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 大和谐

时间:2022-10-12 10:06:45

小企业 大和谐

背景资料:

一个煤层薄、地质条件复杂、历经风雨,屡屡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小型企业,经过近几年脱胎换骨地发展,终于走上了由穷变富的康庄大道,2008年企业一举实现了建矿以来的首次扭亏为盈,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带领企业进入良性发展的正是冀中能源井矿集团元氏矿矿长、矿党委书记宋书英。“我们有个干正事、办实事的好带头人”,职工们如是说。正是靠勇于创新求变、束发展的务实作风,他和领导班子团结了人心,营造了和谐,凝聚了力量,创造了辉煌。

宋书英常说:“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没有科学发展。企业作为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单元,发展更是第一要义,实现发展应建立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建立在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在这个理念下,元氏矿紧密围绕“三步走、翻两番”发展目标,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人为本,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全矿管理水平上台阶,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素质,提升企业形象,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矿进入了良性发展。

和谐的前提: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前提是发展,只有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实现“三步走、翻两番”是井矿集团发展壮大的中心任务。元氏矿坚持早安排、早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营造声势,迅速在全矿掀起了为实现“三步走、翻两番”发展目标做贡献的热潮,促进了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

面对地面沉陷带来的影响及井下战线长、生产环节多、采掘衔接紧张的实际,宋书英和领导班子坚持与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分析,进一步解放思想,克难攻坚,精心组织,牢牢抓住制约生产的关键环节不放松,积极优化采掘设计,精心部署生产工作。他们坚持严格按照均衡生产、正规循环作业、按定最定额的要求,精心抓好生产组织,优化采掘设计,尽最大努力少掘岩巷、加强资源回收、提高单产,努力做到多出煤,出好煤。同时,他们根据生产实际,精心组织开展“日产千吨”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建立健全激励措施,提高了职工创高产创高效的积极性,努力做到搬家倒面不停采,保证了生产任务的落实。

近年来,元氏矿处于生产特殊时期,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煤层赋存不稳定、搬家倒面频繁,给生产组织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面对困难,他们坚持精掘细采,从技术管理入手,分析地质构造,修改设计,加强采高、后方煤清理工作的管理,采取小面多循环、遇断层掘配巷、带采煤柱、掘煤洞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和原煤产量。在不违背原设计的基础上,他们对12212工作面进行修改,又布置了12212一3、4、5三个小条带工作面,多回收资源43500多吨。在12212―5面掘进时,下巷突遇断层,他们布置切割巷,在运料巷掘出3个出煤洞,共多掘煤巷45米,多回收煤炭450吨。

当前,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煤炭企业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在煤炭市场不骨气的情况下,元氏矿坚持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严格落实“全入洗”方案,从提高洗煤质量入手,突出抓好洗煤管理,不断改进洗煤工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精煤质量和回收率,真正发挥了洗煤拉动销售的作用。在销售工作中,他们坚持把精煤作为销售的主要煤种,带动了其他煤种的销售,科学合理地优化用户结构,灵活多变地调整销售策略,在客户之间构成了良性竞争态势,推动了销售工作的开展,争创了效益最大化。

和谐的关键: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今年以来,元氏矿党政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职工思想实际,出实招,重实效,构建和谐企业,创造了“争创一流,争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民主公开”是元氏矿最拿手、最有效的招数。他们深入了解职工最为关注的分配问题,实行当班工作量评分,让职工班后就知道。每月开支报单及时上墙公布,干了多少活,该拿多少钱,人人心里明明白白,人人心情舒畅,消除了不应有的矛盾,和谐了人际关系。他们还坚持“用制度说话管人”,通过区务会、班组长会和职工代表会等形式,制订了从区长、安全员、值班人员到每个职工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一系列安全、操作、技术等相配套的工作、管理制度。是否尽责,干得好不好,该奖该罚,他们都用制度约束,按制度办事。同时,他们在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上坚持“心灵沟通”,以和谐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一切人和事,诚心实意地关爱每一个职工,解决思想问题,着重解决引发思想问题的实际困难,相互信任和理解,让职工把区队当成自己的家,始终保持最佳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

和谐的关键因素是人,离开安全,和谐无从谈起。针对井下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安全隐患多的实际,他们从夯实安全基础管理人手,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主线,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干标准活、干放心活意识,逐步实现了结果标准化向起点标准化、过程标准化、日常标准化的转变,使矿井工程质量和文明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以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和班组评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拓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系统开展了职工安全培训和技术比武等活动,深入开展了班前集体安全宣誓、致职工家属一封信、张贴全家福等活动,使职工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为了抓好稳定工作,元氏矿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切实加强了值班管理。他们坚持稳定情况汇报制度,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全天通信联络畅通,24小时在岗,对各单位值班员进行不定期抽查。周六、周日由矿级领导值班,负责井下生产单位、地面洗煤厂、变电站等重点、要害部门。副总以上领导增加下井次数,其他各级管理人员要增加下井次数和上中晚夜班次数。各职能科室在周六、周日有一名副科级以上人员下井检查安全。

和谐的目标:互动双赢

构建和谐企业,落脚点在于通过企业发展,给员工带来更多的实惠,实现企业与员工的互动双赢。元氏矿树立“人人心情舒畅地生活和工作,企业才有活力”的观念,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解决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开展送温暖和扶贫帮困活动,让每一名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工作是架通与职工沟通桥梁的一件十分重要工作,也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廉政建设、构建和谐企业重要措施。元氏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宋书英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公室办事人员的职责,掌握工作的方法目的;按照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及时登记、受理,办理、回复工作;按照“件件有结果”的原则,确保有访必有复,形成工作各环节的闭环。他们还实行定期由各职责部门报送到工作办公室,按月汇总上报矿长,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实行动态考核。

