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12 12:28:13

微博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微博的出现和普及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多重影响,本文着眼微博特点,用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高职学生微博使用情况及由微博给这些学生群体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积极占领这块阵地,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微博高职思政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48-02

一、高职学生微博使用调查情况

微博(即微型博客),一种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与新传媒工具,以其互动性极强、传播性极快的特点与影响力,深刻影响着当前社会,更影响着生龙活虎的大学生及其所在的大学校园。笔者对部分高职学院学生微博现状进行一些问卷调查,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2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6%。

调查显示,有97%的高职生注册了微博23%同时拥有腾讯微博、人人微博、新浪微博;46%同时拥有腾讯微博、人人微博;96%拥有腾讯微博或人人微博,腾讯微博占比重较高。

在使用微博的时间上,每天都使用的占72.15%,5-6天的占6.33%,3-4天占5.06%,1-2天占16.46%。每天使用的学生,平均每天花在微博的时间1小时以内的占4%,1小时至2小时的占26%,2小时至3小时的占29%,4小时及以上的41%。各大微博平台实时提醒功能,也使得学生不自觉又将关注点聚焦到自己的微博。

在调查使用微博的目的上,81%认为微博快捷方便,能随时记录心理历程,发泄情绪;68%认为通过微博能够近距离接触名人,了解名人的生活状态;57%认为使用微博能及时获取最新资讯了解当下最关注话题; 43%认为是消遣、娱乐打发无聊时间;36%认为能够和同学、朋友保持联系了解彼此情况;16%认为为了紧跟潮流,不想落伍。

在微博内容关注内容上,娱乐明星、游戏信息等占最大比重,占了70%。其中女生关注多为娱乐明星,而男生多关注游戏信息。有学生表示特别喜欢关注娱乐八卦以及名人明星,会给明星的微博评论,或者成为粉丝,让自己心里得到满足。

在内容方面,每日心情占最大比重(占66%)其次是分享自己身边事件或新闻(51%)。有学生表示喜欢微博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晒生活,围观人越多心理越得到满足。这些调查结果都在传递一个事实,那就是新媒体技术应用与发展已经可能成为高职思政教育教育工作的双刃剑。

二、微博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微博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1.微博可以让思政教育者第一时间掌握舆情,便于及时干预。笔者从调查中分析发现,学生已习惯于将生活点滴、情绪以及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观点记录在微博上,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关注了解学生不愿诉之于口的心声或思想动态,一有不良苗头,就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及时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必要时能迅速反馈有关部门,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微博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与人直接的接触变少。一些学生碰到心理原因认为很难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交流,而通过微博,他们能将自己无法表达的情感、生活问题倾述出来后总得到“粉丝”的开导、交流和理解。同时,学生可以围绕共同兴趣爱好以及时事热点进行热烈讨论。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即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间形成平等的讨论氛围,不受身份、地位等的束缚,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自我满足。

3.微博可以加强高职学生对公共事件、国家时政的关注程度。高职学生微博群体内对于一些公共事件或国家大事上,较以往现实中大家各自对着手机电脑互不沟通的现象比起来,学生们在微博上开始一起参与探讨社会事件,参与其中并积极的发表意见。

(二)微博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1.微博的信息鱼目混杂,容易混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微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大量的不良信息开始污染和泛滥,不健康的和低俗的语言、图片和视频等也充斥其中。在调查中,有小部分学生因好奇表示曾关注过传播此类的微博,而有一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微博中通过朋友或者其他人的微博也能轻而易举地接触到这类内容。热衷于在微博上发表各种观点、看法的学生们在缺乏正确的引导下容易被别有用心人所利用,而不知不觉成为滋生和传播的主体。极少数人处于自我表现的心理,故意发表传播一些尤为道德的、低俗的、不健康的信息内容,给他人带来信息垃圾,也给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2.微博给学生养成教育上带来不良影响,学生间容易引起盲目攀比;由于一些微博网站对用户使用何种方式发表微薄进行显示。特别是用户在使用一些高端智能的手机发信息时,信息后面便会显示其 “某某客户端”,这使得学生们又有了一个互相攀比的途径。一些学生不再满足于只是拥有个手机那么简单,而开始追求高端的智能手机,而智能手机特别是在学生中广受欢迎的iPhone手机动辄就要四五千。互相攀比给家长带来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助长了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一些家长无法满足其物质要求的学生则走进消费误区,或搞得“债台高筑”,或做一些违法或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

3.低俗语言通过微博在学生群体中产生负面传播,学生道德情操受到冲击;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不说脏话,但在微博上经常写一些内容低俗、肮脏的,甚至表露出对与社会的不满和仇视的博文或评论。一般微博中,学生通常流行着现实生活中低俗的语言,运用多了,到了现实生活中不经意也成为了口头禅,整个校园经常会听到此类语言,通常学生不引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豪认为自己紧跟着时代的潮流。

三、基于微博的使用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微博发展新动向,抢占舆论阵地

要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主动出击抵制微博中的不良信息。可建立学生党团组织的相关微博,结合广大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紧贴时代脉搏,增加吸引力和亲和力,及时有关信息。作为学生骨干教育和培养基地之一,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其次,对这类微博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微博红色宣传队伍,以学生所想、所求为中心,及时传达客观、全面、准确的信息,多贴近校园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用平等的语言,在学生的视角上将不良信息进行有效控制,积极主动的引导网上热点。小至身边琐事,大到国家要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盲目相信甚至助长传播消极信息。

(二)创建思政工作者个人微博,主动探索微博教育功能

微博具有即时交流的特征,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开通微博随时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意识地发表比如人生感悟、工作体会、社会评论等方面的微博,微博的平等的身份对话,可以无形化解师生隔阂,少了生硬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在对话交流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

上一篇:“纠错教学”让评讲更高效 下一篇:培养学困生作文实践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