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玉树我的家

时间:2022-10-12 01:22:41

2010年4月14日,玉树县结古镇在宁静的晨曦中醒来,上学的、晨练的、赶远路的人的身影一如平日般安详。但是,7点49分发生的大地震,瞬间使三江源头这座美丽的高原小城面目全非――

这一切的一切,玉树州档案局(馆)的同志们现在都不愿意再回忆。在地震后的第三天,经历了痛失亲友,家园满目疮痍、居无定所的他们,就身心疲惫地出现在了州局的临时办公帐篷内。劫后余生的同志们第一次见面,居然是那样的沉重,大家眼中饱含热泪却没有流淌;内心极度惊恐压抑却没有太多的话语,只是静静地等待局领导安排工作。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坚强的档案工作人员吧。

青梅才仁,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玉树州档案局的大学生志愿者,却有着与正式职工一样的工作热情。多年来参与玉树重大活动拍照和摄像的他,已积累了丰富的提取档案素材的经验及收集珍贵照片档案的意识。地震中他失去了多位亲友,却在极其危险的时刻,拿起相机冲进玉树灾区的废墟,危楼、民宅……想着要在第一时间为玉树州档案馆拍摄收集玉树地震现场最珍贵的照片资料。大学生志愿者白嘎于今年三月份进入玉树州公检法公务员面试行列,地震发生后也及时赶到州档案局,连日加班加点帮助编发信息、打印文件、分发物资。在州档案局的6年时间里,她的聪明好学和修养赢得了全局(馆)人的喜爱。

副局长扎西措毛,在州档案局工作了8年,经常是局长、馆长的职责一身挑。地震发生后,她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马上返回玉树,和同志们共同抗震救灾的决定。她提前结束在上海的培训学习,日夜兼程赶回玉树。没人能够想象,失去了多位亲友的她,16日一回到玉树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她每天在做好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协调工作的同时,还要安排部署全州的档案抢救工作。她带领同志们到处察看和了解档案受损情况,协调加强全州档案抢救工作的薄弱环节,检查督促各单位落实档案抢救和转移工作,为州县档案人员解决御寒衣物,为档案保存临时板房的搭建和全馆档案的安全转移奔波。地震初期,各级部门与震区沟通情况十分困难,她在没有任何办公条件的情况下,挤时间、想办法,及时编写了20期玉树档案信息、4期情况反映,起草了lO份文件、7份汇报材料,上报了8种统计报表,向有关部门提供了灾区最新的档案受损及抢救工作情况,为州抗震救灾档案抢救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为下一步玉树州、玉树县档案局馆恢复重建奠定了基础。由于劳累过度,她病倒在床上,就是这样,她也要反复交代工作人员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每次在废墟中穿行,扎西措毛总能看到自己已成危房的家,但她的脚步从来电没有迟疑停留过一秒,因为总是有更重要的事在牵扯着她的心。她丈夫从西宁上来抢救危房里的东西,她连过去搭把手的精力也没有。好在她爱人很体凉她的难处,什么也都默默地独自承担了。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对父母极其孝顺。4月24日,她从州委指挥部回来,才第一次在震后见到了父亲,老迈的父亲正一个人去往扎西科灾民集中安置点的方向。父亲一见她就赶忙说,“我知道你们忙,我去看看能不能找个帐篷给家里人。”她内心充满了愧疚,却只能哽咽着告诉父亲再坚持几天,只要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父亲坚强地走了,她已经泪流满面。

玉红霞,是玉树州档案馆年龄最小,学历最高的干部。作为单位里唯一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具备一定文字功底的她,是局领导最得力的助手。她父母年事已高,且父亲身染重病,很需要她的精心照顾。地震发生后,白天,她和业务指导组到处开展工作;夜晚,还要汇总白天的工作情况,一篇篇文稿都是由扎局长审改过后,才由她最后打印、装订并负责分发到各单位,经常要忙到深夜十二点。她母亲反而经常要担心和照顾她。瘦弱的她身体开始透支,并引发了急性阑尾炎,但她毫无怨言,靠着吃药打针,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震后一个月,表现出色的她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共正式党员。她说经历了地震后,她才理解了逝者已去、生者坚强的真正含义。

