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超越

时间:2022-10-12 12:42:19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此,海内外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各类媒介也竞相出招,精心组织策划纪念报道,回望百年,与受众一起接近、还原、触摸、感受辛亥。如2011年第37期《中国新闻周刊》通过陈天华、邹容、秋瑾、林觉民、宋教仁、蔡锷、黄兴、孙中山8位辛亥人物的故事,来透视这场发生在100年前的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011年第34期《新民周刊》以“辛亥・红颜”为题,回忆了“那些散落于历史尘埃的辛亥女杰”。还有新浪新闻中心推出的辛亥革命一百年特别策划――“革命有价”,百度文库推出的纪念辛亥革命特别策划――“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话”等等。在众多媒介的报道中,湖北《党员生活》第10期推出了一组有着浓郁地方特色和独特视角的专题策划――《百年辛亥:记忆与超越》,围绕辛亥百年这段凝重的历史,以其深刻的内涵、翔实的史料,在“角度、深度、高度”上做文章,在“记忆与超越”上出新意,为这次百年一遇的重大纪念活动献上了一份薄礼。

角度――寻找独特视角,重在阐释“首义精神”

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在同一时期会做出不同的报道,有的精彩绚烂,有的则相形见拙,这主要取决于新闻角度的选择。

对辛亥革命这样一个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事件,过去不少媒体也围绕这一主题做过专题策划,但今年所不同的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百年一遇。对这样一个老题材,要挖掘出新意来,就必须有新的视野,新的角度。

循着这种思路,《党员生活》在确定策划的主题和角度时经过多次研究,最后从全国研究辛亥革命的权威学者章开沅教授所说的“盘点辛亥百年,不能就辛亥革命讲辛亥革命,要盘点三个一百年。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100年”这一重要思想中得到启发,将视角放在了中国这一百年是怎样过来的,特别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如何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在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伟大复兴中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关键的节点上,从而确定了“辛亥百年:记忆与超越”的主题思想。

这篇策划分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为“触摸历史――‘首义之城’的百年记忆”,下篇为“时代变迁――‘战略支点’的时空超越”。同时,为了在众多的报道中凸显湖北地方特色,在“记忆篇”中大胆舍弃与湖北、与武汉无关的材料,集中笔墨展示和阐述武汉本地发生的与当年辛亥革命有着直接联系的相关素材,如“起义门、红楼、工程营、自强学堂”等独有的遗址,采取一景一图一故事的手法再现了当年历史;在“超越篇”中紧扣孙中山先生《治国方略》中对大武汉未来发展的描述,派出记者独家采访撰写了《红楼遐想――百年武昌从首义到首善》、《汉阳造的不朽传奇――汉阳兵工厂旧址寻访》、《百年自强路 荆楚再辉煌――从自强学堂到“科技兴省”》、《伟大复兴的武汉见证――从“东方芝加哥”到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等反映湖北、反映武汉百年变化、百年超越的文章,纵横结合、时空交错,以史为辅、以今为主,将百年辛亥的历史事件与今天湖北武汉的发展变化对应在一起来考虑,重点放在“超越”二字上,形成一种宏阔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地方特色。

深度――立体组织报道,重在体现历史沉淀

一般而言,刊物的策划必须在深度报道上做文章。深度报道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报道反映的新闻事件、新闻内容大都是跨越时空的大容量、多信息、紧扣时代脉搏的社会问题或新闻事件。它不是平面、单向、直线性地反映事物,而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侧面、多视角、多方位的描述。它带有采编人员的主观思辨和倾向性,要求采编人员有主体意识的高度渗透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党员生活》关于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策划就具有上述这些特点。

有人曾说,一座城市的厚重感在于什么?在于沉积在那里的历史文化,以及由这种历史文化铸造的人文精神。历史悠久的武汉,就是一座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城市。在它身上,发生过那么多的历史故事。它因辛亥首义闻名于世,成为辛亥革命历史遗迹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成为辛亥革命历史研究成果最丰硕的前沿阵地,成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纪念地之一。因此,《党员生活》在做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策划时十分珍惜这一无形资产、世界名片,采取思辨性手法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既有辛亥革命史料的收集,也有记者旧地重游、实地采访的见闻;既有单独成篇的专访,也有纪实性的、评述性的综合通讯。这种构思严密的逻辑层次和多种表现手法的科学运用,把受众的关注力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

