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时间:2022-10-11 09:06:57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样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在新课标下,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还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样如此。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并运用基本的数学思维观察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单纯的灌溉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适得其反。那么,该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主要从教师技能的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及课堂练习的设计三个方面谈了谈自己对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些想法。

一、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重结论、轻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地记忆数学理论,而忽视了理论形成过程的讲解。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很容易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有些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对学生本身的了解,缺乏“备学生”,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积极创新,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

备课并不只是单纯地写教案,而是要求教师花时间去深入地理解教材、钻研教材,琢磨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掌握程度,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掉”,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有针对性的高效教学。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是自制力较弱,很容易分心。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的“讲”,课堂互动程度较低,很容易让学生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其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情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紧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圆锥的体积”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等底等高的A锥、圆柱、沙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验证了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力,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配合。因此,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创新教学模式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1.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预习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上课听课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事先根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列出几道问题或者组织一个小活动,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有效预习。比如,在长方体表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自主选择一个自认为是长方体的东西,并计算出各个面面积总和。这样,学生在搜集长方体材料、计算面积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长方体知识的理解、认识,既巩固了已知知识,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数学学习思维

数学的学习绝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各种公式、原理,重要的是对各种公式、知识原理推导过程的认识、理解、掌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学习―实践”的数学学习思维,引导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见解经验通过自己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变成自己的直接经验,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在具体的运用中得到实践,感悟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加强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保证当堂知识点当堂消化、巩固。只有教师都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引导学生感受课堂、体育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才会充满朝气与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将会得到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金玲.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2(5).

[2]刘士芹.浅谈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

上一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互帮互助 共进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