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烟台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1 10:22:37

浅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烟台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开启了我国发展蓝色经济的新篇章,对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烟台开发区作为烟台经济发展的“领航者”,理应科学评估自身在蓝色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而实现区域的科学发展。文章运用SWOT分析工具,综合评判烟台开发区在蓝色经济区中角色定位,并从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该区下一步发展策略。

关键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SWOT;发展策略;烟台开发区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规划》,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烟台开发区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抢占先机,迎合机遇,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实现该区经济高效高质增长。为此,对烟台开发区个性特征及在蓝色经济区中的定位和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显的尤为重要。

研究区概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其中主体区为沿海36个县市区的陆域及毗邻海域;核心区为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分别是:丁字湾海上新城、潍坊海上新城、海州湾临海重化工业集聚区、前岛临海高端制造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董家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营临海石油产业集聚区(详见图1)。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14个首批部级开发区之一,其地处山东半岛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7°、东经121°,拥有49公里长的林带海滩,北与北京、大连隔海相望,南与上海、青岛陆路相通,东与韩国、日本一衣带水,是21世纪中国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生长点。

图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功能分区图

2、烟台开发区发展蓝色经济的区域特征分析

SWOT是事物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与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英文缩写简称。SWOT分析法的核心就是确定分析对象的S、W、O、T四个方面,并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分析,从而确定事物生存环境和发展战略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行性。鉴于SWOT分析法简明易懂,分析方便,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等优点,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烟台开发区的区域特征、经济发展特性、社会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烟台开发区在蓝色经济区中的发展定位进行研究,制定下一步发展策略和方向。

2.1优势(strengths)

2.1.1 区位条件优越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山东省7个沿海城市中唯一跨黄、渤两海域的城市。烟台是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的副中心城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规划“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中,占据其中一区两带的重要位置。在环渤海地区,烟台市位于出入渤海湾的门户位置,起到连接东北与华北、衔接“两海”(渤海与黄海)的重要作用;在东北亚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烟台市承担着沟通中日韩、辐射朝蒙俄(朝鲜、蒙古、俄罗斯)的重任。烟台开发区可充分利用烟台在蓝色经济区中的区位优势,加强平台建设,统筹发展“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实现蓝色经济发展新突破。

2.1.2 资源禀赋优异

烟台开发区沿海岸线呈“线性狭长”分布,拥有49公里长的林带海滩,且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及葡萄酒庄、温泉、沙滩等高端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将为烟台开发区构筑全方位蓝色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1.3经济基础雄厚

“十一五”以来,烟台开发区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预计2011年末,区内GDP达900亿元,工业总产值2850亿元,财政总收入122亿元,税收收入占GDP、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两个比重”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已经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以及电脑、汽车、手机、船舶、装备五大产品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2.2劣势(weaknesses)

2.2.1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模式较落后

烟台开发区支柱产业主要是以廉价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为代表的低技术含量的贴牌生产,只是简单的加工厂,U型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领域涉及较少,并且本地的大多数零配件生产企业很难进入到龙头企业的生产体系之中;再者,产业比例不尽合理,服务业所占比例偏少,芝罘区服务业比重为64.2%、莱山区为44.76%,全市平均水平在32%左右,而开发区服务业占GDP比重仅有19.6%,差距显而易见;此外,区内还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分工协作,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较低等现象。

2.2.2 引进外资力度较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2008年烟台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度为5.55亿美元,排名第10名,而排名第一的天津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25.12亿美元(表1);2009年烟台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在部级开发区排名中下滑为第14位,2010年前三季度又下降到15位,大连、青岛开发区前三季度的实际外资分别是烟台开发区3.8倍和2.9倍。

此外,骨干企业支撑方面峻峰很高、但群岭不足,作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经济发展依赖性太高,存在较大的风险。表12008年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额

2.3机会(opportunities)

2.3.1 “十二五”规划开局实施

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烟台开发区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可以抓住发展契机,充分运用宏观调控工具,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拓宽思路,大力引进人才,增强创新活力,适时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加强“走出去”步伐和“引进来”力度,实现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

2.3.2 建设蓝色经济区优惠政策

烟台开发区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两个“特区”核心区中,可以牢牢抓住建设区域经济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财政、税收、金融调控政策优惠措施,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开拓多方式的投资融资渠道,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此外。可充分利用烟台港保税港区的作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保税物流中心的进程。

2.4威胁(threats)

