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作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11 03:59:14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作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河北省承德县承希学校 河北 承德 06740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263-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我们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的同时,应该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只有转变全过程的教学方式,提高全过程的教学效益,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促使学生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途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不仅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贯彻于作业训练等各项课外学习活动中。

1 当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重复作业太多,缺乏思维参与: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丢弃了作业应为学生培养多种能力的发展。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忽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忽视习题中的思维价值。这样,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单调枯燥的重复性作业所占用,学生原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被这些练习打磨得无影无踪,一点一滴耗干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和纯真的情怀。

1.2 硬性统一作业太多,缺乏选择自主性:布置作业历来有个传统,即统一一致。无论是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是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都完全相同。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统一、单调的作业压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 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2.1 自主性原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应当成为学生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较a套餐要低一层次;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2 质与量统一的原则:作业的数量影响着学生的作业心态,而作业心态左右着作业质量。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力求把握好数量限度、难易程度和时间跨度,既不一味追求数量、难度使学生丧失对作业应有的良好情绪,又不蜻蜓点水降低要求,达不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既要有兼容性学习“新知”、巩固“旧知”,又要有时限要求,在单位时间内能认真完成,并能得到批改和点拔。同时更应注重巩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性质,训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注重知识的拓展,使作业内容有梯度、

有启发性和思考性,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3 创新性原则: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作业的布置也应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的发展。应布置一些规律性、技巧性、趣味性强、学生喜闻乐见易产生兴趣的作业,使学生主动作业,乐于探究。布置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能力的试题,如一题多解、一解多答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就感。布置一些数学知识间联系紧密、数学与其他学科间联系的题目。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激发其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

3 作业批改的模式

3.1 学生校对与老师抽查相结合:在布置作业时将相关的答案一并告知,这样,一方面符合学生作业后急于反馈的心理要求,另一方面当他们发现问题时会去思考并找出原因,及时矫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天作业,应当天抽查,缩短作业周期,又便于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解题思维与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3.2 学生互批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给学生互批作业的机会,并要求批改者签上姓名,以备做题者查询和老师检查。这样,学生由于尝到了做学习主人的乐趣,在批改中一丝不苟,力争做到有理有据,培养了他们计算推理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对于被批改者,一旦发现批改中的问题,便会找批改者质疑,这样能促使双方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是老师批改达不到的效果,对于作业批改与完成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消除他们批改时的心理障碍与知识障碍,使人人能顺利批改。

3.3 试题征答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对难度较大的作业题,采取先分组讨论、后作业、再讲评的方式。在讲评前,老师将各种不同答案原样抄出,引导学生找出各答案的优缺点及错误的原因,从中选择或补充最佳解法,整理集录。

4 作业评价的要求

4.1 带着微笑,欣赏学生的作业: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近学生,最好是蹲下身来,怀着可贵的尊敬去欣赏学生,每天去发现学生作业中的一个优点。比如,你发现他字写得工整了;发现他计算能力提高了;发现他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解法……。在学生作业的字里行间,跳动着学生热切的目光,闪现着学生思维的火花,折射着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要学会发现,要善于发现。

4.2 带着真诚,赞扬学生的作业:学生不是缺少批评,而是缺少赞扬。得到肯定是学生在思维和行为表现后重要的心理需要,同学们是愿意听到鼓励和赞扬的话,进而开心地学习着。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表扬,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的多大赏赐,而是要真诚地送去一份赞许,用你极为平常的一句赞语,点燃孩子自尊自信的热情,点亮指引他前进的航标。当然教师送出的每一份赞扬是真诚的,由衷的,是站在学生角度理性地观察后由衷的赞叹!

4.3 带着平等,互动地交流思想:真正的对话,需要师生双方的沟通和互动。只强调教师作业评价的要求和权利,不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是不辩证的。能否在教师写上赞赏、感受、鼓励、教诲的同时,让学生对你也写上类似的话语?这种将单向的的作业批改,转变为师生间平等互动的对话与交流,为学生和教师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作业和批作业成为一种人文活动、成为师生进行学识、情感沟通的协调发展过程。

总之,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为了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数学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之处,从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因此优化作业设计,更新评价方式,会在很在程度上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上一篇:初中数学创新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简论力学发展史对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