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时间:2022-10-12 05:10:27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呈现出师资不够、水平不高、继续培训不到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师资队伍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单亲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编号:11YBA117)研究成果。

一、前言

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日益关注的问题,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就更不例外。但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整体水平不高,积极性不足业已成为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大问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够

随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发展趋势,其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公共基础课程,以课堂授课形式为主。但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而言,据相关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专业老师较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生比远远低于其他公共课程的师生比,这无疑会增大专业教师的工作量,影响实际工作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院校采取专职和兼职老师一起授课形式,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由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承担,同时其他老师也可以兼授的形式。

(二)整体水平不高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专任教师虽以心理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科班教师居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兼职教师,以致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构成相对分散,且整体水平不高。很多兼职教师是安排授课后再转型,或去进修专业或去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这部分教师相对于科班教师,绝大多数无论在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工作技能经验上,均稍显逊色。

(三)继续教育欠缺

在当下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形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兼职教师进修学习机会则更少。大部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未参加或偶尔参加下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这无疑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四)激励机制匮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细化工作,教师除了授课外,更多的是去学习、研究,并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解决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具体问题。而这不仅仅只是用上班时间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心理健康老师为之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对应的绩效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加上专业老师教学工作量大,所以从事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就大打折扣了。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学院重视,引进人才

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智力、技能和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像对待其他专业一样,对口引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人才,积极有效的开展实施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建立学院心理健康专职、兼职教师培训点,定期聘请专业人士,推进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校内人才的培训。

(二)持证上岗,合理配比

目前高职院校虽配备了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但由于数量少,很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且大部分是兼职老师,不够专业。为此,高职学院应明确并落实对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要求,担任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心理教育教学理论素质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关心学生,热爱此项工作,并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此原则,学院可以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以保证生师比例结构合理。

(三)积极培训,提高水平

高职院校应注重现有师资的职前、在职培训,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并逐步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制订科学、合理、分层的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不同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分类培训,持之以恒,实行到位。心理健康教师及全体教师也应积极把握机会,重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管理激励,有效考核

高职学院应规范相应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工作经费和条件,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考核,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经费和待遇问题,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队伍相对稳定的前提条件。学院可拨付专门的经费,改善其工作环境、办公条件。并将待遇与个人工作积极挂钩,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予以奖励,并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对考核不合格的也应采取相宜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佳利.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2]马惠霞、吴捷.对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情况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

[3]袁忠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求索,2011.9

作者简介:

谭碧,(1978―),女,湖南津市人,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上一篇:优化课堂提问 构建思品高效课堂 下一篇: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