刘新华、弋西卓玛、孙秀祖和普布卓玛,平均年龄46岁,由于业务熟练,担负着对133家单位进行档案险情排查登记和指导档案抢救转移的艰巨任务。她们以女人特有的细心和缜密的观察,对每个单位的档案库房、人员,档案装具、档案受损等情况都准确详细地记录下来。为了能够掌握第一手最真实、最可靠的现场抢救数据,每一个单位的废墟和危房她们都不放过,因为她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早一步掌握情况就能够多抢救回一份完整的档案,多一条建议就能为领导提供更详细的抢救计划和制定更有力的抢救措施。她们更懂得档案犹如人的生命一样脆弱,一旦损毁将不可再生。对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档案事业的她们来说,看到档案,就会有一种保护孩子般的本能的冲动。遇到危楼中遗留没抢救转移出去的档案,她们总是苦口婆心地对相关单位人员强调档案抢救的重要性和抢救转移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嘱咐一定要做好转移后档案的保管和登记造册工作。她们顶烈日、冒狂风、淋雨水,每天都坚守在抢救档案工作的最前沿。当一家又一家单位的档案从危楼中、废墟下抢救、转移抢救出来时,当她们手中档案抢救出来的数据一天比一天多时,她们紧绷的神经才开始放松下来。这时的她们,已经连续一个月爬上爬下,双腿肿胀得迈不开步,清晨出门,双脚竟挤不进鞋子里去。步入中年的她们,上有老下有小,白天在单位忙,只有晚上安抚家人,照顾老人,抽空到已是危房的家中收拾东西。

拉毛永措,参加工作34年,地震中她抱着外孙从危房中脱离险情,还险些受伤。她十分庆幸两岁的外孙的在她的保护下没有发生意外。她将小外孙和75岁高龄的母亲在西宁安顿好后,立即返回了玉树。她负责看护单位的帐篷和管理财务,虽然经受了地震的惊吓、连续的工作和多次搬迁的劳顿,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她还是表示:这个时候不能提任何要求。

段富荣局长,刚到卅『档案局上任两个月,是州档案局唯一的“党代表”。还在熟悉情况的他,虽然在档案抢救业务工作上使不上劲,但在档案板房搭建这一重要工作的完成上却使出了浑身解数。在板房搭建的数十天里,无论风吹日晒,他每天都神情焦虑地在工地上坚守。他知道,在气候恶劣多变的玉树,一个临时的、安全的家,对档案意味着什么。板房一天不完工,他心里一天都不会踏实。

就是这样的一个集体,在地震发生后的那段艰难的日子,没有一顶属于自己家的帐篷,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吃饭也是想起来就找点什么垫垫,忙忘记了也就算了。夜晚加班,高原的寒凉透彻骨缝,连续十多天换不了衣,洗不了头。但他们以忘我的精神,写下了玉树兰台人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追求,即无论如何也要将档案的损毁减小到最低程度。他们纪录和保存了大量反映玉树地震情况的图像资料,圆满完成了100多个州直机关和其他各类型单位20万卷档案安全抢救和转移的督促指导任务;在省军区独立团官兵的大力支援下,将州馆31200卷档案安全转移进新板房,并整齐地排列上架。接下来,他们已经开始对受损档案进行整理修复,对各单位4・14地震灾害文件资料进行收集。

4月20日,省档案局局长龚国平同志亲赴玉树灾区,使迷茫中的玉树震区档案人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档案的抢救工作步入了正轨,省档案局还为灾区档案馆购置了200组铁皮档案装具。4月27日,国家档案局副局(馆)长李和平同志一行到玉树州灾区检查指导档案抢救工作,国家局随后为灾区解决了搭建500平米板房经费100万元。5月3日,青海省委常委沈何同志看望州档案局(馆)的同志们,解决大家的生活难题,还在深夜挨门逐户看望和慰问大家。那一晚,坚强的女干部们流下了强忍多日的泪水,第一次显示出了女性感性和柔弱的一面。

这些平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干部,在地震后的大灾大难中展现出了过硬的素质。没有豪言壮语,却通过无私无畏的行动保全了玉树发展的真实历史记录;没有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却让各级领导因她们的坚韧执著而感动和牵挂。

今后,还有什么样的困难是他们所不能克服的呢?我们相信,也让我们期待,有他们出色的表现,玉树的档案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玉树的档案人在努力着,“玉树不倒,青海长青!”

上一篇:凝固的往事 下一篇:志要豪华趣要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