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泰尔指数分析

时间:2022-10-12 09:18:38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泰尔指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面临此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江苏备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困扰,特别是苏北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等诸多因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且与苏南的发展差距日趋扩大。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力求找出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 GDP 泰尔指数 贡献率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选择适当的测度指标。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很多,有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之分。常用的绝对差异测算方法有标准差、极差、平均差等;常用的相对差异测算方法有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来测算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一)泰尔(Theil)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泰尔系数,它是运用信息理论推出的一个可以按加法分解的不平等指数。泰尔指数的算法有多种,因采用的权数不同,加权计算产生不同泰尔指数。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yi为i区域研究指标所占的比重;pi为权数。泰尔系数T越大,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反之,就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小。

泰尔指数的优点在于可以细分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可以按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进行分解,将组内与组间的差距或不平等综合成总体的差距。把江苏的总体差异进行分解,泰尔指数分解如下:

T=T1+T2

即总体差异T=区域间差异T1+区域内差异T2。以江苏省为例,具体计算如下:

T1=NS•In(ns/GDPs)+nm•In(nm/GDPm)+nn•In(nn/GDPn)

T2=ns•Ts+nm•Tm+nn•Tn

T=T1+T2=T1+ns•Ts+nm•Tm+nn•Tn

方程两边同除以T,得:

式中:TS、TM、TN分别表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泰尔指数; GDPi表示某市GDP占江苏省GDP的比重;GDPs、GDPm、GDPn分别表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GDP占江苏省GDP的比重;ni表示某市人口占江苏省人口的比重;ns、nm、nn分别表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人口占江苏省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地区间、苏南、苏中、苏北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二)江苏经济差异分析

文中的数据全部来源于江苏统计网。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江苏省经济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即苏南、苏中、苏北的差异,而区域内差异很小。

为了更为方便地反映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江苏全省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三大区域差异对全省差异的影响,现计算差异贡献率。从表1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江苏经济发展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带来的,且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区域间贡献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必须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否则会因区域间差异过大,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苏北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苏北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2008年,全省和苏南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已达39593.61、61823元,而苏北人均GDP只有19555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化进程远远滞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仅为48.89%,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7.58、9.74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则远高于全省平均和苏南10.22、14.04个百分点(见表2)。苏北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就是工业化滞后,工业化是苏北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因为相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具有高财富积累率、高就业率、高税费率、高利润率和高产业关联度。

苏北地区民众富裕程度不高。2008年,苏北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占全省的17.38%;城乡居民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省平均的78.20%、苏南的65.6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省平均的80.53%、苏南的58.21%(见表3),所以提高苏北地区民众的富裕程度刻不容缓。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民众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应随之提高,必然带动经济发展。

内部发展落差较大且县域经济薄弱。苏北内部五市的发展也并不平衡(见表4),从2008年来看,徐州经济总量和均量均为最高,GDP占苏北的1/3(33.84%),人均生产总值超出苏北平均23.05%,是宿迁的1.68倍。苏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县域经济比较薄弱。苏北县域在全省县域的排名一直垫底,主要是县域的工业化水平低,农业比重过大。

苏北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经济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技术供应、市场集中度、服务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给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必需条件,一般情况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非农化同步。苏北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与较低的工业化水平相伴而生,支撑工业化和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不强。2007年,苏北城市化水平为41.69%,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11.51、25.78个百分点,且五市的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城市发展水平较低,中心城市偏小、偏少,辐射和带动能力偏弱。

苏北对内对外开放度不高。对内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苏北因经济总量小、城市化水平低,市场较为狭小,民间资本的内聚性不强。2008年,苏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66.15亿元,仅占全省21.39%,低于苏南38.27个百分点。由于未能及时抓住上世纪80年代沿海城市开放和90年代初全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对外开放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削弱了发展的空间和动力,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仅占全省总额的3.3%、11.6%,远低于苏南89.3%、66.6%的水平。

苏北科技教育相对落后。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差距长期趋势的因素。落后地区因资金较为短缺,着眼于短期利益的需要,往往在将资金和人才是用于物质生产还是投入回报周期长的教育部门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前者,使得有限的人力资本水平无法提高。2007年,苏北每万人口中有科技人员296人,分别低于全省和苏南472人、691人。同时,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更延滞了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加快苏北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一)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并提高民众的富裕程度

苏北目前拥有相对优越的区位、交通和人工成本,应以工业化为第一方略,提高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民众的富裕程度。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仅仅靠自身力量难度很大,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迅猛发展,其向四周辐射的力度和速度正逐步加大,伴随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轻纺工业企业因生产成本的增长,利润的减少正逐步迁往苏中、苏北地区,苏北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外部机遇。苏北各市应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外引内联、招商引资力度,主动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项目,同时,力争引进一些高科技大项目。实行“大中小、高中低”并举,迅速扩大利用外资。另外,着力加强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和舆论环境建设,确立全新、全方位的开发理念,亲商、安商、富商,吸引海内外投资者到苏北创业。苏北还应积极进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积极推动组织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方面有利于直接地提高农民收入,而且开阔农民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工业技能培训,为苏北的工业化储备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另一方面,大规模有组织的劳动力转移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条件。

(二)分工协作且优势互补

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客观上为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头堡,淮安农业、岩盐资源丰富,盐城海洋资源丰富,宿迁作为新建省辖市,发展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已成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区域,苏北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振兴的新阶段,要加大力度推动苏南传统产业大幅度向苏北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实现南北各得其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前应发挥苏南中心城市和优势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及帮助作用,进一步加大南北挂钩帮扶力度,以强带弱,强弱联手,苏北应主动加强与苏南合作,主动承接辐射,主动搞好服务,借力发展自己,逐步融入江苏的整体经济,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只有开放,学习模仿并进而创新,才能加速苏北经济的发展。这就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建立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符合市场规范,高效率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贸加强苏北的优势产业和地区经济实力。目前苏北各市应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近些年来,拉丁美洲、南亚、东盟、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出现飞跃式发展,这些市场拥有蓬勃商机,经济充满活力,进口需求越来越大,值得苏北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把这些活力市场纳入本企业的出口市场考虑范围,适时调整自己的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出口市场,深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留住人才

苏北地区有3/4是农业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苏北每万人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235人,远低于苏南的580人,高级管理人才、外向型经济类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十分缺乏。另外,苏南各市的高校总数也远远多于苏北,这些高校为苏南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各类人才,而苏北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当地工作环境和待遇较差,纷纷跳往外地,造成“只看到人才走出去,很难看到人才走进来”的被动局面,而经济发展滞后又带来更多人才的流失,如此产生恶性循环。苏北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发展空间,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参考文献:

1.田丹.区域公平背景下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及路径再完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6)

2.康晓娟,杨冬民.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分析.资源科学,2010(3)

3.杨俊,黄潇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1)

上一篇:论不同人口学变量对休闲旅游品牌形象构成因素... 下一篇:武汉经济圈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