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淳安香榧产业的发展

时间:2022-10-11 11:55:01

浅谈淳安香榧产业的发展

香榧又称细榧、真榧,是一种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其果实外有坚硬的果皮包裹,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是榧属植物中品质最优的一种果实。香榧营养丰富,经炒制食用,清香浓郁,松脆香酥。同时,香榧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清肺、润肠、化痰、止咳、消痔等功能,所以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香榧树干高大,挺拔直立,侧枝发达,树姿优美,枝叶葱绿,四季常青,细叶婆娑,对烟尘的抗性较强,又很少被病虫害侵染,非常富有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园林和庭院绿化树种。

近年以来,淳安县把发展香榧种植和香榧育苗,作为创先争优、为林农办实事的一项工作来做,本文就近年来淳安县加强香榧产业发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发展的优势、潜力与对策作一浅谈。

一、概况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与安徽省歙县、休宁县相毗邻;与本省临安、桐庐、建德、衢县、常山、开化六县接壤,县境中部横贯著名的新安江水库蓄水量178亿m3,面积84.4万亩,有著名的AAAAA景区——千岛湖。全县总面积664万亩,行政区内有23个乡镇,425个行政村,总人口45.2万人。

淳安是浙江省林业重点县之一,也是浙江省25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37.7万亩,占县域总面积81%。其中有林地面积438.6万亩,山核桃面积25.5万亩,竹林25万亩,油茶10.431万亩,香榧0.259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16.8万亩,森林覆盖率75.1%。

二、淳安发展香榧产业的意义

香榧系第三纪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名果,主产浙江,由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栽培效益居所有干水果之首,是我省最具特色、最具市场竞争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名特优林产品,培育管理水平较高的林地,亩产值少则5千元,多则上万元,是我省诸几、嵊州、东阳、磐安一带产榧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淳安县已将香榧作为十二五期间一项新兴产业列为发展项。

(一)经济效益

目前我县良种香榧采用2+3以上的嫁接苗造林,一般第5年可开花结果,第8年可株产干籽1-2kg,10年以后株产干籽5kg,亩产可达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二)社会效益

淳安香榧产业的加速发展,不断可以增加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加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也为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由此可以带动全县的香榧加工企业的发展,也为我县的包装、运输和流通、商品零售、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带来活力。近年来我县又有约2万农村劳动力从事香榧产业生产,香榧产业发展,不但关系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关系到农民的就业、农村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所以说香榧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三)生态效益

香榧还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它的根系发达,固土力强,树叶有很高的固SO2功能,能净化空气和吸收灰尘,日常管理要求施用有机肥为主,几乎不需要用化肥农药。油香榧树形优美,四季常青,寿命特长,对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巨大,生态效益显著。

三、淳安香榧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栽培经验不足

香榧造林,淳安林农没有香榧育苗和种植的经验,加上香榧造林技术要求很高,既要求土壤疏松透气,地下水位低,幼苗又要求侧方遮阴且造林的苗木最好是本地经移植后的大苗带土球就近上山造林,因此,没有香榧种植培管经验的林农其造林质量难以保证。

(二)种苗制约瓶颈

香榧嫁接小苗由于抗性弱,造林成活率难以保证,因此,造林普遍采用2+3,2+4经过移植的嫁接大苗、容器苗或带土球上山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但香榧大苗要培育五年以上,目前市场价格50-100元/每株,且数量不多,本县的苗木很少,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市场的需求。

四、淳安香榧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自然条件优势

淳安县属浙西丘陵的一部分,县东北部昱岭山脉、南部千里岗山脉、西部白际山脉环绕四周,为中低山分布区,海拔从110-1500m。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缘,温暖湿润,雨量充分,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但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对照香榧的生物学特性和适生环境,淳安县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宜发展香榧。

(二)资源条件优势

淳安县土地总面积为66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3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1.0%。在538万亩林业用地中,目前已经规划界定的生态公益林约219万亩,在适宜种植香榧的生态公益林区,可以根据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要求以补植的方式发展香榧,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农民增收。

森林采伐、火灾、病虫灾害等迹地更新中,引入香榧这一生态经济型树种,可以起到生态保护和增加经济收入双赢的效果。淳安县现有山核桃、山茱萸、无核柿、青枣、板栗、柑橘、茶叶、蚕桑等经济林面积达到66万亩,尤其是24万亩的茶叶园可以开展茶榧间作,进行复合经营,既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又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部分老龄的板栗园、山核桃园的改造,也可以进行香榧补植造林,扩大香榧种植总量。

(三)技术条件优势

淳安县林业局现有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9人,中级职称92人,全县设有林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科技管理站、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和6个林业中心站,各乡镇设有林业管理站。技术推广网络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同时,淳安县林业局还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协作关系,为解决香榧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政策条件优势

淳安县委[2010]55号文件“关于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提升农业主导产业中的干果产业,鼓励发展香榧等名贵干果主业,对连片种植10以上香榧等名贵干果基地(苗龄需是2+3以上),每亩给予1000元的补助,其中第一年补助800元,第二年、第三年分别补助100元。

