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师幼互动”的集结号

时间:2022-10-12 03:29:28

摘 要: 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作为幼儿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年来,师幼互动正日益受到研究者、教师的重视。但回味各种师幼互动场景时,我们发现许多看上去热闹的互动行为背后却是教师没完没了的提问和孩子绞尽脑汁的回答,是教师积极主动的追问和孩子不用思考的言语应答。这不是互动的目的和追求,也不是互动的价值所在。本文作者从平等、合作、情感、激励这几个关键点来追求有效的师幼互动。

关键词: 师幼互动 平等 合作 情感 激励

作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互动”尽管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界定,但其内在的本质和力图搭成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建立人际互动关系,不断产生互动双方(多方)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彼此影响和促进。因此,从本源和内涵上来讲,互动绝不是为了制造语言上“你说我说”的热闹景象,也不是为了创设行为上“你来我往”的游戏情景,更不是“为了互动而互动”。作为幼儿生活世界中重要的互动之一,师幼互动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前提,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愿望为目的,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取向的。其核心理念就是借助各种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以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激发、彼此启迪和共同发展。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关注与幼儿的互动。他们不但设法成为孩子心声的“倾听者”,而且努力成为有目的的“抛球者”和有意识的“接球者”,并希望在教学中建立起有效的师幼互动。

一、有效的师幼互动应以平等为原则

意大利的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接着孩子抛过来的球”。这个隐喻形象地描述了教学中师幼平等交往的关系,师幼作为对话者,就如同打乒乓一样,是彼此不断轮流“抛球―接球”的过程,教师不应只是“抛球者”(言说者),孩子也不应只是“接球者”(倾听者)。

无独有偶,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也有一个精妙的比喻:“面对美味食物,师幼共同进餐,一道品味,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孩子,但更多的是和孩子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孩子和自己保持同一口味,允许孩子对各种佳肴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共享中,师幼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在互动交流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孩子应该是平等的对话主体,避免出现“对话缺位”的现象。教师要始终抱着把孩子看作学习的主人这一想法,其角色定位直接影响互动行为的发生和效果。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决策者,而是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老师对幼儿的作用影响只有通过幼儿主题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真正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避免出现教师“满堂问”或“满堂灌”的现象,要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处理好师幼之间在互动中的主体性关系,摈弃以往教师主要影响和控制幼儿的被动关系,进行平等的师幼对话无疑是实现有效互动的重要原则。

同时,这种平等交流不仅是师幼层面上的,而且是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仔细考察我们平时的公开课,不难发现那些被冷落与忽视了的孩子存在“对话失真”的现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度来选择不同层次的孩子来回答,让每个都有发言的机会,都能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不只是一种手段方法,更是一种原则、一种精神、一种目的。教师在组织这个教学活动中能尽力地去尝试,让所有孩子都尽可能地参与到互动这个环节中去。

二、有效的师幼互动应以合作为桥梁

孩童时我们曾唱过这首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笑。”现在很多课堂上的一部分孩子也都处于“木头人”或“准木头人”的可悲状态。在处理互动交流这一环节时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形式单调。基本只有师幼间的互动而缺少生生间的互动。

我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是:多设计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的内容;多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多设计具有“弹性”的、多向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很多提问都是“教师一呼,幼儿百应”或“答案单一”的情况,这不利于互动行为的发生。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是发散性的,能引起幼儿争论的,甚至是一个人无法解决的,这样就会引发更多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学实效,更突出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因为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年龄、知识层次等方面差别小,他们更易理解对方,更易体验对方的精神世界,更易展开对话。讨论就是合作学习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让孩子同步思维,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让孩子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有疑”境界通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疑”境界。

三、有效的师幼互动应以情感为纽带

在互动交流这一环节还普遍存在另一个误区:内容单一,多认知互动而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缺少“心灵”的碰撞,即“对话不足”,对话是有层次的,一般分为知识的层次和情感的层次。知识层面的对话是指师幼围绕知识性问题进行的平等的探究,对话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情感层面的对话,则重视课堂情景的营造,通过对话使师幼在活动中获得愉快健康的情感体验。

情感的渗透与交流应该贯穿在师生互动的整个过程中。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威慑感的形成不利于他们想象力和个性的发展,师生之间情感的渗透与交流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当教师传授新的方法技能时,孩子没有经历过、感受过,会有意无意地抵制与自己原有认知经验发生冲突的内容。此时就需要老师不急不躁、耐心地组织孩子一起磨合、体验,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幼儿能主动地向老师吐露出自己的心声,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使他们情感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体验成功。

四、有效的师幼互动应以激励为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引领方面外,还突出表现在鼓励孩子学习、培养孩子兴趣、激发孩子问题意识上。在师幼互动交流的环节中,教师应重视反馈评价这个因素,讲究一点激励的策略。

反馈要体现激励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就是善于去培养孩子的种种学习习惯和能力,包括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等等。

反馈评价包括表扬与批评。一般来说,表扬比简单提供反馈要好,因为表扬能激发孩子向上的内驱力。当表扬直接与具体任务的完成相联系时,效果更佳。如:“你说得很完整”。在批评时,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就是你是有能力的,可以得到更好的答案,如:“你能不能……那就更好了!”

综上所述,教室是一个互动的场所,为了达到互动的有效,我们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都应充分重视平等、合作、情感、激励这几个关键词,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网络。由此可见,真正的师幼互动不仅仅关注“互”,更重视在“互”的基础上的“动”。只有“互”而没有“动”或只有“动”而没有“互”,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充其量只是一种交往活动。这样的互动引发的只能是低效的“教”和无效的“学”。让我们吹响师幼互动的“集结号”,好好把握互动的内涵,紧紧抓住互动的灵魂,在师幼“互”和“动”的过程中,舒展孩子的心灵,满足孩子的需求,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上一篇:试析循环经济法的特征 下一篇:论新课程理念下特殊学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