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工作改进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2 09:50:40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工作改进策略研究

摘 要: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其根本的要求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除了要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还承担着班级管理的重任,其工作理念和方法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从高中班主任的角度出发,结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新课程改革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行教育改革,而在改革过程中,教师是中坚力量,对于促进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是教师的另一种身份,同时所承担的责任也是更大的,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处于巨大的高考压力之下,班主任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学生课业以及成绩方面的问题,更要注重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积极做好应考准备。目前,班主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班主任始终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第二,班级的管理方式太过粗暴。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对于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要求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协调好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平等关系

高中阶段相比于初中、小学阶段,学生生理以及心理发展已经趋向于成熟,这时候作为高中班主任,所要做的就是站在一个朋友的角度,去尝试和学生交朋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平等关系。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和关心学生,关心的内容不仅仅是学生成绩方面,还要是关心学生的情感与生活。其次,班主任不应以成绩为标准来对待学生,而是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公平的机会。

二、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

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就要求班主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首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进行班级的管理,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有义务也有能力促进班级氛围的良好形成;其次,班长人要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帮助班主任进行更好的班级管理,能够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与此同时,班干部的选择不再跟以前那样挑选成绩好的学生来担任,而是选取有这方面能力的学生,进行更好的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张春环,于蔷.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上一篇: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基于绘画写实观念主导的当前美术高考局限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