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时间:2022-10-11 02:04:15

乒乓球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2

摘 要 通过查阅2006-2016年10年间收录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乒乓球损伤方面的科研论文发现,有关乒乓球的论文共12114篇,对乒乓球损伤进行研究的文章共99篇,占乒乓球科研论文总数的0.8%。以上数据可看出,对乒乓球损伤的研究十分少,很不全面。本文献综述通过对这99篇文章进行筛选、比较、分析、总结,对乒乓球损伤的研究系统化。

关键词 乒乓球 运动损伤

乒乓球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乒乓球运动损伤的高发病率。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对技巧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准确的判断并做出快速的击球动作,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发力部位和关节都需要灵活快速的配合。乒乓球运动项目自身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乒乓球运动对身体主要的发力部位和关节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在长期的训练中如不加以重视,这些发力部位和关节就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将“乒乓球运动损伤”作为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共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99篇。并阅读了大量运动损伤的书,了解了全国关于乒乓球运动损伤研究的现状,为该文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二)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上述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比较、分析、总结,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该课题提供研究数据。

(三)逻辑分析法

采用逻辑学研究方式,对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做定性和定量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

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之后受机械性和物理性方面因素所产生的,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损伤组织的种类分类:如肌肉肌腱损伤、滑囊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损伤、关节脱位、内脏损伤、脑震荡、神经损伤、骨折等。2.损伤机制:烧伤、冻伤、溺水等。3.运动创伤的轻重分类:轻伤、中等伤、重伤。4.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轻度伤、中度伤、重度伤。5.损伤组织是否有创口与外界相通的分类: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6.发病的缓急分类:急性损伤、慢性损伤。7.根据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等。

(二)对乒乓球损伤部位的研究

赵宏图在《对乒乓球运动损伤部位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调查了不同层次和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规律,从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对乒乓球运动损伤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他发现乒乓球运动损伤一般都发生在四肢,其中以肩、腰、膝、手腕最多,占运动损伤的70%以上,且都是由长时间训练造成的劳损。这些部位的损伤都是由于技术动作的特殊性与相应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的。陈士强的《大学生乒乓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研》中通过对173名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在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以踝、肩、腕、膝等部位的损伤发生较多;在素质训练、多球训练、战术训练和队内比赛中发生率较高;在直拍单面拉弧圈球打法中的损伤出现最多。孙士杰在《对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及预防的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在乒乓球运动中损伤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肩部,肩关节的损伤占据了60.89%,其次就是腿部和肘部分别占11.53%和8.97%。丁玲玲在《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对运动员进行调查得知患有各种运动损伤的87人次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腰部、膝关节和肩关节等部位,其中患有腰部损伤的人数较多,有27人,占31.03%;膝关节损伤有21人,占24.14%;肩关节损伤有12人,占13.79%,这些部位损伤人数相对较多。吴向宁的《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对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共计80名接受乒乓球启蒙训练的儿童(年龄6-12周岁)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统计发现,肩部损伤者31人,受伤率38.8%。雪峰在《高校大学生乒乓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经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从损伤的部位来看,腿部受伤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1.89%,主要表现为肌肉拉伤和擦伤;然后是肘部、腕部、肩部、脚踝、膝部、背部和腰部;从损伤的表现来看,关节扭伤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2.95%.这主要与大学生在平时运动训练中,忽视对关节周围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技术动作不够规范,以及身体素质的差异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关系。华一中和叶鹰在《江苏省男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与对策研究》中调查得知在江苏省的16名男子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运动员的损伤部位,腰关节受损排在第一位,共有15人次,占25%;排在第二位的部位是肩部,共有13人次,占21.67%;排在第三位的是腕关节,共有10人次,占16.67%;第四位的是肘关节和膝关节,占8.33%。以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在乒乓球运动员中受伤机率较高分别为腰、肩、腕、肘、膝等对乒乓球运动至关重要的关节部位,这充分说明了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对上、下肢的力量要求严格,对柔韧性要求突出,对速度要求是越快越好,对灵敏性要求和耐力性的要求也非常高。

乒乓球运动依田麦久“项群分类理论”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要求运动员具备速度、力量、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从本乒乓球训练损伤情况的调查结果看,损伤主要出现在踝、肩、腕、膝、腰和肘等部位,这与乒乓球运动训练的灵活、多变和力量要求是分不开的。