开发区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起到该区域经济发展风向标作用,纵观比较相近区域各开发区情况,可从侧面反映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青岛开发区2007年GDP高于烟台开发区76亿元,2009年扩大到140亿元,税收收入由9亿元扩大到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由4.9亿美元扩大到8.6亿美元;大连开发区2007年GDP高于烟台开发区183亿元,2009年扩大到297亿元,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400多亿元,税收收入由6亿元扩大到5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由5.7亿美元扩大到19.3亿美元;2007年烟台开发区的实际外资比北京开发区多1.2亿美元,到2009年反而低其2.2亿美元。结合其他比较数据,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产业层次,无论是城市建设管理和文化内涵,还是项目的规模层次和水平,以及发展的质量效益等方面,烟台开发区面临的各区域外来竞争力很大。

2.5烟台开发区发展定位

表2烟台市自身特征SWOT分析结果

SWOT 优势(S) 机会(O)

劣势(W) 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禀赋优异;

产业基础雄厚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经济增长模式落后;

引进外资力度较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十二五”规划开局实施;

建设“特区”优惠政策

威胁(T) 外来区域竞争

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烟台开发区发展现状,制定烟台市发展定位如下:充分利用区位条件优势,加大与日韩经贸联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及发展基础雄厚的特点,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外资引进力度,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国家蓝色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此外,利用原有的产业集群优势,做高做强制造业;再者,充分利用葡萄酒文化、温泉、金沙滩等资源优势,做亮做优服务业,致力于打造城市个性鲜明朝气的创新性、现代化、靓丽文明的滨海新城。

3 发展策略

3.1 合理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方向,理由高度重视、合理规划。烟台市政府在科学评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体两带”发展格局,具有较好的切合性和较高的前瞻性。所谓“一体”,就是以中心城市2722平方公里土地及所属海域为载体,打造全市蓝色经济核心功能区。中心城市发展较弱,其产业、科技、人才和信息集聚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借势蓝色经济区建设,推动中心城市加快“东拓、西扩、南延、北展”步伐,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和动力源;“两带”就是以909.1公里海岸岛岸线为基轴,打造蓝色经济沿海隆起带和以各具风情的海湾、星罗棋布的岛屿为依托,打造蓝色经济战略支撑带。烟台开发区应将自身区内规划融入到“一体两带”格局中,充分发挥该区在“一体”中的工业经济主导性作用,主动积极承接“一体”带来的辐射,将八角副中心区和大季家商业生活区纳入“西扩”空间布局中;同时,积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海岸线的景观带动作用,布局发展高端住宅、酒店、水上娱乐、沙滩度假等项目。此外,区内应积极推动衡山路次级商业街建设进度,重点打造开发区“南大门”工程,尽快形成“消费热点区域”。

3.2 做强产业集群,注重海洋重工业发展

发展蓝色经济并非抵制“非蓝”经济,恰恰蓝色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非蓝”经济,两者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烟台开发区应继续大力发展手机、电脑、汽车、船舶、装备制造集群,并注重园区式发展,注重规模效应式发展;同时,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型产业,带动生物医药、电子微纳、葡萄酒制造、氨纶纤维、资源再生等产业发展,打造分区位、分功能的发展格局。

3.3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

依托保税港区的作用及产业出口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物流业,并积极推动区内重点出口企业物流运输业务的剥离,促进大型物流企业的建立,做强生产业;依托滨海城市特色,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服务业,以东方夏威夷、喜来登酒店、天马栈桥、八角渔港等大型服务项目为基点,形成滨海沿线服务业集群;依托磁山温泉、张裕酒庄文化,发展点状度假区域,并注重辐射带动作用的释放。

3.4 引进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而人才的引入和参与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是抢占蓝色经济区建设制高点的关键。烟台开发区应依托驻烟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并加快尖端人才引进力度,注重部级、省级创新平台建设,主动承接青岛、大连等城市科技辐射,开展科技研究和攻关,努力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同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根据自身人才库现状,借鉴“南京模式”、“西安模式”等先进经验,采取建设博士后流动站、科研站所等方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吸引”的良性人才引入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玮祥.《浅谈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发展机遇》.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第12期,32-34.

[2]王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烟台市发展》:山东经济 2010年第2期,137-142.

[3]《烟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众日报:2011年5月6日,第一版.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1月.

[5]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www.sdlb.省略/

作者简介:舒光大(1956- ),男,山东烟台人,烟台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从事土地管理工作;

上一篇: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修补措施探讨 下一篇:试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引导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