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外来务工子女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时间:2022-10-12 02:09:22

提高外来务工子女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课堂练习”就是在课堂中数学新知识探究以后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用于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提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入和新授,而忽视了练习设计。由于外来务工人员长期外出打工,没有精力和能力关心与辅导孩子课内外作业,此特殊性决定了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教师更有必要设计出符合自己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习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学情分析

一般来说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在校学生70%以上是进城务工子女,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生活、学习管理较少。孩子在家的学习教育与辅导基本全是空白,导致在校教师只能勉强督促孩子完成最基本的“补充习题”与“评价手册”上的作业,至于一些课外题目,根本无暇顾及。然而由于近几年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孩子学习数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学业水平检测的考试题目也越来越灵活,与平时学生所做的题目难度有所脱节,导致孩子考试成绩情况始终不太理想。

二、提高此类学校的数学练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针对性强,因材施教

练习的设计必须符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要求,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与一般学校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更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真正地练在关键处。

此类学校的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有的 “常见”的生活用品对他们来说都很陌生。例如,在教学“认识升”后,有的学生跟笔者反映并没有真正地见过“太阳能热水器”“汽车油箱” “花生油”等。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看一看:出示相机实拍的 “太阳能热水器”“汽车油箱”的照片,出示实物“5L”“2L”花生油各一桶,让学生观察它们容量的大小特点;

2.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3.比一比:这些容器与装一升水的杯子比较,你想说什么?

这样的练习,既弥补了学生生活见识面上的一些缺失,又加深了对容量单位“升”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容器与“装一升水”的杯子容量相比较,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一般用升做单位,初步形成估计容量大小大概在什么范围之内的能力。这样的练习设计比看教材书上的卡通图片更加真实有效,并且是为“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数学课堂量身定做的练习。

有目的、有针对性、巧妙而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可以使教学过程优化,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形式多样,积趣创新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有的老师总是认为外来务工子女的基础较差,把课后习题与相对应的《补充习题》做好即可。确实,此类学校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限制,学习数学确实应以“基础题”为主,但这一切并不能成为“练习形式单一”的借口。在题型形式上应注意多样性,如采用填空、判断、选择、组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品质。数学练习的设计不能仅仅满足一题一解一问一答,需要教师设计时注意在“活”字上做文章,例如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

下面是粗心的小明写的一封E-mail,请你找出信中的三处错误,并改正。

舅舅:

您好!2月28日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登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21:37开车后,我就躺在卧铺上睡觉,第二天早晨6:37醒来时,火车正好到了南京站,在火车上整整6个小时。

这次到济南,真是开心!谢谢您的热情款待。由于时间紧,还有很多景点没来得及游览,真是太可惜了。6月31日放暑假后我一定再来济南旅游,再来看望舅舅!

身体健康!

小 明

2013年2月28日

这道练习题,以书信格式,让学生在阅读短信后,发现信中的数学错误,并根据所学知识加以纠正,这样的题型和教科书上的练习题相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精讲精练,提升质量

新课程改革下,很多教师注重了情境创设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新知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又因为“不放心”心理下的大量讲授,使得巩固练习时间偏少,显得“头重脚轻”。

例如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商不变规律”时,课堂上过多地注重学生小组间对于规律的归纳交流,导致课堂没有充裕的时间练习巩固与应用。本以为这节课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研究,应该能很好地掌握所学规律。但是第二天作业的正确率却令笔者有了一番较为深刻的“课后反思”。学生虽然对“商不变的规律”倒背如流,却不能灵活的实际运用。如在家庭作业中有一道这样的练习“30÷5=6,210÷35=”,大部分的学生还是用之前学习过的“除法竖式”进行计算。若笔者能在新授课的课堂上让孩子多做一些“商不变”的练习应用,渗透出此规律在平时计算中的“简便性”,相信出F上述现象的几率会大大减少。

三、结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学情复杂,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设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南京市鼓楼区五塘小学 江苏】

上一篇:帮助学生养 成思考的习惯 下一篇:创造力在幼儿活动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