五、淳安香榧产业发展的潜力

(一)淳安发展香榧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香榧最适宜栽种的基本条件是:年平均气温在14—16摄氏度之间,降水量1500mm左右,空气湿润,日夜温差大,一般在海拔400—1000m之间,常有云雾缭绕,直照光不宜太强,pH值在5—8之间。而我县地处淳安县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缘,温暖湿润,雨量充分,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加上淳安的水资源丰富,地下径流量少,水体晶莹碧透,为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秀水,另外淳安县山地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岩性土三大类,六个亚类、十五个土属,项目区以红壤和岩性土壤为主,厚度一般为50-120cm,表土层15-30cm,有机质含量平均值3.11%,含氮平均值0.152%,速效磷平均值6.6PPM,速效钾平均值118.9PPM,pH值5.5-7.5之间。非常适合香榧生长。立地条件优越,十分适宜香榧种植,发展潜力大

(二)群众热情高,增产潜力大

近几年香榧的价格在150元/千克到280元/千克,市场价格的稳步提高,加上各级政府的引导、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林农、企业主对香榧发展的积极性

(三)地方名特产,市场潜力大

香榧为我国特有,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生产,历史上曾经就是贡品。由于生产条件独特、收益缓慢等多方面的原因,香榧产量一直在1000t左右徘徊,目前全国平均五人只能分到一颗,货源十分紧缺。从2000年到2011年的市场价格来看,香榧干果由50元/kg上升到280元/kg,价格优势十分明显。据业内人士分析,30年内虽然香榧产量上升,但消费渠道不断拓宽,香榧价格一直会比较看好。同时,香榧种皮的提炼价值不断体现,其中30多种成分在香料、医药、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国内外有多家科研单位在研究。可见,香榧产业开发前景良好。

千岛湖为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年游客量达150万人次,广大的客源,为淳安香榧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市场优势决定了香榧产业发展潜力在淳安还是很大的。

六、淳安香榧种植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林地选择

香榧理想的造林地要求阴凉,空气湿度大,光照不太强,且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微酸至中性的砂壤土、紫色土、石灰土等土壤均适宜种植香榧,pH值小于5以下的土壤不适宜发展香榧,土壤以深厚肥沃、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的最为适宜。香榧结果后要求充足的阳光,所以海拔400m以上造林应选择在阳坡、半阳坡。

(二)林地整理

根据香榧幼龄期需要庇荫的特性及水土保持的需要,保留林地植被,造成侧方庇阴,对造林成活和生长均有利。一般坡度在15℃以下的可全垦,提倡林粮套种;15-30℃的坡地带状整地,保留梯坎植被,带上可以林粮套种;30℃以上的坡地以鱼鳞坑块状整地,挖大穴(直径80cm,深50cm以上),保留穴周植被。

(三)栽植技术

①施足基肥:采用带状、块状整地,挖大穴(50*50*60*厘米)在种植穴内,每穴施入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20kg,没有条件的也应分层填入杂草、落叶、草皮等。稍踩实,高度不超过穴深的一半,上面回填定植穴四周的表土,并高出地平面10cm左右,也可分两次回填。栽植前,每穴施入钙镁磷肥0.5kg,并与穴土拌匀。

种植密度:香榧经济寿命极长,数百年的大树一株即可占地数百平方米,同时香榧生长又极缓慢,考虑到前期的经济效益,一般初植密度以每亩25-30株左右。

②苗木规格:要求正宗香榧并经无性系测定的优良无性系作为造林材料。苗木规格要求“2+3”以上的嫁接苗,且必须带土球或是容器苗。良种壮苗的具体要求: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主侧根多;高度苗50cm以上;地径粗1.5cm以上;嫁接苗要求有3个分枝以上。

栽植时间:以早春(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秋末冬初(11月-2月)也可以造林,但要注意气温要在0℃以上,水分供应充足。

③栽植方法:香榧苗宜浅栽,土面高于根径2-3cm即可,切忌将嫁接部位埋入土中,栽植时要注意苗木要竖直,根系要舒展,填土一半后拔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种植后及时用遮阴网遮阴。

④授粉树配置:香榧系雌雄异株,在周围无雄株的地区造林时必须配置3%-5%比例的雄榧嫁接苗作为授粉树。香榧系风媒授粉,宜种植在雌香榧树的上风口。

(4)林下套种:香榧生长缓慢,幼龄期又需要庇荫,可采取林下套种的立体经营的模式,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茶叶、中药材等进行套种。

(四)幼林抚育

一是遮荫,小苗造林后1-3年,苗周设保护圈,遮阳网遮荫;二是中耕除草。造林后1-2年的春秋生长季节要在保护圈内经常除草,圈外尽量保留植被;三是施肥,2年生以后幼树以有机肥结合化肥(氮肥、复合肥),每株施氮肥50-100g,复合肥100-150g,有机肥5-15kg,化肥不直接接触根系。采用环沟法。

七、我县香榧产业发展的主要培训措施

近几年来淳安林业一至注重林业科技培训,将一些实用技术送到林农的山头地块,培育了一大批农村香榧的农民技术人员,产区农民也慢慢积累了香榧集约经营技术和经验,主要措施如下:

(一)完善培训机制,增强培训的规范性

一是培训过程中坚持做到不走样、不弄虚作假,确保各项培训落实到位。二是内外协调,形成了推进培训工作的合力。领导重视,保证培训经费,牢固树立培训是就香榧产业实施的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上下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保证了各期香榧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筛选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根据受培训对象的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三)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根据培训的内容的不同,及受培训对象的不同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有集中召集讲解学习、现场具体解答指导、召开座谈会性质的交流学习等。此外还发放学习培训资料,多媒体学习等。

(四)示范大户建设

选择对香榧种植有积极性的、认真负责、对技术有钻研精神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要求记载统计,使示范户成为技术应用的标兵、样板,从而辐射带动其他所有农户。

上一篇:电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日光温室西瓜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