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政策变动下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的探析

时间:2022-10-11 08:03:02

我国人口政策变动下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的探析

摘 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口问题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严峻问题。在人口政策调整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明确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政策变动情况下,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M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计生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人口政策;计划生育;社会发展

一、引言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关乎我国未来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的大问题,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同资源、环境、经济密切相关。新时期人口政策变动情况下,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控制至关重要,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可以更好地协调当前和长远利益,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保持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二、新形势下计划生育的发展方向

(一)促进家庭健康

通过计划生育可以保持我国低生育水平,逐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育龄夫妇身心健康,享受更加优质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计划生育政策很好地协调了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平衡,计划生育目标的转变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们 对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化,体现了现代社会人类对健康的日益重视。

(二)小范围社区化

计划生育管理模式逐步呈现小范围社区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逐步成为计划生育管理的主要方式。通过居民自治结合行政手段,来实现资源整合,社区服务将在以后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建议

国家根据国情从社会长远发展考虑,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在人口政策调整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明确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根据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依据计划生育相关规律,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我国实现了”单独两孩“到全面放开二胎的过渡,人口政策的变动对刺激了部分地区生育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出生率出现了反弹。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些地区仍旧存在超生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些地区群众生育意识同生育政策之间存在脱节,造成同生育政策之间的偏差。一些地区计划生育主管领导对生育水平持盲目乐观态度 ,没有对计划生育政策足够重视,对计划生育工作缺少长远计划,投入资金不足,组织队伍不健全,使一些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出现滑坡。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人口数量控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要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逐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建立良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渐改变群众的生育意识。

(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职能不断深化,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计划生育工作复杂性日益增加,传统的人口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时期,传统的计划生育思路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育龄人口对生殖保健服务的需要。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应根据当前计划生育形式,不断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辐射社会发展的计划生育长效机制,提高计划生育的服务水平。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目的是服务于人民,需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更新服务理念,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要改变传统以罚为主的处理方式,将管理和服务结合。改变传统上单方实施避孕,推动避孕节育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在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营造新型的生育文化。

(三)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面对计划生育工作中所呈现出的新形势,计生工作者需要在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对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要寻找其自身规律,发现计生宣传中存在的问题,积累工作经验,积极进行工作创新,提高计生工作水平。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多部门联动,形成相应的长效机制。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也要注重方法创新,根据计划生育相关理论,明确宣传内容,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重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随着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在计生工作时,要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社区管理,不断摸索逐渐形成居民自治、单位负责、社区服务的社区计生服务机制。探索对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时计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可以实现组员的合理配置,发挥计生服务的优势,同时发挥社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优势。

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可以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机制。可以通过社区网点设置,在集贸市场、产业园区等人口流动量大区域进行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领导机制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通过社区治安权力、劲舞责任区、出租房治理等工作配合计划生育工作。用工企业要落实流动人口上报制度,相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流动人口证件检查,对流动人口进行检查,严格要求企业有证用工,无证人员要及时补办相关证件,对违反计划生育工作的企业和房主要进行相应处罚。

参考文献:

[1] 江亦曼,乔晓春,于学军,李建民,原新,解振明,杨书章,刘鸿雁,陈卫,姚宗桥.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J].人口研究,2000(03):18-34.

[2]陆杰华,郭冉. “十三五”时期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及改革思路[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11):25-26.

[3]胡美娟.中国生育政策调整与人口发展分析[J].西北人口,2015(03):28-31+36.

上一篇:浅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与应用 下一篇:浅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