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确定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

时间:2022-10-11 10:37:32

浅谈如何确定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

【摘 要】论文介绍某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主体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主体工程施工简介

该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主体工程施工项目包括土坝的坝顶及坝坡修整、坝体培厚、反滤体翻修、坝体及坝基灌浆,新建开敞式溢洪道,新建输水涵管、库区公路改造等。

1、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前坡削坡及后坡培厚,上游坝坡加固先将原干砌石护坡拆除,抛至上游坡脚,作为护脚,再按设计要求进行削坡;削坡土方采用1m3挖掘机挖土,用3.5t自卸汽车运至围堰处,用于围堰填筑,多余土料运至坝下游弃渣场,以便下游坝坡培厚时利用。

下游坝坡先采用人工铲除草皮,再将表层耕植土清除干净,然后进行填土,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分区施工、分段推进,料场土料采用1m3挖掘机挖土,采用3.5T自卸汽车运输,运距约500m;用压路机和羊足碾进行分层碾压。坝体填筑顺序为:结合面洒水刨毛卸料散料碾压取样检查。

铺料采用推土机平铺,铺料按水平分层法,每层铺土都力求平整,层间接缝错开1-2m,相邻层间相互拾接,铺料应铺至设计边线外侧20cm,铺料厚度按碾压试验确定的数(30-50cm)。若铺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喷水湿润,取样检查使其达到最优含水量再进行碾压,对需停工的段落,必须在上面填筑新土,复工时予以清除。

按规定和试验的数据参数铺料厚度铺料并平整后,用压路机和羊足碾碾压,碾压按进退错距法平行于坝轴线方向进行,在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带的碾压迹应彼此重叠,其重叠宽度为平行坝方向不小于0.5m,垂直制度轴线方向不小于3m,碾压时的行车速度控制在2km/h,并派专人负责,对偶尔出现的松土、杂物、欠压、漏压、弹簧土、层间光面、剪必破坏等现象要及时处理,保证碾压遍数,严格控制压实到填筑边线。

对机械压不到的部位,采用打夯机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对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

2、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浇筑主要有主坝上游混凝土护坡及坝顶混凝土路面、输水涵管、竖井、工作桥、新建开敞式溢洪道底板和边墙等。

混凝土拌和:采用0.4m3搅拌机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运输:采用汽车或胶轮运输。

平仓振捣:采用Ф50振捣棒或Ф30软轴振捣器及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个别钢筋密集部位采用人工辅助振捣。

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12-18h内开始进行,一般采用洒水养护14天,高温季节等特殊条件延长养护时间至少21天以上。并结合流水养护及喷水雾养护。

混凝土温度控制:尽量避开高温天气施工,小仓面安排在早晚和夜间施工,大仓面采用喷水雾法施工,增加仓面,减少浇筑层厚度,以利于散热。骨料场料堆采用防晒棚遮阳,减少骨料温升。吊罐侧壁设隔热体、顶部加盖遮阳。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及粉煤灰掺和料,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在高温季节,在仓面采用表面流水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

3、灌浆工程

本工程灌浆包括有坝体劈裂灌浆、坝基帷幕灌浆、坝基溶洞充填灌浆。灌浆前参照灌浆设计说明和相关灌浆施工规范编制出操作手册,对参加灌浆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施工顺序可先进行溶洞充填灌浆,再进行帷幕灌浆,最后进行劈裂灌浆,但充填灌浆和帷幕灌浆应对坝身土体进行有效的保护,满足劈裂灌造孔的要求。灌浆造孔采用150型地质钻机钻孔,灌浆泵应满足灌浆压力和灌浆流量的要求。各项灌浆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坝段做灌浆试验,调整和确定灌浆参数,熟练和完善灌浆工艺,然后进行全面的施工。

劈裂灌浆采用单排布孔,分两次序进行,孔距为4m,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的方式进行。灌浆材料采用粘土掺少量水泥。施工工序包括造孔、制浆、灌浆、封孔。在灌浆时,采用“少灌多复”的方法,灌浆次数应通过灌浆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5次。做好灌浆记录,并绘制图表。灌浆结束后应进行封孔。灌浆质量检查分中间检查和最终检查。中间检查是为灌浆质量控制而进行的阶段性检查,主要内容为按设计要求检查布控、造孔、工艺操作、浆液性能、综合控制情况、终灌标准及灌浆中出现问题处理情况等。最终检查是为验收和鉴定提供依据的检查,主要检查坝体灌浆的内部质量(泥墙厚度、密度、连续性、均匀性)、坝面裂缝、浸润线出逸点及渗流量变化等,检查方法可通过钻探和探井取样等方法进行,一般在灌浆结束1年后进行。

帷幕灌浆采用双排孔布置,排距和孔距均为2m,分三次序进行,先灌下游排后灌上游排。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每段长约5m,注浆方式为段顶堵塞孔内循环式。灌浆材料采用32.5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工艺流程如下:

钻进冲洗简易压水试验灌浆待凝继续钻进(下一段)冲洗……

灌浆记录应对施工各流程工艺进行记录,灌浆结束后应进行封孔,封孔应严格按技术标准进行。灌浆质量检查以检查孔压水试验为主,结合对竣工资料和测试成果的分析,综合评定。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

充填灌浆主要布置于坝前坡两岸坝肩岩溶发育位置,方格型布孔,孔距5m。灌浆应分两次序进行,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每段约为5m,少于8m可一段完成。主要工序为造孔、制浆、灌浆、封孔。灌浆材料采用32.5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造孔时应对钻孔岩溶发育情况进行记录,灌浆时遇吸浆量特大的孔可掺入细沙或其它速凝材料。灌浆质量检查可以采用检查孔压水试验进行,应结合对竣工资料和测试成果的分析,综合评定。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

4、结语

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控制过程,施工方案也要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来作出相应的调整。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个方面全部优良,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时需要综合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部门,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质量保证体系来规范建设各方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照以上施工方案实施施工后,解决了水库影响防洪安全的问题,并提高了水库蓄水能力,增加了灌溉、发电和养殖等综合效益。

上一篇:建筑楼外墙防渗漏及防裂缝控制的措施 下一篇:“从场地到场所”——城市语境下建筑现象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