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地膜在岢岚县玉米田上应用效果试验

时间:2022-04-23 03:31:13

可降解地膜在岢岚县玉米田上应用效果试验

目前,地膜栽培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常规栽培模式,地膜使用量逐年增长,成为农业丰产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但是,随着地膜的大量使用,由于普通地膜无法自然降解,并难以回收,土壤中残膜数量逐年增多,直接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从而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农田“白色污染”。

为了减少地膜对耕地和环境的白色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可降解地膜进行试验,已检验其在我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双重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根据省农业厅种植业处下发的《2012年可降解地膜示范方案》,进行了此项试验。

为了了解该种降解技术,我们到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该降解技术的全称为氧化-生物双降解技术。降解地膜的主要原料同普通地膜一样,是聚乙烯,所以它的力学性能(拉力和伸长率)、透光性、保温保墒性等和普通地膜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它的降解性。降解地膜在光或热的作用下,能将氧原子引入聚乙烯分子链,产生亲水的羰基,并能打断聚乙烯长链,降低其分子量。在光或热对降解地膜进行氧化降解的同时,生物降解在降解地膜的表面同时开始。生物降解可将聚乙烯地膜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腐殖质。

本次大田试验设置三种不同型号(山西1#,山西2#和山西3#)的可降解地膜进行对比研究。规格为:0.005×80cm.山西1#开始降解之前的潜伏期最短,山西3#开始降解之前的潜伏期最长。试验自2012年4月下旬玉米种植季节开始,通过对可降解地膜在使用性能、降解效果、玉米生长等方面进行观测检验、分析对比,综合评价生态降解地膜在治理农田“白色污染”中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

一、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性能

各试验点在铺设时间、铺设方法、农事操作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和普通地膜相同。试验证明生态降解地膜的透明性、拉力、延展性,以及保温和保墒效果和普通地膜无明显差异。图1和图2显示了生态降解地膜的保墒效果。

二、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

生态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如图3-图6所示。生态降解地膜在降解过程中,首先是拉力和伸长率的降低,在部分地区出现小孔(图3)。随着降解的继续发展,小孔发展成大孔(图4)。当地膜的断裂伸长率接近于零时,地膜变脆(图5),容易被水浸润。在光热和微生物继续作用下,地膜被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逐渐消失(图6)。

三、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的经济指标比较

在进行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的经济指标比较时,考虑了四个方面的因素:地膜单价,地膜厚度,残膜回收成本和残膜残余。根据地膜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降解地膜的价格为每千克18.5元,普通地膜的价格为每千克14元,也就是说如聚乙烯原料相同,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每千克贵4.5元。可降解地膜因可以降解,所以可以采用小于0.008mm的地膜。而普通地膜则不能采用小于0.008mm的地膜。考虑到残膜回收,普通地膜应采用0.008mm或以上的地膜。残膜的回收成本是以每人每工回收2至3亩残膜,每工按60至100元计算。残膜的残余对土壤的污染和残余的累积对产量的影响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其影响不能忽略。表1为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的综合效益比较。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可降解地膜的综合效益最好。0.005mm普通地膜的成本比0.008mm地膜的成本低,但是0.005mm地膜的残膜较难回收,在土壤中容易累积,对土壤的危害比0.008mm厚的地膜大。

四、大田试验总结性结论

2012年我县在岚漪镇西街村农户范金柱种植的12亩玉米田上进行可降解地膜使用性能和普通地膜使用性能试验对比,经过生育期的观察与收获期侧产,其总结性结论如下:

(1)可降解地膜使用性能和普通地膜相同,可以用机械铺膜。降解地膜不改变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和习惯;

(2)可降解地膜田亩产为453.6kg,普通地膜田亩产为457.3kg。山西3#可降解地膜降解效果较山西1#﹑山西2#晚,适合我县春季风大风多的气候特点,能够满足玉米生产的要求,对玉米的生长周期及产量无不良影响。

(3)在玉米生长后期,可降解地膜发生降解,机械性能下降,拉力和伸长率下降。试验显示,可降解地膜最终会完全降解;

(4)降解地膜的综合经济指标好于普通地膜。

上一篇: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浅析 下一篇:四棱豆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