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困境预测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12 03:59:25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困境预测与对策分析

摘 要: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产生既有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的原因。及早发现财务困境的征兆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企业理财者可以采取定量预测与定性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中小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困境的迹象,一旦发现财务困境的征兆,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防范。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困境;预测;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214-02

1 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表现

中小企业的财务困境是指中小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理财困难的统称,习惯上也称之为财务危机,主要包括: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和费用,出现巨额亏损或者连续亏损,以及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等等。债务拖欠是企业财务困境的起点,破产是财务困境的终极表现,在二者之间一般存在一个困境不断加剧的过程。

2 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成因

2.1 内部原因

(1)负债问题。中小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离不开负债,适度的负债并没有问题,但是,不合理的负债则是财务困难的重要诱因。负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负债总额过高,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二是负债结构不合理,通常情况下,表现为短期负债比重高,中长期负债比重低,企业短期偿债的压力大。

(2)成本费用过高。一是由于管理人员偏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致使管理费用、租金、折旧费、利息等固定成本高;二是由于工艺技术落后,产量偏低,致使单位产品或劳务的变动成本高。成本费用过高,必然导致企业出现两种不利的后果:产品定价偏高,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销售萎缩;产品按市场定价,成本费用补偿不足,企业出现亏损。

(3)经营管理不善。有资料显示,1980年美国企业倒闭的原因中有94%是因为企业经营者缺乏管理经验与管理无能。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经验与管理能力上也是有待提高的,很多中小企业的失败,或是因为管理者急功近利而决策失误所致,或是因为管理不力而出现经营混乱与财务混乱。

2.2 外部原因

(1)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如近年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的大幅调整直接导致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迅速下滑,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融资困难,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2)行业竞争激烈。中小企业所处在的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产品成长期的高额利润吸引大量中小企业不断进入,随着产品成熟期的到来,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下降,许多中小企业难逃亏损厄运,等到产品进入衰退期时,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

3 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

3.1 对Edmister模型的评价

1972年,国外学者埃德米斯特(Edmister)专门针对小企业建立了一个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涉及以下7个变量:X1=(税前净利+折旧)/流动负债;X2=所有者权益/销售收入;X3=(净营运资金/销售收入)/行业平均值;X4=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X5=(存货/销售收入)/行业平均值;X6=速动比率/行业平均值趋向值;X7=速动比率/行业平均值。该模型假设所有变量服从N(0,1)分布,以标准值界限进行判别,变量值只能为1或0,模型如下:Z=0.951-0.423 X1-0.293 X2-0.482 X3+0.227 X4-0.452 X5-0.3526 X6-0.924 X7。埃德米斯特对各变量的取值作了规定:当X1<0.05时,取值为1;当X1>0.05是时,取值为0。当X2<0.07时,取值为1;当X2>0.07时,取值为0。当X3<-0.02时,取值为1;当X3>-0.02时,取值为0。当X4<0.48时,取值为1;当X4>0.48时,取值为0。当连续3年的X5有上升趋势,X5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当X6有下降趋势并且小于0.342时,X6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当连续3年X7有下降趋势时,X7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但是,埃德米斯特没有公布Z值的最佳分界点,使得我们在理解和运用该模型上比较困难。

按照我国传统的财务分析理论来解读Edmister模型,笔者认为,该模型的核心是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数量化,X1、X4、X6、X7都是与偿债能力相关的指标,X3、X5是与营运能力相关的指标,X2反映了资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基于下面的原因,笔者以为该模型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并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其一,该模型是建立在国外小企业的研究基础之上,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其二,该模型不仅计算比较烦琐,而且部分指标的设计与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相反(如X2、X3、X5),令人费解;其三,不仅各个变量的取值难以令人信服,而且财务状况恶化程度的概率值Z缺少一个公认的标准,使得该模型运用起来比较困难。

3.2 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困境预测方法的构想

中小企业的财务困境与大企业的财务困境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其发生财务困境的偶然性更大、频率更高。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总体上不及大企业,因此,我们在中小企业财务困境预测方法的设计上,应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采用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预测方法为主,以定性预测方法为辅。

(1)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定量预测方法。

①单变量预测法。

单变量预测法是指通过个别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困境的方法,这种方法运用简便,因此可以作为中小企业的财务困境预测的主要方法。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笔者以为预测指标应以反映企业的三大能力的关键指标为主。在偿债能力指标中,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为关键指标;在盈利能力指标中,权益净利率、资产收益率为关键指标;在营运能力指标中,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为关键指标。在进行预测时,在每组关键指标中只需选择一到两个指标,将选定的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历史水平进行比较,即可进行财务危机的初步判断。在偿债能力指标中,如果资产负债率偏高或者上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债务保障率偏低或者下降,则表明企业存在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反之,则表明没有财务困境的迹象。在盈利能力指标中,如果权益净利率、资产收益率偏低或者下降,则表明企业存在财务困境的潜在危险;反之,则表明企业没有财务困境的迹象。在营运能力指标中,如果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偏低或者下降,则表明企业存在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反之,则表明没有财务困境的危险。

