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时间:2022-10-12 04:09:48

谈谈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激发;求知欲;目标定向;学习动机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智力的个别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但除了智力因素占主要位置,我们同样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力,比如:父母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综合比较各种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动机处于核心地位。在智力因素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多放时间在非智力因素比如动机这个因素上就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在学习动机是一个潜在的存在学生心里的东西,我们作为教师只是将它调动,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下面就本人多年的工作经历来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一、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出来,那么它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就是给教师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了。在我的多年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我在教授课文MISS EVANS时,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播放电影TITANIC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让学生沉浸在美丽的歌曲旋律,回忆二十年代初发生的那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当中,这就创造了一种情境。播完之后,我随即对同学们发问: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在哪个片子里面出现?是否还记得最后那部分?是否记得杰克为了罗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后我突然一转,问道:如果你在船沉之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学生大多数回答是:为保住自己的生命而奋斗。那么我又问:大家都在为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想尽一切办法时,你会把生命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吗?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很有兴趣地讨论着,讨论了十多分钟左右,我让他们自己去快速浏览这篇文章,大家都非常有兴趣去看一下Miss Evans当时在船上是怎么做的。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是非常活跃的。大家都在积极的思维,为何会如此呢?关键在于他们对此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所谓的将快乐贯穿于教学之中,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从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是希望能很快学会,并且能很快达到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面对困难的方式也各不一样。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是把学习当成掌握知识,获得某种能力的方式;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则是把学习当成是为了获得对其能力的积极的评价或避免否定的评价。这种学生偏向于喜欢选择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回避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这种学生学习时毅力差些,遇到困难易失去信心,在一个班上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是这种类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运用赞扬和鼓励来对待这些学生,并且对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应该有变化的。应该是循循善诱,多用启发的方法,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在讲解被动语态的时候,在关于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学习当中,学生常常不能完全准确地使用。其实它是分几步走的,在学生不能回答完全时,我们就应该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比如Mary has watered the flowers. 首先应该让学生把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找出来,第二步即是调换主语和宾语的位置,第三步才是下移谓语并修改,把has watered改成have been watered, been代表被动,have是随主语的复数形式而变化出来的。在整个过程中,第三步最复杂一些,但是如果按这三步走的话,每一步并不困难,只是如果加在一起变化就会困难一些。在引导学生按序做完后,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困难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如果把它一个一个分解开来,个个击破,就容易得多了,只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可怕了。树立这种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观念后,学生就会学会如何去面临困难。无论在教学或其它方面,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是最好的,即使是教师出手解决问题,也应该是启发的方式,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处理困难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当然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教师的耐心。

三、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结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好时坏是正常的。有些学生看到成绩高了,喜上眉梢;有些学生看到成绩不好,很懈气。这种心态是很不好的,所以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良好的面对结果的心态。其实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并非单一,它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情绪、环境等等,所以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种因素一起考虑。我国青年学者隋光远提出的“积极归因训练”模式就不错,很有实用性。首先他强调是努力的因素,他认为成功与失败都是与努力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失败的话,他一般会把原因归于自己不努力的结果,如果更努力的话,就不会失败,就会有更好的结果。他认为这样理解失败,则不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其良好的内部学习动机。当然,还有现实因素存在。每个人所处的现实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本身的智力基础、自己的学习方法、所处的班级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气氛、教师的整体素质的影响以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父母即家庭对其的影响。在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的时候,对于这些现实因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正确对待,及时把失误的原因找出来,克服它,才能进步。所以在学校教学中,把竞争与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有更好的提高。

四、正确运用奖与罚两种手段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他们应该用的方法都是表扬和鼓励,这与他们成长的环境有关,并且对于学生来说,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有利于保护其学习积极性。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都是希望能得到表扬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好的行为,对其多加鼓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肯定的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当然也应该适当运用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要的。

总之,在学校教育当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上一篇:探究教学的哲学思考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