一个和谐的企业,必定是一个充满关爱的企业。2007年11月8日夜,元氏矿锅炉房提前

7天投入运行给职工供暖,那年冷空气来得早,10月份就感到寒意,元氏矿领导果断决定提前供暖,不能让职工受冻。他们10月26日就开始打压试气,抓紧抢修管路、锅炉,更换了宿舍、机电办的多组暖气,维修了锅炉上水管路。11月8日夜,全矿宿舍、变电站、压风机房、抽风机房等办公场所全都正常供气,使全矿职工感受到阵阵暖流。元氏矿还投资36万元,改扩建3个职工就餐点。现有的3个职工就餐点总面积260平方米,扩建后总面积增加303平方米,包括每个就餐点的大厅增加64平方米,2个操作间和2个雅间。厨房用具也一并更换。

元氏矿领导时刻心系职工痍苦,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他们坚持为井下职工举办生日餐,共525名职工享受到了生日餐;实施“民心工程”,对困难职工和特困职工予以救济和帮助;对井下艰苦岗位津贴作出调整,所有从事井下艰苦岗位工作的工作人员井下工作津贴、班中餐补贴和夜班津贴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在为地震灾区捐款活动中,他们共捐善款和缴纳特殊党费共计3万元。元氏矿还对从事两堂一舍、洗衣房等服务岗位的职工进行体检。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回报企业的是更大的生产热情。

和谐的基础:领导班子

人们常说,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领导班子不团结,带领整个企业的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该矿宣传部长在接受采访时对我们说,我们矿自建矿以来领导班子的团结就有着优良的传统,而到宋书记这一届是更高层次的和谐领导集体。

基于此共识,在井矿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宋书英和班子成员紧密结合本矿的特点,周密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稳中求进,扎实开展“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他们把创建活动作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制定了《元氏矿关于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对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开展创建活动与“三大工程、一个建设”的工作目标相结合,增强了创建活动的实效性,不断提高了班子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他们进一步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矿党政班子议事规则》,在确定年度工作目标、销售方案、机构调整、干部任免等重大事情上,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矿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不讲客观讲主观,自觉坚持事前请示碰头、事中集体研究、事后总结汇报,保证了班子成员工作和谐、步调统一,形成了工作合力。

同时,矿党委还坚持把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与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把单位实现安全生产、完成产量进尺、工程质量达标、完成销售收入等经营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进行绩效考核。我们采访中看到,机关各部门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范围,条款制定得很具体。宋书英说,这些不仅是表明工作范畴,更重要的是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的。为此,他们将加大考核奖罚力度,对优秀单位大力表彰宣传,给予奖励;对较差单位要进行适当处罚,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不可否认,无论企业大小,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就会有一个核心人物,其领导艺术与人格魅力常常影响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速度。宋书英就是这样一个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被职工群众誉为向管理要效益的“细矿长”。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宋书英与班子成员把矿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力求从最基础工作人手,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经过认真研究,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和成本费用指标被层层分解,落实到区科、岗位和人头,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坚持从原头上对材料进行控制,用“三比采购”进行公开招标,减少采购成本,严格材料审批领用制度,强化回收复用、以旧换新、修旧利废等,把材料消耗、回收量与职工收入挂钩,有效提高了职工节约意识。生产上坚持精掘细采,加强采高、后方煤清理工作的管理。矿井采取小面多循环、带采煤柱、掘煤洞等多种方式,“以掘保采、以采促掘”最大限度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和原煤产量。

他被职工群众誉为用亲情保安全的“爱书记”。威胁矿工五大害是“瓦斯、水、火、煤尘、顶板”,身为党委书记、矿长,时刻牵动宋书英的心是矿工的生命安全。

是他提出怀着爱心管安全,带着亲情治“三违”的安全理念。他针对不同专业和岗位要求,组织实施每日一专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试的安全教育,规范了职工的安全行为。在职工下井的路上,他还组织编写了警示性、提示性的警言警句上墙、入井,把违章操作绘成漫画,悬挂在入井口,时时处处提醒职工关爱生命、注意安全。组织撰写致职工家属的一封信,要求家属主动承担家务,切实把对职工的真情、关爱融入安全教育,造就了全矿1000多名职工的家庭幸福,筑起了连续安全生产的长堤。

他被职工群众誉为“替职工办实事的好书记”。每个下井矿工面对的是黑暗,开采的是光和热。身为矿长、党委书记,宋书英深深理解从事高危行业的辛劳。所以,他要最大限度地维护矿工的利益,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三十年的煤矿工作经历磨炼了宋书英刚毅的性格,也孕育了他与矿工心相印、情相连的平民情结。他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力关心职工生活。他安排对洗衣房、澡堂、班中餐、职工食堂、医院等工作生活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了摩托车库、图书室、健身房、文化娱乐活动中心,解决了职工吃饭难、洗澡难、存车难、行路难等问题,为企业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他还经常到职工中去,与职工座谈交流,倾听职工呼声,了解职工想法,解谈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职工家属住宿紧张、甚至下水管道损坏等问题,他也会立即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到现场察看,当即拍板,责成有关部门限期解决……

如今的元氏矿,干群团结,人心思进,一派和谐的局面。宋书英和他的团队以卓越的胆识、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饱满的精神带领广大职工在新的征程中追求新的跨越。我们相信,元氏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上一篇:“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全局” 下一篇:有玫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