氏享用“八佾”舞,大动肝火,怒吼:“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这是有道理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乐本身已经具备了礼的性质。“礼”、“乐”共同构成了当时社会特殊的文化形态,二者的关系是“礼以制乐,乐以为用”。礼作为一种制度,表现严格的等级关系,乐是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乐其中就有礼的性质。但礼与乐毕竟不同,其功能也有差别。“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史记·滑稽列传》)具体地说,礼是从外部规定社会的等级、次序和相互关系、规则人们的行为的;乐则是侧重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个人的自我修养,达到社会的和谐。在不同的场合,音乐有着不同层次的妙用。孔子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乐记》)。基于此,孔子更重视传统的典礼仪式,而这些典礼大多都是用乐的,而且这种用乐决不能乱用,只能用所谓的雅乐。“乐尚雅,雅者古正也”(《白虎通》)。

不难看出,礼是孔子的乐教之本,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利,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但又仅仅靠用礼去节制人是不行的,因为“礼胜则离,而乐则可以和民气”,这样就“乐至则无怨,无怨则和”,所以孔子十分注意“礼以节人,乐以发和”的作用。

二、性情感化,非乐莫善

孔子的乐教实践是他乐教思想的最好注脚,从一些古代典籍中我们看到,孔子十分注意音乐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情感的感化作用。《礼记·檀弓》记:“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孔子对礼仪是严格恪守的,在居丧礼时心情十分悲痛,特别是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之死,孔子更是悲痛欲绝,他哪里还吃得下东西,但不吃就会违礼,于是孔子便进屋抚琴,用音乐舒缓了极度悲伤后便把东西吃下,孔子通过音乐使自己的感情达到了释放。(《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样,通过音乐的感化作用,使孔子的情感合于礼。孔子不仅在仪礼中用音乐去净化自己的感情,而且也用音乐去抒发自己的内心之志。《圣朝志辑要》卷二十八引“琴操曰:‘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兰独茂,怅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草为伍,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兰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孔子游历列国均不被任用,怀有治国安邦大略的孔子内心充满了忧闷,用歌唱把自己内心的不平倾吐出来。正所谓“志之所至乐亦至焉。”孔子发展了“诗言志”的思想,且应用于自己的艺术活动之中。这里的志是和我们前边所述一样的,是融合了极大的情感的。

《孔子家语》载:“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之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人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音乐的感召发和之力让孔子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歌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就是抒发了孔子之志。

事实上,孔子之所以把音乐的位置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他切实地懂得了音乐对人的精神的巨大影响,已经认识到音乐与人之感情的关系。 “民有好、恶、喜、怒、哀、乐……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左传》)。音乐是人的情感的直接表现,不同的感情所表达的音乐效果是不同的。他深刻地把握了音乐的感化作用,把音乐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政治服务。

三、“尽善尽美、中和之美”

在我国历史上用“美”来评论音乐的第一个人是季札,而对“美”认识及评价入木三分的还是孔子。“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也,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孔子倡导音乐的目的是要利用音乐对人进行陶冶、教育,改变社会的不良风尚以实现其政治思想,提倡什么样的音乐,反对什么样的音乐,他都有明确的见解。孔子评论“《韶》尽善也,又尽美也,”“善”、“美”是音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舜的帝位是尧禅让给他的,这符合孔子“仁”的思想,因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核心是“仁和”是“德治”,所以他说“《韶》尽善也,又尽美也,”相反,周武王是以武功得天下,这不符合孔子的“仁”的思想,因而是“尽美也,未尽善也”。如此看来,文艺作品有的是尽美又尽善的;有的是美而不善的:有的是善而不美的;而有的是不美也不善的。

“文与质”其实质体现了孔子“中和之美”的美学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的文艺创作都有指导意义,从文艺创作方面来看,过分的质朴,会使作品显得原始而粗陋;而过分的华丽和修饰,又会使人显得虚浮而不实。因而孔子认为“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的是本质、质朴,文艺作品的内容;“文”指的是文采、修饰,文艺作品的形式;“野”指野蛮人、鄙陋;“史”指的是原始宫廷中的史官或衙门里的文书,也指小庙里泥塑的人像,这里引申为浮华,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质朴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陋野蛮;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华丽虚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的恰当,这才是君子的风度。”其实,这样的“中和之美”也就是“美善相乐”看我们今天的文艺作品,就像北宋沈括所说“。“后之为乐者,文备而实不足……”!

可见,孔子的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是与他的“仁和”、“德治”是一脉相承,体现的是一种“中和之美”。

四、结语

孔子在鲁国专心授业,实行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把乐教思想中的“礼乐”思想、“感化”思想及关于“美”的思想作为个人修养的主要内容,其深层的内涵则是仁和、德治,而由这种内涵所产生的以“诚”为本、“温柔敦厚”的中庸思想至今为国人所用。事实上,孔子的乐教思想是企图教导人们维护传统的贵族音乐,以达到政治上恢复西周宗族制的所谓理想社会,他之所以把音乐的位置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他切实地懂得了音乐对人的精神的巨大影响。

毋庸置疑,乐教思想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乐教思想代表着他一生的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和教育实践。时至今日,其乐教思想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上一篇:苍洁旷迥——解读徐渭的笔墨语言 下一篇:都妹妹 邻家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