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10-11 06:50:50

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行动研究是教师基于教学实践而进行的一种反思研究。文章介绍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学中开展的行动研究,详细阐述了行动研究的计划、实施、考察与反思的过程,并提出下一轮工作设想,以期改进教学效果,提高质量。

【关键词】行动研究;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48―04

行动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勒温创建的,之后广泛应用于包括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众多领域。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行动研究的定义为“由社会(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1]。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行为所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研究逐渐形成的。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件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笔者结合所从事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践, 开展了行动研究的尝试。基于学科的特点,笔者将行动研究概括为: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考察行动的结果,反思并修改行动方案以进行下一轮行动研究。

一 问题的发现与分析

1 发现问题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课程开设在大四的上学期。笔者是这门课的主讲教师,选取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著)作为教材,在教学中将研究方法的理论讲解与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并整理了很多学习资源呈现给学生。案例和资源主要来自于教育技术学科的论文和著作,部分选取于教育学。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依靠课后作业,重点选取几个章节来布置作业,如文献综述,调查问卷设计,实验方案设计,统计分析等,以小组协作方式的完成。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发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1)教师教学方面,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虽然讲授了很多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却没有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研究实践。(2)学生学习方面,提交的作业粗糙,质量不高。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有的甚至是从网上下载的,小组学习搭便车现象严重。(3)评价方面,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监控,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促使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实证研究数量少、水平低的现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在每年的10月底进行,从学生的选题中发现,除毕业设计等应用类选题外,理论类选题中定性思辨类选题居多,实证研究很少。开题时很多学生对采用的研究方法胡乱贴标签,说不清自己的研究方法。在为数不多的实证类论文中,使用的统计技术也以百分比、频率统计居多,停留在较低水平。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实证研究水平,是开展行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 原因分析

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待提高,参考书籍、教学资源及案例的选取主要源于本学科,这就造成了视野的狭窄。研究方法体现了一个学科的研究思路和发展脉络,相比成熟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还略显薄弱[2]。另外,教育技术学是个交叉学科,教育技术研究中所采用的很多研究方法本就来自于其他学科。因此突破学科局限,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就显得很有必要。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造成了给学生从网上下载的便利。各项作业之间是孤立的,也没有与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相对应,学生无论从研究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都缺乏完整的考虑。这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师也无法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监控。小组协作学习评价机制不完善,没有考虑成员之间贡献大小,导致搭便车等现象。

学生毕业论文多偏向定性思辨类选题,一方面与当前教育技术界“重思辨轻实证”的研究现状有关。一项研究显示,“当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研究方法中定性与思辨的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占了86%,定量与实证研究只占14%”[2],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多少会受教育技术学界研究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缺乏实证研究的训练有关。

二 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尝试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加强研究方法教育, 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前几轮教学的得失进行思考和总结,与教授论文读写的教师协商,制定出以下方案,进行实施:

1 引入其他学科的成果, 丰富和发展本学科研究方法

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笔者除不断吸收本学科研究方法的成果外,还借鉴参考相关成熟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研究方法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本学科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理论教学教材仍然选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李克东著),同时参考了其他优秀著作。如《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乔伊斯.p.高尔等著),《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刘良华著),《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等。在教学中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话语分析等,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避免盲目照搬。

案例是研究方法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案例能够提供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研究方法的原理,领会研究者的研究精神。对案例的选取上,笔者借鉴刘良华的思路,从教育研究的进入教育研究的内部――先从人文学科中选取经典案例,再从教育学科寻找研究案例。选取对象兼顾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讲授调查研究时,选取了社会学的经典案例《菊与刀》(本尼迪克特著),《江村经济》(费孝通著),教育学的经典案例《教育机会均等》(科尔曼著),《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陈向明著)[3]。

为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技能,加强实证研究训练,在教学中引入SPSS统计的内容,主要参考了社会学和统计学的优秀教材,如《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郭志刚著),《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薛薇著)等。

