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孤儿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2-10-12 09:45:41

浅谈影响孤儿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据心理学研究报告显示:13~18岁的青少年是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和多发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具有心理脆弱、心理障碍等不健康心理品质的学生人数很多。孤儿的心理障碍现在尤为突出,我是一名多年从事孤儿教育的老师,我觉得影响孤儿的心理健康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的过分溺爱

在来校之前,和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活,隔代人之间的过分溺爱,百般呵护,而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无条件满足。很多孩子心里脆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爱心、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二、父母离家出走

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不负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两岁时父亲因病去逝,他母亲为了自己幸福,另嫁他人,不要他,他的姑姑只有对他说他母亲死了,到了初中,知道母亲并没有死,但不要他,于是他就恨母亲,后来恨女人,恨社会,思想特别偏激,本来很聪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连高中都没有考上。这部分孩子自私、自利,思想偏激,仇视社会,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父母精神障碍

有一部分孩子,父母精神有问题,很多孩子来校之前,和有病的父母一起生活在福利院、养老院等,到校后,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缺乏毅力,容易动摇,畏惧困难,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

四、父母在身边死去

父母车祸或被凶杀等,他们就在身边,那种惨状留在记忆里,这部分孩子胆小怕事,同学之间一旦因小事闹矛盾,便长时间难以解脱,自责、忧郁、焦虑。对生活缺少自信,有的甚至想通过自杀来寻求解脱。

五、父母犯罪

父母因种种原因犯罪,孩子无人管理,被送到学校,这部分孩子的情绪不稳定,遇事急躁,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思想特别偏激,仇视社会,总看到的是社会阴暗的一面。

六、被父母抛弃

这部分孩子,大多数身体或多或少都有残疾,唇裂的最多,他们孤僻、自卑,缺乏朝气,缺乏信心,智商也不高。

七、社会流浪

有一部分孩子,父母去世后,没有被及时送到学校,又无人管理,流浪社会,使他们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如,说谎、旷课、偷盗、打架、以大欺小等。

八、社会的负面影响

孤儿全部住校的,封闭式管理,和社会接确的少,而此阶段的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急速发展时期,对社会上的很多东西,特别是手机信息,不分良莠,全部接纳。

九、学习压力过大

现在,虽然提倡减负,但由于教育体制的评价标准依然是以分数决定成败,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容易产生厌学、弃学现象。

(作者单位 吉林省孤儿学校)

上一篇: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下一篇:关注精神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