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化差异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12 05:01:27

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化差异比较分析

摘要:工业化水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差异实质上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从地区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工业化发展阶段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_化发展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促进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江苏省;工业化;差异;比较分析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一直是近几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因此经济发展差异可归结为工业化发展差异。本文从地区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工业化发展阶段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化发展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促进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1 三大区域工业化差异比较分析

1.1 地区人均GDP及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由于江苏省三大区域辖区面积、人口存在较大差异,GDP总量水平在三大区域之间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虽然GDP总量增长速度具有可比性,考虑到总量的增长速度同样会反映在人均量的增长速度中,这里只分析地区人均GDP水平及增长速度情况(见表l、表2)。由表l可知,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人均GDP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01年三大区域人均GDP比值为3.62:1.47:1,苏南人均GDP占据绝对优势,“十一五”以来,这种差距呈扩大趋势,到2008年,三大区域人均GDP比值为3.16:1.73:1,苏南与苏中、苏北差距缩小,而苏中和苏北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从2002-2008年三大区域人均GDP环比增长速度来看,苏南2002-2004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4年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07年甚至出现负增长。苏中地区增长速度不断提高,2005年开始超过苏南地区的增长速度,2006年增长速度已高出苏南10个百分点。苏北地区增长速度也在逐步提高,到2006年,一跃超过苏南地区近7个百分点。2007年三大区域增长速度都放缓。从平均增长速度来看,依然是苏中和苏北高于苏南地区,尤其是苏中地区,一直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1.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比较,也可反映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的一个侧面。2001-2008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可反映三大地区城乡发展差距(见表3)。2001-2007年三大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均呈扩大趋势,苏北的城乡收入比高于苏中和苏南。2008年苏中和苏北城乡民居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这是由于苏北和苏中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1.3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较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增加值相对比重,就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相对比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反映了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和程度。从产业结构来看(见表4),2008年,三大区域第三产业相对比重差异不大,苏南地区稍高,苏中和苏北几乎相当。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相对比重上,低的只有2.1%,高的达14.9%。苏南和苏中第二产业比重差异不大,苏北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苏南和苏中,明显偏低。从就业结构来看(见表4),三大区域第三产业就业相对比重差异也不明显。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相对比重在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苏南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50%以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接近10%。苏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只有45.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接近20%,苏北地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三次产业中是最低的,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几乎相当,说明苏北地区工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非常有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迫滞留在农业中。

1.4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比较

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展的质变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很难完全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但是运用一些量化指标,对于揭示工业化的本质特征、界定工业化发展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2个方面的指标来比较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性的差异性。

钱纳里、库兹涅茨、塞尔奎因等均根据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总结出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标准(见表5)。

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2008年苏南、苏中、苏北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97.9%、92.2%、85.1%,苏南和苏中均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苏北进入工业化中期第二阶段。2008年苏南、苏中、苏北非农就业比重分别为90.3%、80.2%、66.3%。苏南和苏中均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苏北进入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

从工业结构变动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工业化过程归纳为3个阶段,即轻工业化阶段、重工业化阶段和技术集约化阶段,它们大致对应于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一般而言,当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产值时,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当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0%时,工业化处于技术集约化阶段。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见表6),三大区域重工业比重均超过轻工业比重,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差异较大,苏南已达到30%以上,说明苏南已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即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苏中和苏北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分别为21%和10.6%,说明苏中、苏北尚未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2 结论和建议

由以上分析,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化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苏南工业化水平较高,开始迈入发达经济阶段,但其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从而带动整个省域非农化动力不足,而且也影响到本地区现代化进程。苏中已进人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阶段,但其人均GDP水平相对偏低,归根到底是由于工业化发展质量不高。而苏北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因此,如何提升苏南现代化水平,加快制造业向苏中、苏北地区的转移,加速苏中和苏北工业化进程,将是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公共财政投入科技项目的验收评价机制 下一篇: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