2 以实证研究方法为突破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方法重在应用,由于课时和种种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一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践。教学中通过模拟研究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来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先以叙事方式介绍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给出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将待解决的问题先留给学生。然后介绍研究方法的应用案例,解释研究方法的操作策略、适用条件和局限性。进而开展课堂讨论,让各小组针对研究情境设定的任务,讨论适用哪些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案怎么设计。最后将可供模仿和借鉴的论文形式的个案作为拓展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以问卷调查法为突破点,对学生进行实证研究训练。该方法在实证类研究方法中使用最多[4],相比其他的实证研究方法如实验、内容分析等更易于实施。具体方式是让学生以作业的方式完成一项研究任务,经历选题、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撰写研究结果的全部过程,完整的参与一项研究,以实现对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任务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小组成员6到7人。具体要求如下:

(1) 选题与问卷设计:选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与大学生的学习或生活紧密结合。问卷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设计,试用后进行修改定稿。

(2) 样本的选取和调查的实施:必须采用随机抽样,说明具体的抽样方法和可操作化的抽样过程。调查对象为本校学生,样本规模学生自定,但不得少于30人。

(3) 统计分析与研究报告: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与此同时,教师也选择一个主题,以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与学生同步进行调查研究,并示范自己的整个研究过程。

3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改变协作学习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学生的平时成绩由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组成。课堂讨论由教师事先制定课堂讨论观察记录表,根据各小组发言的次数和质量进行评价。小组课后作业由分阶段研究成果组成,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 问卷设计和抽样方案的评价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先拟定一份详细的评价标准,依据该标准进行成绩评定,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反馈给相关的小组。

(2) 资料的统计分析主要通过随堂考核。教师对各组组长进行个别指导,再由组长负责指导组员,在上机实验时随机检查各组的进度。

(3) 调查报告的评价上,各组选派成员宣读小组研究成果,并进行答辩,根据答辩结果评定成绩。

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很容易出现“伪合作”现象,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改变协作学习评价机制,以成员贡献大小的方式区分小组内成员成绩。要求组长对成员的贡献进行评价,贡献多的在评定成绩上加分,贡献少的倒扣一定分数。因为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协调和任务的布置,在成绩评定上向组长适当地倾斜。

4 利用QQ建立学习群,拓展教学和交流空间

在之前的教学中发现,由于课时的限制,某些教学内容无法深入展开,师生的交流也多限与课内。教师建立QQ群,让每个学生申请加入该群。QQ在学生中使用非常普遍,每个人都有QQ号码,而且学生只要上网通常都会登录QQ。利用现有的QQ群也比建立网络教学站点或申请Blog来得便利。教师在群公告中教学通知,将一些电子教学资源如把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作业要求、拓展阅读材料、优秀的作业等上传到群共享上,供学生下载。教学资源紧跟课堂进度。利用QQ群的讨论区实现师生之间交流。在讨论区中建立各种主题的板块,如教学建议板块用于学生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提供反馈;问题讨论板块用于师生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成果展示板块用于学生分阶段研究成果,便于各小组开展互相评价和学习借鉴;教学体会板块用于教师发表教学体会,对教学进行反思等。

三 行动研究结果的考察与反思

对于行动研究效果的考察,一方面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对作业进行分析,即时反思并修改行动方案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整体效果的考察,以便于下一轮行动研究方案的调整。

1 行动研究过程中的考察与反思

(1) 成功之处:

1)突破学科局限,拓展学生视野。教师引入社会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内容,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有的学生专门阅读了教师推荐的著作,并同教师进行了探讨。

2)学习过程得到监控,研究过程得到规范。通过分阶段考核的方式,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进展和不足,及时进行指导。例如,在评价时发现学生的问卷设计很不规范,教师加强指导,将每一个研究任务的具体评价标准和研究规范放到网上,并提供范例和模板。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过程不断趋向规范。

3)拓展教学和交流的空间,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利用QQ群延伸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和情感交流。交流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也能够针对学生的意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

(2) 不足之处:

1)课堂讨论不积极,发言质量不高。在前几次的模拟研究情境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性不高,某些时候需要教师点名,而且发言的质量也不高,很少能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2)小组分组遇到障碍,评价机制仍不完善。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组,组员6-7人左右,因为部分学生之间存在矛盾,不太愿意接收考研学生和走读生,分组遇到障碍。另外部分同学反映,组长评价时会碍于情面,不愿公布贡献少的同学名单。

(3) 反思与修改方案:

