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时间:2022-10-12 06:30:00

在哲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一、运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

曲折性关系原理,培养学生自信心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哲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求前进,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人生通往成功之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学生由于不能承受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而怨天忧人、心灰意冷,对自己丧失信心,裹足不前。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

世界上没有直路可走,艰难曲折总是难免的。在顺利成功时,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准备走曲折的前途;不悲观不动摇,这样才能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了人生道路上的不平坦,同时又鼓励和坚定人们战胜失败、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二、运用正确发挥

主观能动性原理,增强学生意志力

辩证唯物认识论认为,世间万物,人最宝贵,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精神,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等等。而这些精神状态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对这些活动的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有着巨大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有所建树,必须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活的碰撞与磨炼中,人生的重大变故与不幸磨难在所难免,但坚强的毅力会促使我们由单纯走向成熟,由失败走向成功。面对当今时代的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每一个人,特别是遇时畏缩之辈,必须锤炼人生的毅力,否则就会被生活淘汰出局。

三、运用矛盾的对立

统一观点,缓减学生内心压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因此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或争取更大的成功,竞争中的每一个都必须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这就告诉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压力,树立正确的压力辩证观。压力给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但有压力也是好事,它是你前进的动力源泉。用矛盾的观点就可能帮助学生正视压力。告诉学生压力对人既是威胁,也是挑战,压力充实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人生,构成了我们有意义的生命历程的华彩乐章。

四、运用普遍联系

的观点,打造学生亲和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环境使他们从小养成了孤僻、任性、自私的性格,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感到渺茫,无所适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情之间的亲和力丧失了,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应该与社会隔离开来。一个学生只有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所以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乐于与人交往,以诚恳、谦虚宽厚的态度待人,使学生生活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中。

此外,教师要努力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要有满腔的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精益求精;要有爱心和耐心。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弥补人格的缺陷和不足。

上一篇:关于专业设备课的教学法探讨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