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大多“黑”胜“白”/汤熬太浓会伤身

时间:2022-10-12 01:07:33

食物大多“黑”胜“白”/汤熬太浓会伤身

食物大多“黑”胜“白”

文/王鸿普

同种类的食材,不少都有“黑”“白”之分,比如黑豆与大豆、黑芝麻与白芝麻等。日本“后七新闻”网站近期报道,日本营养学家对一些成对“黑”“白”食材的营养和功效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同种食物,黑色的普遍胜过白色。

黑豆>大豆

大豆富含异黄酮、皂苷、卵磷脂等营养成分,能抑制脂肪生成,减少“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从而令血液循环更通畅。黑豆不光拥有大豆含有的营养成分;其黑色表皮所含的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可预防衰老。推荐坚持每天吃10~20粒黑豆。

黑芝麻>白芝麻

白芝麻营养丰富,尤其是其所含的维生素E,具有活血,改善贫血、畏寒的功效。白芝麻还含有抗氧化物质芝麻素和麻油酚,芝麻素具有帮助治疗酒精中毒的功效。但黑芝麻与白芝麻相比,除了同样含芝麻素和麻油酚外,其黑色表皮还含有花青素,三种抗氧化物质联合发挥作用,“威力”加倍。黑芝麻经过煎炒后,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功效也会增强。

黑(红)糖>白糖

白糖的成分99%是由能迅速转化成能量的“糖质”构成的,能有效消除疲劳,可以强壮身体。但是我们吃到的白糖几乎都是经过精制的,其所含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就所剩无几了。红糖则不同,其含有钙、钾、镁等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等。中医认为红糖具有强健肠胃,温补肝脏,活血化瘀的功效。

黑(米)醋>白醋

醋富含醋酸等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除了能促进食欲,还具有分解乳酸,消除疲劳的功效。醋还具有杀菌作用,也可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不过,它是种会令身体发冷的“寒性食材”。而米醋与白醋相比,经过长期酿造,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更高。食用米醋后能抑制血糖上升,防止糖尿病及高血糖导致的动脉硬化,抑制脂肪在体内的蓄积;米醋还有防止骨密度下降的功效。

专家表示,常吃“黑色食物”不仅可以暖身补肾,还能预防高血压、肥胖症等多种慢性疾病。

汤熬太浓会伤身

文/李惠明

中国人素来重视“进补”,而鸡汤、骨头汤就是国人最推崇的 “补汤”。人们习惯长时间的熬汤,认为熬的时间越久,汤越有营养,越能达到“补”的效果,其实不然。

熬骨头汤一小时左右的浓度最为合适,这时骨头中的蛋白质(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已溶解到汤内,使熬出的骨头汤味道鲜美。如果再长时间熬炖,骨头汤中会溶解更多的油脂,喝多了会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熬骨头汤时若加入海鲜、菇类、动物内脏等,久炖后还会使嘌呤含量增高,喝下后对人体有害,为“痛风者”之大忌。炖汤中加入绿色蔬菜,煮得太久会使蔬菜中营养素流失,而汤中钾含量和草酸盐都会增高,慢性肾病患者喝了有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鸡汤也一样,其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即使只吃炖鸡不吃鸡皮,但皮脂早已溶入汤内,喝熬制较久的浓鸡汤会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不仅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道疾病,还会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脂肪肝的形成。

所以,熬汤一个小时左右即可,熬汤前,先将洗净的骨头砸开,然后放入冷水,冷水一次性加足,在水烧开后可适量加醋,因为醋能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到汤内;同时,不要过早放盐,因为盐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美;此外,推荐炖具为压力锅,因为用压力锅熬汤的时间不会太长,而汤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损失不大,骨髓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也易被人吸收。

上一篇:平谷山里的“狗嚼子” 下一篇:回家吃饭的智慧——葱涕、葱白、葱叶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