②多变量预测法。

多变量预测法是通过多个指标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确定财务困境的程度。上面介绍的Edmister模型就是多变量预测法的一种。下面介绍几种在国内外运用广泛,笔者以为也比较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几种多变量预测法。

第一种,Z计分模型。该模型是美国的阿尔曼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目前财务困境预测最常用的模型之一。模型为: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Z代表财务状况恶化程度的概率值;X1=净营运资金/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折现能力与资产结构特征;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累计获利能力;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反映企业在1年内的资产获利能力;X4=股本的市价/负债的帐面价值,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该模型的判别方法是:Z值越小,表明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大;Z值越大,表明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小。阿尔曼教授针对美国企业研究得出Z值的临界值为1.8,如果Z≤1.8,则表明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非常大。该模型计算简单,评价方便,所用指标接近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我国中小企业在运用Z计分模型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X4的计算,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为非上市公司,所以公式中“股本的市价”只能用“企业的市价”来代替,“企业的市价”可以通过资产评估得到;第二,Z值的标准,阿尔曼教授提出的Z值的临界值1.8,是针对美国企业提出的,对我国中小企业仅仅具有参考作用,而不能作为评价标准。

第二种,巴萨利模型。该模型是亚历山大 巴萨利(Alexander Barthory)在Z计分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其特点是计算简便,适用于所有行业。模型的方程为:Z=X1+X2+X3+X4+X5 ,其中:X1=(利润总额+折旧+摊销+利息支出)/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的业绩和偿债能力;X2= 利润总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反映企业营运资本的回报率;X3= 所有者权益/流动负债,是资本结构比率,反映股东权益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X4= 有形资产净值/负债总额,反映扣除无形资产后的净资产对债务的保障程度,是偿债能力指标;X5=(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反映营运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是衡量流动性的指标。X1至X5的总和即是该模型的最终指数Z ,指数高,说明企业的财务实力强,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小;低指数或者负指数表明企业已经陷入财务困境,前景不妙。

(2)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定性预测方法。

①管理评分法。

美国经济学家仁翰•阿吉蒂研究认为,由于管理不善所导致的企业灾难,其管理不善的种种表现可以比财务反映提前若干年被发现。仁翰•阿吉蒂调查了可能导致破产的公司缺陷,按照缺陷的征兆对比打分,把定性分析定量化。仁翰•阿吉蒂设计的管理评分表为:

笔者以为,仁翰•阿吉蒂设计的管理评分表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基本适用的,只是在管理方面的缺点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不太相符,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改。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与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六大问题:法制观念淡薄,经营理念模糊,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高素质的经营者和各种人才;专业化水平和协作能力低,产品低水平重

复;管理粗放,基础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够;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处于较低层次;劳动合同管理的意识薄弱,对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足。我们可以将这六大问题作为管理缺陷,进行评分。

②症状分析法。

该方法是根据财务困境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结合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来分析判断中小企业有无财务困境及财务困境的程度。财务困境各阶段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第一,潜伏期:盲目扩张;无效市场营销;疏于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资源分配不当;无视环境的重大变化。第二,发作期: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利息负担中;债务拖延偿付。第三,恶化期: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支付到期债务。第四,实现期:资不抵债;丧失偿付能力;宣告破产。

4 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对策

4.1 严格控制负债,防范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力有限,过高的负债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因此,中小企业的理财者必须从负债总量和负债结构两个方面严加控制。在总量上,应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在结构上,应控制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重,防止流动负债比重过高、流动负债到期日过于集中等问题。

4.2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企业通过全面财务预算的编制与实施,可以实现企业的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营战略按规划实施,还可以将成本控制与预算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小企业的全面财务预算应包括如下内容: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等。

(2)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要做到事前有预算、有定额;事中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差异;事后有奖励或惩罚的措施。

(3)制定周密的现金流转计划。现金收支平衡对防范财务危机十分重要,企业不仅要做到现金收支的总量平衡,而且要做到现金收支的动态平衡,即收支的时间吻合。

4.3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1)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个别领导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情况比比皆是。在中小企业实行科学的决策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民主决策,不能搞一言堂;二是决策程序规范,可行性研究不能少;三是积极依靠外部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决策。

(2)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小企业要长期稳定地发展,必须要有一只由高素质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

(3)制定并实施规范的基础管理制度。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虽然重视基础管理制度的建立,但普遍存在制度简单、流于形式的问题,是企业管理混乱的重要诱因,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基础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赵丽琼,张庆芳.国内外财务困境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07,(9).

[2]周兴荣,李文宁.国内外财务预警方法与模型评析[J].财会月刊(综合),2008,(5).

[3]刘静,程涛.中外企业财务困境成因之比较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

[4]何卫红,郑垂勇.财务困境及预警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

上一篇:对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