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安全教育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1 03:44:31

三级安全教育调研报告

从大量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70%左右是由于企业职工违章作业造成的,这说明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技能生疏,安全生产知识贫乏,这是造成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暴露了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入厂、入矿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将企业安全生产建立在牢*的基础上的有效途径。但当前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状况不能不使人担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新工人和变换工种人员在上岗之前,没有接受全面的、系统的安全技术培训。职工在不熟悉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特点和操作技能的情况下上岗操作。

2、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的时间不能保证,岗前培训只讲安全注意事项,限于会背操作规程,缺少现场岗位培训,以及职工应急应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脱节。职工对本岗位的生产工艺、安全问题没有真正理解,安全技术规程不能认真正确执行。

4、车间培训、岗位培训流于形式。大部分车间主任、班组长对新上岗的职工只讲一般的安全注意事项,抄一份考卷就算培训,而对本岗位的重大危险源和安全技术操作没有交待清楚。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每个企业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拟定“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大纲和考核标准,规定讲课内容及课时。具体的做法是:

一、厂级教育厂级安全教育以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教育为主,结合本厂生产工艺特点,讲解一般性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理论学习结束后,受训人员实习时间以7天至10天为宜,每天都要和当班的专职安全员一起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必须对其讲解各个工作岗位的生产工艺、危险因素辨识和对违章操作人员的纠正、批评和处罚。其目的就是增强受训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养成职业的安全习惯。

二、车间教育受训人员在达到厂级安全部门理论、实践要求后下到车间,车间教育以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为主,结合本车间特点和生产工艺、生产任务,讲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每天要和车间主任一起参加派班、班前安全对话、下现场检查工作,时间以3天-5天为宜。其目的是增强受训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所在基层状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三、班组教育班组教育、岗位培训以安全生产技能教育为主。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指定有经验的老工人和受训人员一起工作,其目的是学会事故应急反应和标准化操作的技能,时间视工种而定。

通过上述“三级”教育安全生产培训,职工应具备:

1、较高的个人安全需求,关注生命,珍惜生命。

2、较全面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能掌握于本岗位有关的安全知识和危险因素识别方法。

3、能自觉遵守有关的安全生产法规、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并能长期坚持。

4、遇到异常情况,不临阵逃脱,能果断采取措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杜绝事故扩大。

“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的方法很多,每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也有各自的特点,但其目的相同。对企业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注意实效、方法得当。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职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上一篇:安全电力教育调研报告 下一篇:电力安全教育创新体会