比如,在《红楼遐想 ――百年武昌从首义到首善》中,记者通过描述改革开放30年来的砥砺奋进,“武昌发生巨大变化,成为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英雄之城,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的文化之城,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商务之都,宜居宜业、和谐文明的首善之区。特别是在民生改善、和谐社区、党建创新方面开风气之先。素有‘楚天第一街’美誉的水果湖街,率先在全区进行‘大部制’试点,着眼区域大党建。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视察,给以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今年‘七一’前夕,武昌区被省委命名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这样的选材和着眼点不仅让红楼像一位历史老人一样,既向世人述说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也为历史见证着当今时代的伟大变革,同时也体现了党建刊物特有的政治敏感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它向人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辛亥革命虽已悄然退成一个世纪的记忆,但首义精神已成为独具品牌效应的城市文化和精神空间。

还有《“汉阳造”的不朽传奇――汉阳兵工厂旧址寻访》这篇文章,通过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向广大读者讲述了当年湖北新军起义士兵用一支普通的“汉阳造”步枪,射出了一颗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子弹。而 “ 闻名天下的‘汉阳造’步枪,从1893年一直生产到1944年,风靡了半个世纪。其寿命超过了曾在中国生产过的任何一种武器,总产量上百万支。由清末新军开始,到北洋军、北伐军、中央军、红军,‘汉阳造’武装了无数的中国部队。”“1939年,汉阳兵工厂迁至重庆,成为抗战后方最有力的保障。无论在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我军将士曾手持‘汉阳造’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曾对自己所拥有的‘汉阳造’爱不释手,那支编号为‘8341’的步枪,后来成了他警卫部队番号……”“ 汉阳兵工厂自1938年撤离后,分支出的20多家军工企业,已遍布湖南、四川、江苏、上海、台湾等地,其中,长安集团、马尾造船厂、江南造船集团、建设集团这4家为嫡亲后裔。目前,南方几所大型兵工厂与汉阳还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这些鲜为人知的史料,让人们了解到历经百年、当年打响第一枪的“汉阳造”并没有灰飞烟灭,而是在历史变迁中化整为零,薪火代代相传。这样着笔,使文章具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和厚重感,体现了编辑记者对这段历史有着纵深的观照和把握,以及党刊人“带着最大的敬仰和诚意向历史致敬”的心情!

高度――发挥党刊优势,重在讴歌百年传承

所谓高度,主要指媒体在重大事件和重大宣传报道中重视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拿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报道来说,要想将报道做深做透做成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刻内涵的高端产品,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主要目的既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以史为鉴,将辛亥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在《百年辛亥:记忆与超越》策划的《百年自强路 荆楚再辉煌 》一文中,作者从百年前有30多名师生参加辛亥革命起义军的“自强学堂”入手,引出百年后湖北“科教兴省”的战略方针。文章先是回顾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饱受帝国列强欺侮。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怀着“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的政治主张,建立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自强学堂(后于1902年更名为方言学堂),由此揭开了近代湖北教育序幕的历史。接着,文章对辛亥革命后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跨入新世纪,武汉大学迎来破茧化蝶的新纪元。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迈进。近10年来,武汉大学这座古老的学术殿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产生了4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湖北转化为生产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建校以来,武汉大学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

作者讲述武汉大学的历史,其实是在用较短的笔墨浓缩了湖北近代高等教育前进的轨迹,说明中山先生“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的教育理想正逐渐成为现实。这就使文章有了历史的高度。

还有《伟大复兴的武汉见证――从“东方芝加哥”到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的文章中,作者通过“一桥一坝一路一园”的描述,既回顾了孙中山先生在《治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勾画的“东方芝加哥”――“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也。此点实吾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的宏伟蓝图,又通过百年后的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大桥隧道:见证百年梦想”、“三峡工程:改写千年历史”、“一城三站:打造‘九省通衢’”、“中国光谷:挺起民族脊梁”的伟大成就,讴歌了辛亥百年后武汉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这样一个命题,说明从铁路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到“龙头武汉”、“支点武汉”,到“跨越式发展的武汉”,这一切无不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这一切都深刻昭示着,伟大的构想只有在伟大的时代由伟大的人民方能实现的深刻含义,也使得整篇策划站在了中华复兴和中部崛起的战略高度,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

上一篇:情感类节目热播背后的思考 下一篇:地市报推进“走转改”方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