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高中班级自主化管理平台

时间:2022-10-12 01:01:59

搭建高中班级自主化管理平台

“班主任苦,班主任累。”一提到班主任工作,繁杂而琐碎,老师总是苦不堪言,忙了一天,却数不出几件事来。我们总是被班级的琐事拖住了脚步,压弯了腰。累了“勤快妈妈”,却养了“懒惰儿”。费力不讨好,那我们何不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创造“学生发展,老师轻松”的双赢呢?

一、孩子们有能力干

孩子们早已不是母亲襁褓中的小婴儿,他们已经长大成人,长出了坚实的双腿和丰满的羽翼。高中生大多数已年满16周岁,已符合用工年龄,从法律上而言,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初步具备成年人的思考能力与执行能力。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相信他们有能力干好各项工作。

二、孩子们愿意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早已不满足家长、老师总把他们当小孩看待,他们希望证明自己已经长大,自己有能力胜任各项工作。他们积极竞选班委,管理自己,管理班级,参选各种学生组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并总能达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孩子们需要锻炼成长的机会

孩子们在不断地成长,我们希望他们的羽翼更加丰满,翅膀更加坚实,能早日飞上湛湛青天。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霜的考验,唯有经过大自然风雨的洗礼,方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总是在无数的试飞与跌落之后,才能学会飞翔,翱翔于九天之上。而孩子们天天吃在学校,住在学校,很少与社会接触,缺少锻炼的平台,如何才能锻炼他们坚强有力的翅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老师给他们创造平台,来磨炼他们的意志,锻炼他们的能力。要给孩子们创造锻炼成长的机会,老师就要努力打造让孩子们翱翔的那一片蓝天。班级管理就是贴近他们,又有实效,反馈快,易改进的锻炼平台。

四、搭建自主管理平台

1.培养自觉观念,自己管理自己

长期培养自觉意识,引导学生尽量自己管理好自己。

在日常管理中教师要不断地告诉他们:自觉是最有效的管理,纯粹靠他人管理难以成才;老师、家长不可能永远管理我们,终究会有管不到的地方和管不到的时候。从古至今,只有自己能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学习、生活归根结底不是为任何他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将来有美好的生活。

老师要给他们自我管理的空间,不要什么事都寸步不离地守着,看着。从长远来看,自觉是对学生最有用的习惯。

教给他们自我管理的方法,从制订目标、计划到时间的安排,再到培养实现过程中的毅力与坚持。一件事一件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实现。

2.创设班级管理平台

单纯靠自觉不能完全实现班级的正常有序发展,因为学生的思想觉悟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个水平。人都会有不自觉和懈怠的时候,所以需要适时地提醒和管理。谁来管理和提醒,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能干的就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班级的管理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这就为学生的锻炼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创设班级管理小组,从班委、课代表到小组长。让班级管理小组发挥作用,既能帮助小组成员约束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服人),又能正面引导,管理好班级,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

提倡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如班级绿化需要“护花使者”,时钟校对需要“时间大使”,班级多媒体管理养护需要“电教委员”……做到人人有岗,人人定岗。

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比老师管理来得更及时、更贴近,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得到了锻炼,管理效果也更好了,老师还有了自身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3.创设活动平台

定期和不定期地创设班级活动的机会,如主题班会、生日会、读书会、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智力竞赛、运动大比拼等等。班级活动先做好不同的分工,如:策划、主持、后勤保障等等,不同的工作悬赏不同的量化考核分数范围,“评分是最微妙的教育工具”,根据不同的完成情况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打分。将工作完成情况和活动方案装入“成长档案袋”中保存。拟出分工后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主选择,学生会选择自己爱好的和有能力完成的任务。活动中老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安排实施,自我总结。老师则创设学生活动的条件,给他们以技术支持,做他们的活动顾问,并总体把关。

放权让学生去干,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设计、实施、完成,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锻炼学生的操作完成能力。

4.创设管理监督小组

有管理就需要有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更民主、公平、合理,防止权力集中、滥用。监督小组成员由全班选举产生。监督小组要监督管理人员(包括班委、小组长、学科代表),及时提醒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提醒、指正。定期组织监督小组和班级成员对管理者进行打分评比,做得好的进行表彰、鼓励,考核时也给加分。如果太差就要引咎辞职,另选。监督小组同样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监督,定期评比,不合格的则改选。

五、做发现者。做“指明灯”

老师要做伯乐,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让学生都能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鼓励,还应做到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做决定的权利,如果我们将某项任务交给了学生,那么相应的决定权也应该给予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得到锻炼。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什么都不管,一切听任学生。作为班主任,要在整体上把握班级的发展方向,指导学生,使班级朝着一个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此外,在学生管理班级事务时,对他们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及时地补充、纠正。老师既要纵观全局、把握方向,也要观察指导当咨询师,还要提供条件援助和支持,搭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高中起飞,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辉煌。教学相长,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也能助长老师的成长与发展,让学生的锻炼与老师的发展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昌南中学)

上一篇:探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路 下一篇:学习不觉苦,处处闻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