(三)乒乓球运动损伤类型

对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类型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吴向宁的《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在对17名教练员调查后发现,有70.6%的教练员认为儿童乒乓球运动损伤是慢性损伤,只有29.4%的教练员选择了急性损伤。这说明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的运动损伤类型以慢性损伤为主。华一中和叶鹰在《江苏省男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与对策研究》认为乒乓球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多数集中在肌肉拉伤方面,由此可以得出,乒乒球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乒乓球这项运动本身的打法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被调查的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中,肌肉拉伤发生的几率最高,占61.36%;其次是腰间盘突出,占15.9%;这说明在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中要尽一切努力,预防和减少肌肉拉伤和腰间盘突出。

(四)乒乓球不同打法类型的损伤情况调查

丁玲玲在《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得知直拍单面弧圈打法的选手损伤率最高,占34.48%;横拍两面弧圈打法的选手损伤率排第二位,占32.18%;目前,这两种打法类型占主导,所以受伤人数也相对较多;削球打法的选手损伤率排在第三位,占17.24%。由于此打法全台的跑动范围较大,很容易引起膝关节部位的损伤。雪峰在《高校大学生乒乓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中认为使用不同技战术打法进行活动训练时,其损伤患病率也具有较大的差异,经调查统计发现,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直拍单面拉弧圈球打法、横拍拉弧圈球打法以及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其损伤患病率分别是 30.70%、19.68%和16.66%。朱启娥和刘丽芬的《湖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肩部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认为不同的打法,肩部损伤的概率也不一样,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发病率最高,占38.8%,防反打法的最低。

(五)对乒乓球损伤原因的研究

对乒乓球损伤原因的研究的文献较多。陈士强在《大学生乒乓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研》调查参加山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竞赛的运动员173名发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占20.0%,技术动作不当占17.4%,保护不当占16.3%,身体疲劳占11.1%,旧伤复发占10.5%,力量不足占7.9%,带伤训练占7.4%,场地不良占5.3%,其他占4.2%。江炬《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中认为,乒乓球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思想上不够重视;2.准备活动不足;3.运动技术上的错误;4.疲劳及心理因素的原因。孙士杰在《对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及预防的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得知,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和局部负荷过大给学生造成的运动性伤害最大分别有63和5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0.38%和35.89%,因此可以判断乒乓球运动的肩关节损伤是由技术动作不规范和局部负荷过大造成的,这是导致发病的根本原因。丁玲玲在《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调查知由于运动负荷过大所引起的损伤人数有28人,占32.18%;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引起的损伤人数有17人,占19.54%;因身体素质较差而引起的损伤人数有21人,占24.14%;因技术动作不合理而引起的损伤人数有11人,占12.64%;因不重视整理运动而引起的损伤人数有7人,占8.05%;因其他原因而导致损伤的人数有3人,占3.45%。吴向宁的《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认为从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的视角而言,造成儿童运动损伤的原因大致分为自身体能、技术领悟、训练安排、心理因素4个方面。在这4个方面,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体能中的机体疲劳、技术领悟中的动作要领错误、训练安排中的内容安排欠妥、心理因素中的精神紧张。

(六)对乒乓球损伤预防的研究

综合大部分文献,总结乒乓球损伤的预防措施如下:1.提高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让运动员从思想上提高损伤警惕。2.在训练中,还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局部负荷过大,正确掌握技术要领,纠正错误动作,加强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避免损伤的发生。3.加强局部对抗肌的力量训练。4.加强医务监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在乒乓球方面研究体系虽较为完善,但在乒乓球运动损伤预防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而这其中所提出的大多数预防措施是宏观层面的建议,较多提出的是建议性预防措施以及方向性指导。很少涉及具体的乒乓球运动损伤的预防训练方法,在实际操作应用层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宏图.对乒乓球运动损伤部位及预防方法的研究[J].学术论坛.2008(11):263.

[2] 陈士强.大学生乒乓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研[J].运动安全.2011(12):53-54.

[3] 江炬,高颖.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17):599.

[4] 孙士杰.对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及预防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4):124-126.

[5] 丁玲玲.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73-76.

[6] 吴向宁.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2):58-59.

[7] 雪峰.高校大学生乒乓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3(10):93-95.

[8] 华一中,叶鹰.江苏省男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4):92-96.

[9] 朱启娥,刘丽芬.湖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肩部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6):142-143.

上一篇:加强朗读,广泛背诵 下一篇:AHP在搏击项目群开设筛选中的实践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