1)加强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固然与传统习惯有关,可能也与学生知识准备不足、思考时间不充分有关。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加强指导,事先将研究任务相关的资料放到网上,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在讨论中将讨论主题细分为若干个小问题,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实施一段时间后原有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2)修改分组和评价方案。教师随机指派小组成员,并考虑男女生比例搭配,个别有特殊需要的再跟教师申请调换。组长只负责提供本组成员分工明细,供教师评价时参考,由小组成员投票产生贡献多和贡献少的成员。修改后的方案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并顺利实施。

2 总体效果的考察与反思

总体效果的考察主要通过调查来进行,一是对学生的选题进行调查统计。本届毕业生的开题由于种种原因在12月份才开题,本课程在此时也接近尾声,可以认为本轮教学影响了学生的选题倾向。二是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后,随机抽取3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成功之处

1) 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学生毕业论文实证类选题比例增加。在80篇理论研究类论文中,实证类研究选题有21例,其中调查研究18例,内容分析3例,约占25%的比例,大大高于往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具备进行实证研究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一定的统计分析技能。调查显示,95%的学生掌握了百分比、频率统计技术,约有66.7%的学生掌握了统计检验技术(t检验,z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

2) 学生具备较好的研究方法意识。从开题报告中可以看出,对研究方法乱贴标签的现象减少,学生已具备较好的方法意识。对“你的毕业论文最有可能使用哪些研究方法”进行调查,88%的学生选择了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被选择较多的研究方法分别是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观察和访谈,学生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体现多元化趋势。

(2) 不足之处:

1) 统计原理的掌握不足。对于SPSS统计分析技术的应用,35%的学生表示掌握统计方法和适用条件,62%的学生表示只掌握方法不知道原理,3%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掌握统计分析技术。

2) 小组学习仍不完善。对于小组学习的评价方式80%的学生表示满意,仍有20%表示不满意。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得知,不满意的原因是过度分工以及伪合作现象仍未消失。

3)学习兴趣不高。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25%的学生表示很有兴趣,课前会做好准备工作,听课很认真。72%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听课较认真,3%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听课不认真。

(3) 反思与修改方案:

根据一个学期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建议和调查结果,对行动方案进行适当修改,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进行实施。

1)增加统计分析的课时分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初级统计技术掌握较好,中级及以上统计技术仍有待提高。在教学中逐渐引入较深层的统计分析技术,如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另外掌握统计的方法和适用条件的学生比例不高,对统计原理和适用条件的讲授需要加强。

2) 探索并完善小组学习评价机制。小组协作学习仍存在弊端。一方面搭便车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采用按照贡献大小的方式评定成绩,仍有一些学生很少参与到研究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希望通过分工合作互助学习,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但结果却是部分小组过度分工,某些成员专门负责任务一如问卷设计,另一些成员负责任务二如统计分析,违背教师初衷。考虑减少小组成员为3到4人,增加小组分工透明度,加强组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3)调整教学计划,转变授课方式。

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兴趣不高,一方面课程开设时机不当。多数学生反映,本门课程无论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还是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应在大三开设。大四面临考研、找工作等诸多问题,很难投入很多精力到该课程的学习。而且毕业论文的开题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应在此之前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虽然笔者做出了种种努力,但课程的吸引力一般,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为此教师将尝试转变授课方式,少讲理论或者精讲部分理论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总结

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行动、反思、批判,解决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教学理论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到研究实践中来培养了研究兴趣,对研究的过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本轮行动研究中,行动研究方案的预定目标基本得到实现,一些问题将尝试在下一轮解决。行动研究没有终点,一轮行动研究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轮行动研究的开始,笔者将尝试行动研究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不断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春萍.教育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4.

[2] 胡来林,安玉洁.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2):14-17.

[3] 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4] 朱书强,刘明祥.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8):32-36.

Action Research in the I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Method

SHU Cun-y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17, China

Abstract: Action research is a kind of reflective study, which is made by teacher in re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introduces an action research mad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method instruction. Some details how the research is put into practiced are provided. Moreover, the plan about next research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instructional quality.

Keywords: action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

收稿日期:2011年3月15日

上一篇: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现状调查与分... 下一篇: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