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区果树引种栽培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时间:2022-10-07 05:20:51

高寒区果树引种栽培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摘 要] 呼伦贝尔的冬季寒冷漫长,适合当地栽培的果树甚少,通过多年的引进驯化栽培,成功解决了在高寒地区栽培果树的技术难提。

[关键词] 高寒;果树;技术

呼伦贝尔高寒区历史上无规模栽培果树记载,自1987年以来通过24年的果树引种栽培试验,先后突破干旱、风蚀、高寒等技术难关,总结出高寒区果树引种栽植的一整套栽培技术措施;并对全市经济林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分区,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由大兴安岭东南扩展到岭西北遍及全市13个旗市;果树品种日益丰富,由单一品种发展为李子、梨、苹果、草莓等5个树种20余个品种,年产值达9000万元,自推广以来累计产值已达5839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自治区科技部门的肯定及当地广大林农的认可。

一、生态效益

1.改善土壤结构

随着果树经济林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加大,一是截流降水,降雨的一部分落在树冠的枝、叶、干表面,被植物体吸收,其余沿枝叶集中到树干上向下流,沿根系渗入土壤。林地土壤结构疏松,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其稳定入渗率通常是农耕地的3—12倍,可以使地表径流最大限度的转变为地下径流,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二是降低风速,使空气中的尘埃及细微粒物质沉积下来,再加上其密布的根系为林地提供丰富的有机质,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

2.增加了森林覆盖率

1985年开始引种试验,1987年自治区林业厅正式立项,截至2001年,历时14年新增经济林21.84万亩。(详见附表)

3.保护环境、净化空气

果树经济林可以净化空气、防风降噪、制造氧气。据测算:lhm2林木1d可以吸收1t二氧化碳,释放出 0.73t氧气;同时还是粉尘过滤器,当含尘量大的气流通过林木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颗粒较大的粉尘会迅速下降。另外,其表皮绒毛能把粉尘粘在身上,从而使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大大降低,随着果树经济林建设的不断发展,减少污染、增强环保功效日益突出。

二、社会效益

1.改变了无规模栽植果树的历史,其影响意义极其深远

根据1981年版《果树栽培学》的果树区域划分,全国分为8个果树带。而呼伦贝尔地区不划在其中,距耐寒落叶果树带的自然条件还相差甚远。呼伦贝尔市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水量不多,集中在7—8月份,与果树生长物候期水分需要不吻合。

呼伦贝尔地区自然条件与耐寒落叶果树带对照表

五十年代,大兴安岭东南部分地区,在庭院有少量引种黄太平的农户,但因缺少霜期预防技术、修枝整形和全面的物候期管理知识,导致果树成活率不高,果品结实不佳,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阻碍了果品经济林的发展。自开展这项技术工作以来,通过多年的规范、总结、配套组装,同时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的气候特点,重点攻克高寒、干旱、日灼、风蚀等许多技术难关,从而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在此基础之上,又根据不同时节、生长期,精心编织出一整套高寒地区果树模式化栽培图,用于指导实践,目前已成为全盟广大农牧民所掌握的实用技术,为大规模推广果树经济林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突破了高寒区果树栽培的

突破大兴安岭北麓,地处北纬49°09′—49°34′,海拔612.9—666.8m,无霜期仅110d,平均气温-2.2°的果树。在鄂温克旗、东旗、满洲里市的引种成功,为高寒区果树引种推广提供了成功范例,也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可靠基础。

3.丰富了高寒地区种质资源

通过对28个果树品种的初选和多区域化实验,以及对实验林3类37项性状的测试分析,筛选出3个树种、15个品种,确定了呼伦贝尔地区适宜栽植果树品种,从而极大的丰富了该地区的种质资源、优化了树种、林种结构,促进了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4.美化了周边环境,为城市绿化增添了树种。

5.起到示范作用

尤其是2处示范园的建成,不仅使科技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也为当地专业教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基地。

6.拓宽了林产业思路,带动了地方经济

小康社会对林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林产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有竞争优势,林产业是个富民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果品的需求日益增大,而呼伦贝尔地处偏远,交通运输周期长,防寒成本加大,又无当地果品竞争,因此导致水果价格昂贵。所以改变当地群众依靠外产果品,生产人民所需要的地产优质果品是非常必要的。发展果树经济林是推动当地经济、带动产业调整、提高广大林农生活水平进而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7.高寒区果树引种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成功,鼓舞了广大林农营造果树林热情,加快了四旁植树、城乡绿化进程。

三、经济效益

高寒区果树引种栽培技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自1987年开始实施高寒区果树培育技术推广项目以来,全市每年各种果树种植面积以20000亩的速度递增,截至2001年已累计推广果树经济林218400亩,是原下达推广计划任务2.1万亩的10.4倍,其中结果面积12.24万亩,品种由单一品种发展到5个树种、20多个优良品种。按照年产量计算,从第4年开始,单株产果5kg、第5年单株产果10kg、第6年平均增产30kg、第7—8年递增40kg,这样最低亩产500kg计算,全盟年产鲜果可达9400万千克。

从产值情况看,种植1亩果树经济林纯收入可达700—800元左右,而一亩黄豆纯收益140—150元左右,其他农作物还达不到这个收益,相差4—5倍。这样全市果树经济林年创产值可达9000万元,累计产值达到58395万元。同时该项技术简便、实用,投入产出比为1:10.2,通过14年的推广应用,给全市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致富广大农牧民的一项重要产业。

呼伦贝尔市地区果树经济林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多渠道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当地群众造林、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乃至西部大开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彪.龙江县六合村生态园区建立模式的效益分析。防护林科技,2006(5)

[2]刘春燕.树木冻害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当代生态农业,2011(4)

上一篇:九台市备春耕生产情况 下一篇:核桃建园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